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場景化設計
1. 什么是場景
了解場景化設計前,我們先理解什么是場景,在實際生活中以及各類詞條中,對于場景的定義會有些區別。 百度百科,場景是電影或戲劇等藝術作品的場面,泛指人、空間、時間和事件構成的情境。 梁寧《產品思維30 講》,將場景分為兩個部分,“場”是時間+空間,“景”是情境和互動,當用戶停留在空間的時間里,有情景并讓用戶產生互動,就是場景。 書籍《About Face 4 交互設計精髓》場景是利用故事情節或者情境的敘述,通過敘事的手段方法設計用戶目標的交互過程。


2. 什么是場景化設計
有了對場景的定義,那么就不難理解什么是場景化設計了。場景化設計就是結合我們的產品需求,通過場景化的思考方式,即場景五要素,針對不同的場景結合需求制定不同的設計目標。
二、場景五要素設計案例分析
場景不是憑空猜測想象的,它需要有上述提到的 5 個要素中至少 2 個以上才能構成一個情境,下面我們分別從人(who)、時間(when)、地點(where)、行為(how)和目的(what)5個要素在一些設計案例中的運用。1. 人(who)
1)千人千面 我們經常聽到的千人千面,實質就是針對不同的用戶畫像,提供精準化的內容,比如頭條新聞、微博推薦等,都是結合算法針對不同的用戶提供個性化的內容。


2. 時間(when)
時間也會有不同的類別,比如固定的時間點,或者周期性時間段。餓了么會根據不同時間點,推薦符合該時間的食物,比如在上午、下午、傍晚和深夜推薦的食物都會有一些差異。
3. 地點(where)
《春秋》寫到,橘生淮南則為橘,生于淮北則為枳,說的就是地點會影響最終事物的性質和結果。 舉個例子,美團會根據用戶切換不同城市地點,結合當地提供的服務,智能推送用戶可能會用到的功能。當你在上海,猜你可能會需要疫情相關的服務;當你在齊齊哈爾、海拉爾區,猜你可能在旅游,需要查路線;當你在西藏日喀則,那就沒有服務了。
4. 行為(how)
行為是用戶通過一系列手段,能夠達到他們目的工具或方法。行為的手段有很多,我們拿界面設計舉例,《交互設計精髓》有一個理論,界面的設計呈現,應當是無限接近用戶的心理模型,而不能基于實現模型(也就是開發邏輯)。 當表現模型與用戶心理模型無限接近,用戶的行為也就會越順暢,能夠通過已有認知或習慣完成這個目標;反之,用戶操作行為可能卡在了某個節點,或者沒有完成自己的目的。

5. 目的(what)
在產品設計中,我們也稱之為痛點或者爽點。它是一種需要,簡單說就是要明白用戶要什么。舉個例子,因為最近疫情封控,我們需要做一款幫助大家做菜的產品,下面拿我和我老板做飯過程舉例說明。 我老板的做法過程,第一,我要吃什么,甜的辣的;第二,我需要哪些食材;第三,配上精美的盤子,美美地拍上一張照片。我的做飯流程,第一,冰箱里有什么,什么菜快壞了;第二,這些菜大概組合能夠燒出一道什么菜;第三,用一個大盤子盛,這樣可以少洗一個碗。
三、場景化在產品設計中的價值
有了上述對場景化的設計案例分析,我們發現場景更多思考的是用戶需求。但是我們在做產品時,我們也會有產品需求,即我們要什么。通過對需求是否貼合用戶場景,不僅可以幫助我們洞察需求,梳理核心價值點;還能幫助我們理解用戶,提升產品體驗。
1. 洞察需求,梳理核心價值點
- 梳理需求:初期的需求往往比較抽象,以功能為導向,這時候我們可以通過場景化的方法,深刻地理解需求,梳理并挖掘產品的新機會和新功能點。
- 辨別真偽:通過場景化的思考,可以幫助我們篩選哪些是真需求,哪些是偽需求。
- 主次矛盾:理清這些需求的強弱和先后,用戶痛點的優先級,先解決和后解決哪些問題。

2. 理解用戶,提升使用體驗
1)理解需求 上述提到,需求和場景緊密結合的,不存在沒有場景的需求,所以設計前一定要先分析需求的價值及合理性,同時對場景作進一步細化和拆解,以便能夠輸出更加合理的設計方案。 2)了解用戶 如果不了解用戶的場景,單純的糾結于界面設計,就像是盲人摸象,很容易陷入自己的胡亂揣測,導致設計出來的方案不一定符合用戶的使用場景。 3)與用戶共情 把自己變成用戶,站在用戶立場考慮問題的思維方式。特別是B端產品,企業采購產品是為了提高組織關系的效率,產品功能往往強大且復雜,設計師在面對眾多的業務需求,會很容易陷入到產品的邏輯規則中,而忽略用戶使用過程中的感受。
四、如何進行場景化設計
理解了什么是場景化設計后,以及場景化設計的價值點后,我們再來看看場景化設計我們又當如何做。通過大量的產品設計實踐中,我整理了常用的場景化設計設計步驟,如下 :
1. 列舉場景
場景梳理的過程中,我們抓大放小,找到核心場景,并描述出用戶的主行為路徑。然后再對其進行分類細化。 便于理解,我們拿小明想要通過某電商平臺購買一包蝦條舉例,主要流程:搜索→挑選→購買→配送→評價。
2. 通過場景挖掘機會點
有了上面對場景的列舉和描述外,這一步驟就是針對這些細化的場景進行分析和預判,并發現其中的機會點。通過場景化去挖掘機會點,一般有兩種方法:- 基于當前場景尋找機會點
- 通過對上一個場景分析,再結合當前場景預判行為,尋找機會點




3. 制定設計策略
在制定設計策略前,我們需要考慮達成什么設計目標,只有明確了設計目標后,才可以理性分析存在的機會點,思考選擇什么策略去解決。 舉例說明,我們想要提升淘寶搜索輸入框的活躍度,通過用戶體驗地圖(設計策略)在用戶搜索中,增加熱搜榜、XX促銷……再通過上線做 A/Btest (設計策略)看結果數據。 最終我們發現,可以通過增加搜索推薦區域,針對那些不知道搜什么的用戶、或者想要隨大流的用戶,通過一些熱搜詞匯來可以提升輸入框的活躍度。

4. 效果驗證
效果驗證就是需要通過一些度量指標,驗證我們設計的結果如何,比如上述搜索舉例,驗證的指標就是搜索效率是否得到了提升。 效果驗證的度量指標需要結合我們的設計目標,上線后的方案這些指標是否提升或者降低了,是否和我們預判的行為一致。指標標的設立也和產品的特性有關,比如B端的產品常常關注效率等指標,是否縮短了操作流程,降低了用戶認知等;C端產品更加商業化,通常會用一些市場化指標,比如用戶增長、轉化率、GMV等。
五、結語
回顧本文,不能發現,場景化設計實質是一種思維方式,它需要我們考慮清楚人、時間、地點和外部環境的關系,在這個關系下,用戶會怎么想,以及他會做出什么樣的行為。 孫子兵法里說: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敵而制勝。如果我們在設計時,也能夠因地(場景)制宜,再通過制定合理的設計策略來引導用戶,那么最終的設計目標也將會事半功倍。聲明:本文由網站用戶香香發表,超夢電商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發現本站文章存在版權問題,如發現文章、圖片等侵權行為,請聯系我們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