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發價買房、車,大件商品直采平臺「大件會」獲投 3000 萬元
按理說,縮短交易鏈條可以做成一門好生意。
36氪獲悉,大件商品直采平臺大件會近日已完成 3000 萬元 A 輪融資,由沸點資本領投。本輪融資主要用于平臺系統升級、城市擴張以及團隊建設。
大件會 2012 年創立于武漢,它解決的用戶痛點是,消費者在購買大件商品時面臨的選擇難、砍價難、售后難等問題。采取的方式是,把零散的C端需求(如同城買房)集合成一個“小 B”,從而向廠家以工程價直采。大件會的收入也來自為消費者提供決策和購買服務。
你可能會想,這不就是團購嗎?但它和團購還有些區別,它主打大件“團購”,并且在保證工程價的同時保證質量,類似于大件版、O2O版的“網易嚴選”。
目前,大件會已覆蓋武漢、長沙、鄭州,直采品類包括房產、汽車、家居建材(主要)、家電等,目前已舉行600 余場集采活動,包括以每平米低于市價 1000 元的價格直采武漢樓盤藍光coco、福星惠譽東湖城等。
用戶痛點 & 解決辦法
根據大件會給出的數據,2015 年大件商品的市場規模為 8000 億元,線上市場約占15 %,主力消費仍然在線下。這主要是由于建材等產品非標、重服務,比如衣柜、木門等需要量尺定制、上門安裝等,互聯網化難度較大。
即使互聯網化,大件產品也還有一些特點,比如單價高,人們在做購買決策時較為謹慎,因而購買周期較長,并且需要消費者對商家、產品做一番了解、比較等,這就存在較高的決策成本。
對于商家而言,大件商品的痛點是銷售周期長,回款慢;經營成本高、銷售效率低、銷量少,單價高,幾乎形成了一個惡性循環。
大件會做的,就是縮短交易鏈條、提高流通效率,他們的交易方式可以分為三個步驟:
- 集結相同需求的會員。如下圖所示,用戶可在大件會官網、微信小程序中查看近期的集采活動,如感興趣,用戶可免費注冊成為會員,并提交自己的購買需求,如數量、價位、品牌、風格等。目前,大件會運營著 500 多個微信/ QQ 群,累計會員數超 40 萬。
- 招標/競價并優選商家/產品。當某項活動報名達到一定數量后,大件會就會為這些品類舉行招商會并決定直采的廠家。
- 線下體驗+線上集采。選定廠家后,大件會會在周末將會員集中到廠家的經銷商線下店體驗。會員如有意購買可現場繳納定金、在線上下單。如不能下決定的話還有一周的時間考慮。待最終確認訂單量后,大件會會統一向廠家下單。整個購買周期在半個月左右。
模式 & 優勢
大件會的模式有以下三個要點:
專業嚴選:大件會擁有20多人組成的買手團隊,他們大都是各個細分品類的生產廠家或銷售出身,有 5-10 年的行業經驗。上面我們說到,大件會會采取競價的方式選擇廠家,廠家要想中標,除了價格要低,產品的品質是大件會考察的另一重點。買手團隊會實地考察廠家,了解每一款產品的成本構成。一般而言,大件會和廠家的合作僅限于本次采購,但經過幾年的考察,大件會穩定的供應廠家有 60-70家,總儲備廠家有200-300家,實行優勝劣汰。
批量直采:大件會將原來工廠—代理商—經銷商—消費者的鏈條縮短至工廠—線下經銷商—消費者,或工廠—消費者。前一種模式是集采,后一種是直采,這兩種方式都能獲得優惠的工程價。據大件會估算,這種模式可將將流通成本從 50-70 %降到 10-20 %,商品價格=出廠價(90%)+流通成本(10%)。
平臺監督:由于建材等產品非標,加上價格相對,不少用戶在決策時會擔心商家服務質量的問題。為了保證服務質量,大件會要求每個合作商家繳納幾萬至幾十萬不等的保證金,對商家形成約束。若出現售后問題,會員與商家溝通無果后,大件會會出面進行協調,協商無果則啟動質保金方案,包括賠償或聯系其他同品類商家來提供售后等。
看起來,大件會對商家的要求近乎嚴苛,但這種模式有幾點好處:
對于商家而言,大件會集采能為它消化庫存,提高銷售業績。梁夏舉例說,某個廠家在全國有 30 個經銷商,大件會向武漢經銷商批量買了上千套產品后,它的銷量在全國馬上就躍居第一了,省心又賺錢,對于消費者來說也是這樣。
對大件會來說,明顯的價格優惠和品質、售后保障讓它贏得消費者的信任、降低獲客成本、提高了交易效率。大件會對 40 萬會員的隨機抽樣調查(樣本數為 1000 人)結果顯示,大件會 70 % 的會員都是通過轉介紹而來, 會員付費轉化率約為 X,復購率為 60 %,平均每個會員購買 5 次。
大件會在增加會員信任和粘性的同時也有一個“弊端”,它讓會員認為零售商品價都存在一定水分,不少會員希望能用大件會的直采模式買到其它商品。而這也是大件會未來的規劃之一。
發展規劃
未來,大件會有以下布局:
- 預計明年再開 5-10 城,包括重慶、南京、合肥、成都等房地產開發較重的城市。
- 面向全國 C 端上線 App,除了報名線下集采,大件會的還將上架小件家電、家居周邊產品等,像上面提到的,一方面可為會員提供更多服務,將低頻消費高頻化,另一方面是為進一步擴張建立品牌和信任度。
你可能會想,這不就是網易嚴選嗎?梁夏表示,兩者除了品類和受眾均有所差異外,大件會的服務費會更低。一直以來,大件會的毛利率保持在 5-8 % 之間,讓利給消費者的結果是獲客成本低,成交額高。目前,大件會已完成 4 億元的銷售額并實現數百萬元盈利。
- 相對而言,大件會的重心還是放在大件商品和線下,人們對高單價產品的購買決策和服務的剛需更強。未來可延伸的品類包括教育、婚慶等價格虛高的服務產品,以及大件消費金融等業態。
按照梁夏的設想,這種模式可讓虛擬經濟回歸實體經濟,未來,一些零售客戶將會消失,在供應端,則有望實現“ 10 個人做生產 1 個人做流通”的分工。
在團隊方面,大件會創始人梁夏系武漢大學經濟學博士,有 10 余年企業管理經驗和 3 次創業經歷。COO 顏軍是阿里系創業者;阿里系產品負責人錢莊福是上海巴豆創始人。大件會團隊約有 80人,其中采購部和技術&運營部各20人,另外 40 人為會員服務部,負責集采顧問、對接采購以及售后跟蹤等。
小調查:如果你的城市有大件會,你會選它幫你買東西嗎?
聲明:本文由網站用戶香香發表,超夢電商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發現本站文章存在版權問題,如發現文章、圖片等侵權行為,請聯系我們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