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打折銷售
暑假里的一天,我們一家去萬達廣場閑逛,媽媽拉著我們又是去超市、又是去商場,她可是那里的老客戶。看著琳瑯滿目的商品,我突然發現了一塊廣告牌——”虧本大甩賣,全場八折!”我連忙叫來媽媽,媽媽挑選了一件衣服,原價399元,打完折319.2元,便宜了好多,媽媽滿意地去付錢。而我卻納悶的撓了撓頭,向爸爸問道:”便宜了這么多,那商家不得虧錢了嗎?”爸爸笑著說:”不但沒虧,還賺錢了!不信你可以在心里算算!”
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明明已經打折了,也確實比原價低了80元左右,怎么還賺錢呢?我百思不得其解。于是我在心中打起了算盤。(每件商品的進貨價格我假設為原價的一半)
在這之前我們先要明白幾個含義:
1、 進價:購進商品時的價格(也叫成本價)
2、 售價:在銷售商品時的售出價(也叫成交價或賣出價)
3、 利潤:在銷售商品的過程中的純收入(利潤=售價-進價)
4、 打折:賣貨時,按照標價乘十分之幾或者百分之幾十,則稱將標價打了幾折。例如某種服裝打八折即按標價的百分之八十出售。
下面我們套用公式:
打八折后的售價:399×80%=319.2(元)
原售價利潤:399-199.5=199.5(元)
打折后利潤:319.2-199.5=119.7(元)
表一:(單位價格:元)
雖然打折后的商品利潤比原先的要少,但是商家并沒有因此而虧損,只是利潤的多少而已。這只是商家為了吸引顧客的眼球用的一種促銷手段,讓大家誤以為商家已經在虧本銷售,所以不要被這些打折文字蒙蔽了雙眼。
二、”第二杯半價”
逛完了超市、商場,妹妹和我早已經口干舌燥,遠遠的看見一家麥當勞甜品店,我便拉起妹妹的手跑了過去,只見巨大的廣告牌上寫著”10元/個,第二份半價”。”正好我和妹妹一人一個,第一份10元,買第二份只要5元,便宜了一半價格啊!”我對爸爸說道。爸爸瞇著眼,思考了一會對我說:”這其實也是一種打折方法,你再算算看。”
我舉起手在空氣中比劃起來:
第一份:10元
第二份:5元
10+5=15(元)
平均每份:15÷2=7.5(元)
也就是每份打七五折:10×75%=7.5(元)
每份利潤:7.5-5=2.5(元)
表二:(單位價格:元)
這種打折方式很新穎,并沒有明確標明打幾折,但還是商家打折促銷的一種方式。這種方式還附加了一個條件,就是必須得買雙份才能享受到這種折扣,變相地增加了商品的銷售量。也就是人們常說的”薄利多銷”,果然是”無奸不商”啊。
三、其他促銷方式
看過了上面兩種商家打折促銷的方法后,我頓時來了興趣,仔細的在萬達廣場搜尋著其他的打折方式。
1、滿減式促銷。
2、換購式促銷。
3、捆綁式促銷。
4、有獎式銷售。
5、額外贈送。
6、積分返利。
四、秘密背后的感想
經過以上的研究,我們發現:”買家不如賣家精。”這句話一點不假。商家心里早已經打好了如意算盤,這背后暗藏著數學問題,我們在日常購物時,要運用自己所學的數學知識,好好計算,不要被各種優惠促銷迷了眼哦!
聲明:本文由網站用戶竹子發表,超夢電商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發現本站文章存在版權問題,如發現文章、圖片等侵權行為,請聯系我們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