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伴們挺厲害,也是咱們圈友,團隊這個月收入應該能破百萬了,美金,我之前投了他們。
你說,這種模型跑出來、能快速放大、幾乎沒有風險的業務,是不是一個好業務?
當然,絕對的好業務。
我這樣的被各種業務反復毒打過的老鳥知道,碰到這樣的業務,抓緊了,拖著拽著打著罵著團隊要往大了干,小團隊能賺到錢,說實話,不是你的本事,而是平臺送給你的錢,不抓住,很快就沒了。
放大,放大,放大,速度要快。
這個道理,我一開始沒說給小伙伴們他們聽。
小伙伴們也很機靈,愿意分享,信息質量高,來找我之前,出去交換了一波信息,拜訪了一圈大佬,回來后,和我聊想法。
他們見的人呢,也確實是真大佬,一年賺幾千萬、幾個億,甚至還有虧過幾個億的,很多也都是咱們圈友。
大佬嘛,你知道的,堅定的長期主義者,不是裝的,確實是堅定的信念,堅定的執行,知行合一。
小伙伴們和他們聊完后,深受影響,回來和我說,亦仁老板啊,咱們干的這業務,沒啥未來啊,只是短期賺錢,變化太快,看不到啥長期價值,你看看那誰的什么什么項目,那才是真的未來。
我聽他們說完,問了他們一個問題:
“你們的第一桶金,賺到了沒?”
面面相覷,還沒,雖然這個月 gmv 能過百萬,但錢還在里面,而且還要繼續投入。
我又問了一個問題:
“你們希望兩年后,第一桶金已經裝進了你們的口袋了吧?”
毫無疑問,那是,都點頭。
“那你們說的,長期主義的項目,兩年內有任何機會讓你們賺到和上面說的數量相當的第一桶金嗎?”
沒有機會。
你能熬過去,你媳婦也能答應你熬過去?
長期主義沒錯,我個人也是堅定的長期主義者。
但我想提醒小伙伴們,以及咱們圈友,長期主義是一種能力,不是一種選擇,不是一種意愿,當你的能力到了,長期主義會帶著你更上一個臺階,當然,現實很可能是另外一種情況,在通往下一個臺階的路上,你餓死了。
我不希望你們中途下車,不希望執行中因為缺錢而動作變形,所以,還是先回去把盤纏掙夠吧,好不好?既然是長期主義,那不爭朝夕,隨時可以長期。
“好!”
小伙伴們定下了下個月利潤翻倍的目標。
大多數人的大多數過程,都是一個尋找的過程,目的是尋找到一個讓自己越做越開心的事業,然后一以貫之,總不能一輩子換來換去掙盤纏。
一旦找到確定的事業,就別再輕易去做掙盤纏的事,任何所謂的輕一點去做投資孵化,都會稀釋原本就不多的創業資源和精力,溫水煮青蛙,前期還會很舒服,后期就蹦不出來。除非是服務于主線,即便是服務于主線,也要有個先后次序。
當然,這是講道理。為了在創業階段保證活下去布局,我認識的很多老板都有一個穩定的長線,一些嘗試的短線。活下去不出局,是硬道理。魚和熊掌都想兼得的前提是都要付出,在能相對確定活著不出局的情況下,盡量去保持專注。
道理容易講,過程難自控。華為這么多年只往一道城墻口沖鋒,大家想要它專注的結果,卻不想要它幾十年專注的過程和苦楚。
亦仁有句話非常nice:長期主義是一種能力,不能算一種選擇。
是對于戰略的判斷和長期熬下去的能力,絕大部分人,判斷也不夠,資金也不夠,選擇長期就死的很快了。
所以資本的邏輯不是投眼下能賺錢的公司,而是投長期能翻幾十上百倍的空間,與選擇長期相互補足。
利潤會是開心的一個維度,但肯定不是主要維度。幸福感有兩個來源,一是基因傳承,二是影響力,影響力往往取決于你創造多少價值。人生價值效率,基本決定了價值回報效率,也就是賺錢效率。
另外,利潤太高也不是好事,基本相當于人傻錢多速來,大多數時候會被快速跟進抹平,于是再去換下一個。行商思維很難有積累,坐商思維才會有復利。利潤高也意味著對未來的投資不足,也會給對手留下更多的進入空間。
掌握一門手藝,養活一個家庭;掌握一個專業,養活一個企業,人生價值和公司價值都是靠專業度。真正領先的專業度非常稀缺,需要專注到一件事上,投入壓倒性的時間,再加上壓倒性的資源,才會有稀缺的專業度。專業專業,就是專注一個事業。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對專業有敬畏之心。以前經常說人要活成一道激光,也是此理。
時間對所有人都是平等的,本來不是優勢,但壓倒性的專注到一件事上,就會變成優勢。當然,主要是同行的襯托,大多數人并不會在一件事上專注。成功是一種時間現象,我們很容易低估成就一項事業所需的時間,所以總是焦慮,心不定,心不靜,心不安,總是做亂動作,趕風口,看新機會,換新業務。
做業務做判斷,如果關注眼前的得失,很容易不堅定那些對的思考,人太容易給自己找理由,說服自己這是對的??紤]得失,判斷就會出問題。很多當月的決策看起來是對的,但其實是有問題的,結果會在后面幾個月才出現。出發點是考慮這個月的得失,不考慮對錯,為了達成結果,就會急功近利。
每個人的決策不可能 100% 正確,我們能比別人高一點就很牛逼了,誰比誰聰明多少呢、認知高多少呢。怎么讓決策正確率高一點,就是考慮對和錯,不要考慮得失。判斷得失,靠常識就足夠了。
考慮得失,就會焦慮,就會跑偏,私欲強加進去,說服自己??紤]對錯之所以更好,一是它是對的,二還是考慮得失的同行多襯托。
守業階段需要鈍感和定力,必要的時候,屏蔽一些熱鬧的風口、喧囂的大流,自己安安靜靜做自己有樂趣有價值的事情,做那些自己覺得對的事情,看起來可能有點傻,也許一段時間后就拉開了復利的差距。當然,前提是找到已經賺錢的并能長期賺錢的事情。
不過,道理容易講,家家有本難念的經。長期主義是一種能力,不能算一種選擇。
關于這個話題,你們怎么看?
聲明:本文由網站用戶超夢發表,超夢電商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發現本站文章存在版權問題,如發現文章、圖片等侵權行為,請聯系我們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