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0日,國家語言資源監測與研究中心、商務印書館、光明網聯合主辦的“漢語盤點2022”活動揭曉了年度字詞。其中,“新型實體企業”作為數實融合催生的企業新類別,當選2022年度十大新詞。

無獨有偶。在11月27日舉辦的中國企業家博鰲論壇“中國式現代化下的新型實體企業發展之路”研討會上,中國企業評價協會發布了“2022新型實體企業100強”及發展報告,國家電網、京東、華為位居前三。

一時之間,“新型實體企業”被深度聚焦,成為經濟領域最受關注的概念之一。事實上,新型實體企業雖然位列“2022年度十大新詞”,但我們并不陌生,它已經融入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以位居三甲的新型實體企業為例,國家電網深耕公用基礎設施、保障生產生活用電,很多零售和消費背后都有京東的供應鏈在支持,華為則多年來都是高科技行業的領軍者之一。新型實體企業科技含量高、數字技術能力強,是新時期經濟發展和產業結構保持活力和張力的主力軍,代表著一種更具創新性的實體經濟生產力。
當今社會,無論經濟形態、生產模式、行業生態如何變化,都不能離開實體經濟這個內核,否則就成為了無源之水、無根之木。數字經濟則起到為實體經濟提質增效的作用,兩者的深度融合、協同互促,最終為企業和國民經濟發展輸出不竭的動能。
新型實體企業的崛起,是時代的要求,也是時代的創造。傳統實體產業轉型升級,需要數字技術和創新力高效賦能,而數字經濟的發展必須以實體經濟為依托,才能擠壓經濟“泡沫”,避免“虛擬陷阱”。因此,在數實融合的大潮下,擁有傳統實體基因、兼具數字技術能力的新型實體企業得以蓬勃發展,展現出強大的抗風險能力和成長性。
新型實體企業在技術先進性、生態普惠性等多個層面,都表現出其領先性,從而能夠擔當更多的社會責任。新時期定義的現代化企業,不僅要創造經濟價值,更要創造社會價值,成為經濟和社會發展堅實的支撐。來自中國企業評價協會的數據顯示,新型實體企業百強2021年的總研發投入達6481億元、新增發明專利5.6萬件,呈現科技創新和產出雙高的特點。巨額的研發投入,在實現自身科技創新的同時,對外輸出數字技術服務,也能夠助力千行百業生產工藝升級、經營效率提升。
開放、共享的服務,一如京東打造的“有責任的供應鏈”,惠及產業鏈上下游,創造了更多的商機和就業崗位。這樣的例子比比皆是,國貨老品牌,借助京東的數字化營銷,重新煥發青春魅力;京東通過技術扶貧、技術下鄉,再輔以智能物流,讓大山里少為人知的土特產跨越地域屏障飛向千家萬戶,并走上了品牌化、規模化經營的大道;采用京東的C2M反向供應鏈服務,制造工廠能為用戶精準畫像,開發新產品的市場調研時間和上市周期大大縮短……
當選2022年度十大新詞,有力地證明了新型實體企業的先進性,也是未來市場主體的主流形態。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奔向共同富裕,需要深化數實融合,為新型實體企業創造和開拓更為廣闊的空間。“茍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相信未來必將開啟一段充滿信心和希望的經濟新征程。
聲明:本文由網站用戶香香發表,超夢電商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發現本站文章存在版權問題,如發現文章、圖片等侵權行為,請聯系我們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