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著叮咚買菜因成功上市在業界名聲大噪,使“前置倉”越發成為一個值得關注的話題。但“前置倉”的具體概念于各界人士而言依舊較為模糊,到底什么是前置倉呢?它的發展歷程是怎樣的呢?

前置倉是一種倉配模式,它的每個門店都是一個中小型的倉儲配送中心,這使得總部中央大倉只需對門店進行供貨。消費者下單后,商品便直接從附近的零售店里發貨,而無需從遠在郊區的某個倉庫發貨。回顧前置倉的發展歷程如下:
萌芽摸索期(2015-2017年):隨著氣溫高,配送慢等問題,2015年夏季生鮮電商行業痛點集中爆發,另外B2C模式下冷鏈費用過高,為了更好地解決這些問題,生鮮電商企業首次提出前置倉模式。2015年9月,每日優鮮決定要“All in 前置倉”,推出前置倉 1.0版本。

創新摸索期(2018-2019年):各家企業通過兩年的時間不斷布局前置倉,使前置倉模式得到了市場的充分認可。并且在不斷創新中,前置倉的模型也逐步明朗,并在2019年開啟了一場前置倉大競賽。此階段內,商超的沃爾瑪山姆,電商的每日優鮮,后起之秀的樸樸超市和叮咚買菜,都積極發展了自身的前置倉,叮咚買菜和每日優鮮更是獲得了大量資金的注入。
崛起發展期(2020年-至今):2020年冬季,隨著疫情爆發,生鮮行業迎來了新發展機遇。在疫情期間,前置倉的訂單和日活用戶開始暴增,并且在疫情過后,日活用戶仍在不斷增加。就目前的新零售市場來看,經過各家摸索,前置倉模式幾乎已形成一定的規范與標準,SKU在1500上下,覆蓋三公里,自營配送,可做到1小時甚至30分鐘送達。

前置倉模式之所以會出現,是因為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大城市生活節奏的加快,人們對生活既快又好、既近又全的期待越來越高。當生活上的物資可都可以通過點外賣隨點隨到,消費者對于便捷與效率的需求也變得越來越高。因此,前置倉勢必要守住配送效率這一核心優勢。但在配送效率以外,前置倉或許也將不斷強化自身模式,比如豐富品類、優化算法、完善供應鏈等,從而挖掘出更多的核心競爭力,更強大地立足于市場。
聲明:本文由網站用戶香香發表,超夢電商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發現本站文章存在版權問題,如發現文章、圖片等侵權行為,請聯系我們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