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商平臺常用的訂單狀態有哪幾種,以及他們之間如何變化。希望通過本文讓初級電商PM對它有個大致的了解。

一、主流電商產品的訂單狀態
淘寶的訂單狀態主要有待付款、待發貨、待收貨、待評價、已關閉、以及退款中。 京東的訂單狀態主要有待付款、待收貨、已完成、已取消等。 有贊的訂單狀態主要有待付款、待接單、待發貨、待收貨等。
二、最常見的訂單狀態
根據以上平臺以及大家平常的網購經驗,不難理解電商平臺都會包含以下5種狀態。- 待付款:代表買家下單了但是還沒有付款。
- 待發貨(同待接單):代表買家付款了賣家還沒有發貨。
- 已發貨(同待收貨):代表賣家已經發貨并寄出商品了。
- 已完成(同待評價):代表買家已經確認收到貨了。
- 已關閉(同已取消):代表訂單過期了買家也沒付款、或者賣家關閉了訂單。
三、主流訂單狀態變化
知道了訂單狀態還不夠,PM還需要了解這些訂單狀態如何變化,以及相應的觸發條件。3.1 從無到待付款
觸發條件:下單 當用戶生成了訂單,產生第一個訂單狀態“待付款”,該狀態為開始狀態,即每個訂單的第一個狀態都會是該狀態。3.2 從待付款到待發貨
觸發條件:付款 當買家付款成功了,訂單狀態從待付款變成待發貨。 根據實際業務可以細分觸發條件,所謂付款成功是根據付款結果回調來判斷的,那么可以詳細的列出每種付款渠道:比如余額/支付寶/微信/額度等。3.3 從待發貨到已發貨
觸發條件:發貨 當賣家發貨了并在系統上輸入相關信息后,訂單狀態從待發貨變成已發貨。 根據實際業務可以細分觸發條件,所謂發貨成功有可能包含無需物流和需要物流兩種情況,分別對應虛擬商品和實物商品。3.4 從已發貨到已完成
觸發條件:確認收貨 當買家收到商品并在系統上確認收貨后,訂單狀態從已發貨變成已完成。 根據實際業務可以細分觸發條件,所謂確認收貨有可能包含買家點擊了“確認收貨”按鈕,或者超過指定時間后系統自動確認收貨,另外部分B2C自營物流商城會根據物流簽收狀態來自動確認收貨,比如京東自營商品。3.5 從待付款到已關閉
觸發條件:關閉訂單 當用戶超時不付款,訂單就會自動從待付款變成已關閉。當然某些電商平臺也允許賣家手動關閉訂單,或者買家手動關閉訂單。四、其他訂單狀態變化
除了上述常見的訂單狀態變化外,還有一些支線需要考慮。尤其是部分發貨和退款。4.1 從待發貨到部分發貨
觸發條件:選擇部分商品發貨 當賣家選擇了訂單中部分商品進行發貨,此時訂單狀態有個子狀態叫做部分發貨,當賣家把剩余的商品都發貨成功,此時訂單狀態才變成已發貨。
4.2 從待發貨到退款中
觸發條件:選擇某個商品退款 當買家在待發貨的時候,選擇了訂單中某個SKU進行退款,此時訂單進入子狀態:退款中。
4.3 從已發貨到退款中
觸發條件:選擇某個商品退貨/退款 當買家在已發貨的時候,選擇了訂單中某個SKU進行退貨/退款,此時訂單進入子狀態:退款中。五、總結
以上就是電商平臺的常見訂單狀態,以及他們之間是如何變化的邏輯。希望通過拆分講解的方式,讓大家有個快速的入門。聲明:本文由網站用戶香香發表,超夢電商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發現本站文章存在版權問題,如發現文章、圖片等侵權行為,請聯系我們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