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進入正題。
“高仿”這個詞相信對于大多數觀眾并不陌生,日常用品也好、奢侈品也好,一旦產品在市場擁有一定知名度之后,高仿產品就是相繼出現,只是讓很多觀眾沒想到的是除了物之外,“人”也可能是高仿。
所謂的高仿的人指的是“高仿號”,隨著網絡的發展,各種不同功用的社交媒體相繼出現,
而有心之人通過相同的頭像、簡介來模仿知名藝人、網紅等混淆視聽,讓觀眾無法正確判斷賬號背后的使用者究竟為何人。
高仿號的出現不僅僅讓吃瓜群眾無法辨別真假,就連身處娛樂圈的藝人也有可能被高仿號蒙騙。
“
王一博回復肖戰高仿號”就曾登上熱搜被觀眾熱議,倒不是王一博對肖戰的賬號不夠熟悉,而是高仿號通過一系列的資料模仿,不認真對比完全能夠達到以假亂真的地步,王一博無法分辨也情有可原。
當時吃瓜群眾針對肖戰的高仿號只是當個笑話來看,如今央視選擇正面點名高仿號,也是針對這一行業的不滿。
央視除了在節目中舉出高仿號誤導王一博的事實之外,靳東以及經紀團隊對高仿號采用的措施是讓央視選擇點名高仿號的直接原因。
靳東的形象以及事業發展方向讓其擁有一眾年齡相對大一些的粉絲,
這些粉絲對于高仿號的判別能力幾乎為零,所以有心之人通過以高仿號的形式假冒靳東,此舉影響到靳東的形象,所以其工作室才會選擇以法律武器維護自身權益。
高仿號的背后無疑是一條灰色產業鏈,從賬號的建立、維護直到后期達到以假亂真的效果,時間成本的付出沒有讓該產業鏈斷裂,足以證明賬號背后的利益,藝人發聲抵制無果,
此次央視選擇直接點名高仿號,恐怕將會成為壓垮該產業鏈的最后一根稻草。
高仿號的情況在社交媒體屢見不鮮,尤其是王一博、肖戰這種坐擁娛樂圈頂級流量的藝人,想要冒充他們的高仿號更是不在少數,
這些藝人的粉絲基礎如此巨大,假想如果欺騙到一些無知粉絲的話,后果難以估計。
當然不排除一部分人使用高仿號就是為了虛假的人氣,通過藝人的知名度來幫助自己獲得關注,不至于生活得太過沒有存在感。
而想要抵制高仿號的層出不窮,平臺方面同樣需要進行一系列的措施,比如
限制賬號名稱的使用、高仿號舉報、定期處理高仿號等等相關操作,避免更多觀眾因為高仿號造成損失。
拋開高仿號的“惡”不談,其實藝人以及團隊完全可以通過高仿號的活躍程度來判斷自家藝人的發展情況。
以王一博、肖戰來講,兩人自然被數量眾多的高仿號所模仿,很大一部分原因是自身人氣所致,高仿號不會將時間浪費在一些人氣低迷的藝人身上。
說到最后,高仿號不適合出現在當下的社交媒體中,此次央視直接點名,是對其敲響的最后一次警鐘。
高仿號再高仿,充其量不過是藝人的一個“影子”。 聲明:本文由網站用戶香香發表,超夢電商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發現本站文章存在版權問題,如發現文章、圖片等侵權行為,請聯系我們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