蝦皮是近年來崛起的一家電商平臺,曾被譽為東南亞地區的“淘寶”。不同于一般的電商平臺,蝦皮的特點之一就是其網絡零售渠道集中在個體戶上。這意味著蝦皮網點多,分布廣,與消費者更接近。本文將介紹蝦皮的第一個網點位置以及其歷史發展演變。
蝦皮是由海航旗下的海外通投資創辦的,第一家網店也在海外興起。2007年,海外通成立,開始進入電商領域。初期,海外通的電商平臺僅面向海外華人,提供服裝、美容、保健、母嬰等產品。當時,并沒有固定的網店交易點,主要靠個人賣家通過海外通的平臺銷售商品。
隨著海外通逐漸發展壯大,海外華人客戶群中不斷涌現出越來越多的商家和代購,這些商家對于一個固定的線下交易網點有了需求。所以,海外通開始考慮在海外設立第一個固定的蝦皮網點。
2009年,首個蝦皮網點在泰國曼谷開業,面積不大,僅有幾平方米。當時,這個蝦皮網店的主要業務是手機配件、數碼產品、美容用品等小商品。由于市場反應不錯,蝦皮在曼谷繼續擴大業務,之后在泰國分別開設了5個門店。
接著,蝦皮在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越南、菲律賓、新加坡等地相繼推進擴張,進行了投資、并購和對外運營等多項業務。在這過程中,蝦皮也不斷創新服務模式,比如打通線上訂單與線下快遞派送,將本地商家與跨境商家進行混合賣貨等,不斷提升自身競爭力。
近年來,隨著蝦皮股價逐步走高,其商業模式也吸引了越來越多的投資者。2018年6月,蝦皮成功在美國納斯達克交易所上市,成為東南亞歷史上第一家上市的電商平臺。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蝦皮在各個國家都已經擁有了眾多的網點,但這些網點并不是統一的實體店,而更像是蝦皮網的分支機構。在蝦皮網的首頁,可以輸入商品、關鍵詞等搜索內容,然后選擇附近的自提點接收訂單。這些自提點基本上都是個體戶店鋪,具有一定的地域性和獨立性。
總之,蝦皮作為一家以個體戶為主體的電商平臺,在用戶數量和銷售額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就,蝦皮網點也在此過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盡管第一個蝦皮網店距今已有10年之久,但其對蝦皮發展歷史和商業模式的影響仍然深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