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產品定價的目的,就是在商品成本和用戶價值之間,尋找整體利益最大化的那個價格點。如何給產品定價也是一門很深的學問。本篇文章中作者結合實際經驗為大家分享了爆款產品的八種定價方法,感興趣的小伙伴們快來一起看看吧。

一、合理定價的好處
學會合理的定價,有三個直觀的好處:1. 塑造用戶心智
或者叫產品形象、品牌形象,比如蘋果手機現在算是比較知名的,大家都知道它的價格在5000元以上。 但如果蘋果手機某一天推出一款1000元手機的時候,你心里會怎么想?肯定不會覺得自己薅到羊毛了吧。 包括主流的奢侈品包包,如果開始賣500元、1000元的時候,你還會認為認為它高端嗎?2. 成交用戶篩選
價格是最好的客戶價值篩選門檻。 不僅是定高價篩選低消費用戶,反向過來通過低價也能篩選一些對品質特別敏感的用戶。 舉個例子,在網上紙巾賣5元一包的有,賣5毛一包的也有,5毛的紙巾可以用,但品質肯定稍微差一點。 如果一個消費5塊的客戶來買你5毛的紙巾,他的體驗感一定很差,因為他對比的產品不同。 所以價格門檻,不是只為高價格服務的。3. 加速用戶成交
為什么許多新產品上市要做促銷,為什么大家都等著618、雙11再買大件,原因之一不就是便宜嘛。 為什么在抖音里面,許多應季的水果都賣瘋了,只是因為博主拍視頻拍的好看嗎? 肯定不是,如果把同樣規格19.9元6斤的芒果換成29.9元6斤,你覺得下單還會火嗎? 所以,我們在進行產品定價時,必須要充分考慮多個因素,否則極容易事倍功半。 那么接下來,村長為大家分享八種常見的定價方法,希望對你做電商、做社群、賣課程定價的時候都有所幫助。二、8種常見定價方式
1. 一口價
這種最常見于超市的貨架上,你在菜市場也好、在淘寶店鋪也罷,還能砍砍價。 但在超市的貨架上,只能乖乖的拿貨。 為什么超市一口價許多人愿意下單,有兩個很重要的原因:- 周邊商家定價是差不多的,貨比三家都一樣。
- 替代性較弱,但需求性又強,也許你走個一二千米的確有便宜的商鋪選擇,可相比近在眼前來說,還是選擇一口價。
- 無人自助式,沒有過多的人工參與,包括線上客服。
- 單品低價式,本來利潤就很低,尤其是走量的產品。
- 短期服務式,不需要后期太多服務介入的,哪怕單價很高,更多屬于基于產品本身的買賣。
2. 階梯價
我們日常生活中,用水、用電、用氣一般都會采用階梯價。 階梯價在不同的場景和產品中,產生的消費效果是完全不同的。 比如我們用電,用的越多價格越高,所以很多人會克制自己的消費使用。 但在購買一些食品水果的時候,買的越多,價格越便宜,尤其是對做批發的商戶來說。 當然還有一種階梯價也是逐漸增高的,就是多品類的SKU或者服務。 比如3斤的桔子是9.9、5斤是14.9、10斤是19.9元,但是這種價格策略,反而能夠激發用戶購買高價的產品。3. 滿減價
這在電商大促中是很普遍的,而線下的商超偶爾才有一兩次滿減的活動。 滿減活動有三個細節:- 產品使用:全場滿減、品類滿減以及單品滿減。
- 優惠力度:滿200元減20元是減,滿50元減5元也是。
- 階梯滿減:是單次滿減,還是累計滿減,比如滿50、滿100和滿500減有什么差別。
4. 會員價
這才是唯一一個有門檻的價格政策,想要消費,必須先成為會員。 之所以要設置會員價,目的是為了引導用戶成為會員。 而成為會員的目的是為了鎖定客戶,成為平臺長期的消費者。 設置會員價要注意整體的價格體系不能亂,因為每逢大促,平臺上的價格政策太多了。 稍微不留意,加上一些滿減、抵扣政策,很容易就會虧損。5. 抵扣價
也可以叫做積分價、優惠券價,設置抵扣價,其實是平臺關于積分、優惠券的設置。 (1)刺激福利 即直接抵扣,比如專場大促,用戶可以直接獲得全場或者單品的抵扣券。 (2)隱形福利 有些平臺會有會員積分、糧票、金幣等虛擬金額,并非所有人都可以直接看到的價格。 (3)游戲福利 也可以設置一些游戲,刺激用戶來獲取,比如消費、抽獎、轉發、瀏覽、簽到得抵扣福利等等。 另外抵扣的使用上也分兩種:- 面值抵扣,比如簽到得五元抵扣券。
- 折扣抵扣,比如9折、88折之類的力度。
6. 秒殺價
也可以理解為直減/直降,是在短期內為了刺激用戶快速下單而設置的福利。- 金額上的秒殺:比如原價19.9元,現在賣9.9,但是不限量。
- 數量上的秒殺:在價格優惠的基礎上,同時限量發售。
7. 套餐價
這是目前電商、線下產品銷售中,對于提升成交、提高客單最有效的方式。- 像沙縣、路邊快餐就是套餐價最經典的應用。
- 以前做社交電商的時候,都會做各種會員禮包。
- 為了帶動一些滯銷產品的銷售,許多家電、美容產品,都會做搭售。
8. 9.9價
也可以理解為一口價,9.9只是一個統稱,我們線下許多兩元店、三元店甚至是快餐的十元店,都在這個范疇內。 對于這種特定的優惠價格,目的就是為了走量做爆品。 其一,不管你是做線下實體店還是線上商超,類似4.9、9.9這種產品,目的之一就是為了做流量的。 甚至會微虧,但從引流和成交一個新用戶的角度來說,這就是你的獲客投入。 比如你做培訓課程也是一樣的,你推出個9.9或19.9元的課程,不在盈利,而在篩選。 篩選出愿意付費的,同時因為你的引流產品,而愿意付更高價格課程的用戶。 其二,如果你能找到一些有潛力的單品,哪怕是5塊錢、9.9也是有巨大盈利空間的。 這類產品更多偏向于日用百貨類的,比如一個打火機、一個鑰匙、一個開瓶器等等。 順便和大家分享一個賺錢的案例,前幾年我去安徽、江西一些地級市的夜市攤,有些攤主在賣一些兒童沙畫。 這種產品在義烏進貨就是幾塊錢,但在夜市攤上賣10塊、15塊錢一副,小孩子自己動手玩,還贈送一些其他小玩具。 夫妻小兩口下班之后去干兼職擺攤,分別去兩個不同的地方,一個月至少可以多賺個七八千塊錢。 所以很多時候,對于賺錢不要眼高手低,先讓自己賺到工資以外的錢,找到賺錢的感覺最重要。聲明:本文由網站用戶竹子發表,超夢電商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發現本站文章存在版權問題,如發現文章、圖片等侵權行為,請聯系我們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