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當網在它誕生的第20個年頭,迎來了一次重大的人事變動。
2019年2月20日,當當網創始人之一李國慶發布公開信離開當當。當當網隨后也發出官方公告稱,自2019年1月起,李國慶就不再擔任當當網的任何職務,但仍是公司股東,其CEO的位置由董事長俞渝兼任。根據天眼查,目前俞渝持股64.2%,為當當網第一大股東;李國慶持股27.51%,為第二大股東。
作為國內第一批電商企業,相較于同年創立的阿里巴巴,當當網的興衰令人唏噓。
當當網上一次備受矚目的事件,是2018年準備以75億元人民幣“賣身”給海航系旗下的天海投資,但最終以失敗告終。
作為國內“夫妻店”的代表,李國慶、俞渝夫婦兩人都曾在公開場合直言這一模式的弊端,認為企業發展遇到重大分歧,最后還是會落到家里商量,并不靠譜。因此,這次揮別雙方貌似都很愉悅。李國慶在公開信中稱,期待俞渝會帶領公司灑脫地開創未來;而當當網方面也對李國慶的二次創業表示祝福。
未來,李國慶將創辦線下書友會,探索“內容產業+區塊鏈”的項目。而當當,則告別了夫妻店的治理模式。
2月20日,李國慶宣布離開當當那日,當當網開始了為期一周的50萬圖書滿100元減50元的優惠促銷活動。
上市之日即是虧損之時
夫妻店的模式雖有弊端,但并非病根。1999年,李國慶和俞渝從美國歸國后就一同創立了當當網,當時就聲稱要做“全球最大的中文圖書網站”,對標亞馬遜,風頭一時無兩。
當當網的創辦剛好填補了彼時國內尚未開發的“線上賣書”市場,至2004年當當網的圖書銷售額就達到了全網零售份額的40%,獲得老虎基金投資的1100萬美元,估值達7000萬美元。同年,亞馬遜以1.5億美元提出收購當當70%-90%股份的方案,被夫妻倆拒絕。
2009年,當當網實現盈利。2010年,當當網以中國B2C第一股的身份登陸紐交所上市,首日股價收報29.91美元,較發行價上漲86.94%,市值超過23億美元。
但令人意外的是,2010年成了當當網命運的轉折點。
1998年成立、最早以賣通訊產品為主的京東在2010年開始加入圖書市場,投入8000萬元搞促銷,創始人劉強東在微博上發話:“京東每本書要比競爭對手便宜20%”,讓剛上市的當當網陷入了價格戰。
當當網當時資金空前充裕,除了宣稱斥資4000萬元把圖書價格降到全網最低,甚至毫不猶豫地介入京東的核心業務3C(計算機、通信、消費類電子產品)市場,采取報復性還擊。2011年互聯網大會上,李國慶在被記者問及為何當當要賣3C產品時直言:“只是權宜之計,若對手放棄,當當也會放棄。”
但對手京東沒有放棄。憑借2011年獲得的15億美元C輪融資,京東繼續在多個零售品類大幅進攻,目標打造全品類電商。當當由于在圖書以外的其他品類產業鏈中沒有話語權,即便依靠優勢項目圖書,也無法拉動整個當當平臺的利潤頹勢。
在低價戰略和不成熟的品類擴充下,當當從2011年起連續三年虧損,2011-2013年的凈利潤分別為-2.28億元、-4.44億元和-1.43億元。
雖然2014年當當實現79.6億元的銷售額恢復盈利,但當其2015年投入移動購物和數字閱讀的新業務,第一季度就再次凈虧損6020萬元。
圖書作為容量有限、利潤微薄的市場,和其他電器家具等零售品類對比相形見絀。2017年,當當稱其圖書交易規模達400億元,而這一年中國電商整體規模已達24萬億元。比起阿里、京東、蘇寧,當當被擠到了電商舞臺的最邊緣。
資本市場沒了信心,當當網股價不斷下跌。2015年,當當網對外宣布私有化計劃;2016年9月21日完成退市。退市前一個交易日,當當網股價為6.63美元。
徘徊在亞馬遜的起點
對于當當網的衰敗,一位電商投資人對南方周末記者總結:“往好說是保守,往壞說是短視。”
業內流傳一個故事,俞渝在美國工作時就曾住在亞馬遜創始人貝索斯的不遠處,當當網在創立之初就是為了復刻一個中國版的亞馬遜,因此在起名的時候,還曾參考了亞馬遜(世界上流域最大的河),擬起名為8848(世界上最高的珠穆朗瑪峰高度),但被其他電商平臺搶先一步。
當當從創立至今只想做最大的圖書平臺,但亞馬遜卻早已不是只賣書的亞馬遜。
在當當成立的第二年,亞馬遜更新了logo,在原有amazon的英文字母下增加了一個從a出發指向z的箭頭,代表著全業務擴張。2003年亞馬遜上線AWS云服務,給大小企業提供硬件搭配和維護的服務,拉動亞馬遜利潤迅速上漲。隨后,亞馬遜還陸續建立了現代物流系統,發展Kindle電子閱讀……
比起當當,后來居上的京東更像是緊隨亞馬遜的步伐,從建立會員制,到電子閱讀、打造自身物流系統等等,順利躋身全品類。2018年,據研究公司eMarketer的數據顯示,阿里巴巴以58%的市場份額占據國內電商首位,京東憑借16.3%排名第二,拼多多擠進前三,而當當的市場份額不足1%。
事實上,這些年當當也不是沒有機會迎來反轉,但還是因為過分保守的策略,拒絕了多方伸出的橄欖枝。
2013年,百度曾計劃入股當當,但在占股比例和交易價格上沒談攏。2014年,騰訊也曾提出把旗下電商平臺交給當當,條件是占股33%。據AI財經社的消息,李國慶只愿意出讓25%的股份,且在合同細節上存在分歧,最終拒絕。最終,京東接過了騰訊的橄欖枝。
在線上屢屢碰壁之后,2015年11月,當當網還曾宣布轉型布局線下,要在未來3年內開設1000家線下門店。但截至2018年,經南方周末記者不完全統計,當當網目前全國零售實體書店僅開業約160家。
一位前當當網員工對南方周末記者透露,原因之一是,退市以后當當網現金流不足,而線下門店需要大量資金,因此拓展困難;二是線下書店歸屬李國慶的新當當業務,但這些年隨著李國慶不再“當權”,像實體書店、當當影音等新業務的發展都在放緩。
2018年9月,原本計劃收購當當網的天海投資因為海航陷入流動性危機最終宣布終止交易,當當只能靠自己繼續走下去。而還有創業夢的李國慶也注定出走。
20年來,亞馬遜不再是那個亞馬遜,京東也不再是那個京東,而當當還是那個當當。
聲明:本文由網站用戶香香發表,超夢電商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發現本站文章存在版權問題,如發現文章、圖片等侵權行為,請聯系我們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