引言:如果有技術可以讓客戶退貨的可能性降低近四成,你想不想試一下?經濟下行的時期,行業頂級玩家們的動作會格外引人注意,畢竟經濟下行之后,救市的錢不再大水漫灌,而是定向灌溉,只刺激特定行業。登高望遠,站在行業頂端的行業大佬們顯然更容易看到未來。 那么這段時間,跨境電商領域里的頂級玩家們在做些什么?答案是:虛擬試衣間。 CNBC的消息稱,沃爾瑪正在推出一款虛擬試穿工具,幫助購物者了解襯衫、連衣裙或其他服裝在他們身上的效果。不只是沃爾瑪,隨著越來越多的在線消費和客戶數字偏好的改變,亞馬遜、阿里巴巴等零售商和品牌也正在技術層面進行快速響應,其中就包括虛擬試穿技術。大佬們的率先入局,很可能會帶來鯰魚效應,帶領更多零售商將類似的技術整合到自己的網站和App中。 虛擬試衣間可以讓消費者們在不接觸商品的情況下,看到商品在自己身上呈現出的效果。它的工作原理是將商品疊加在顧客的實時視頻上,顧客在購買之前就可以看到商品的尺寸、樣式以及是否適合自己啦! 虛擬試衣間這項技術實際上并非最近才開發出來的。早在2005年,虛擬試衣間(Virtual Fitting Room)的概念就被當作一種“超前的”高科技展望在國際科技論壇上提出,當時就吸引了不少初創企業和科技公司砸下重金進行大量實驗和嘗試。但這項技術真正變得流行起來,還是在全球疫情大流行之后。 在大流行期間,服裝產品的銷售額下降了43.5%,是所有行業中下降幅度最大的(數據來源:statista)。疫情期間的封鎖就意味著消費者們不能前往店里試穿衣服,即便是在解封之后,出于對疫情風險的考量,人們對試穿衣服的熱情也遠沒有疫情之前那樣高漲——這可能會增加他們接觸到病毒的風險。 對于上面這種情況而言,虛擬試衣的確是個挺好的解決辦法,不過對于消費者而言,這項技術更重要的作用是提高了消費者的參與度。根據NRF的數據,合身和尺碼問題是網購服裝時退貨的主要原因,占據總退貨量的42%,虛擬試衣間的出現則讓賣家看到了新的希望:零售技術公司Zeekit的聯合創始人Yael Vizel表示,自從使用虛擬試衣間以來,Zeekit的退貨率降低了36%。 在歐美,虛擬試衣間試衣3D虛擬試衣技術為主,所有模特和服裝都是三維動畫,好處是可以根據自己的身材參數設置模特的身材比例,缺點則是成本太高,每件衣服都要專人制作三維動畫,而且畫面看上去很沒有質感。 而在國內,有兩個不同的技術派系:一種是用體感技術實現高清晰的2D服裝圖像,自然貼上人的身體。中國第一臺正式量產化的虛擬試衣設備K-MIRROR就是這一派系,可以提供高清晰的服裝圖片預覽和試穿。 另一種則是以每日新款App為代表的虛擬試衣拍照系統,用戶可以通過App事先準備的服裝素材進行服裝搭配選擇,在選取感興趣的服裝之后,用戶拍攝自己的頭像,進行照片合成,以完成試衣體驗,雖然能夠最大限度呈現衣服的質感,但卻不能貼合用戶自己的身材。 在過去,零售商們認為虛擬試衣間的作用在于節省更多空間——安裝一面虛擬鏡子,就可以節省出更衣室的空間展示更多庫存,很好的解決了展示空間不足的問題。另一方面,虛擬試衣間作為一項新技術,勢必會吸引眾多用戶前來體驗,甚至能夠扮演一個好導購的角色。 不過在疫情之后,人們顯然已經看到了虛擬試衣間技術的更多可能:數據顯示,97%的消費者都曾因為不夠方便而放棄購物(數據來源:Smart Insights),服裝消費者更是尤為重視便利性,有61%的消費者樂于為便捷體驗付費。如果說線上購物是為了便捷犧牲了體驗,那么虛擬試衣間就是為了解決線上購物體驗的后顧之憂而生。

聲明:本文由網站用戶香香發表,超夢電商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發現本站文章存在版權問題,如發現文章、圖片等侵權行為,請聯系我們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