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集團CEO張勇認為,很多團隊的管理工作之所以會失效,是因為管理者把大部分時間和精力,都花在了「 管人 」,而不是「 管事 」上。
下面,小編和你分享張勇提出的,關于如何做到「 管事 」大于「 管人 」的8點建議:
1
因人設崗
很多人認為,「 因人設崗 」會增加企業的崗位數量,擴大管理成本,但張勇認為,有時候,必須因人設崗。
因為在組織設計里,我們永遠無法在市場上找到完美的人才,我們能否把現有團隊的生命力、生產力、能動性發揮出來,取決于我們怎么安放這個人的位置。
對于企業財務部的人員安排,如果基于性格、特長,放的位置好,就能帶來巨大的增長結果。

?
2
看潛質而非成績
許多管理者總看員工過去干過什么,而不是未來能干什么。
張勇認為,要想做到“管事”,就得反過來想問題。
因為決定員工未來的,是他身上所具備的可能性,而不是他過往的成績。
所有已經發生的就是歷史,而未來卻始終充滿不確定性,用可能性去對抗不確定性,將會降低風險。
3
先表率、再用使命驅動
企業最強勁的發動機,應該是企業和每一個員工自身的使命感,只有激發使命感,員工才愿意為成就某事付出巨大的努力。
管理者首先要做好表率,具體包括以下3個方面:
做團隊不敢做、也不能做的決定;
承擔團隊不該承擔的、承擔不了的責任;
幫團隊解決他們解決不了的資源。
不要挑戰人性,我們一定要順著人性,去激發人性,用好人性中的正能量,這才是一個美好的團隊。

?
4
為解決問題而挖掘問題
每個人都有多面性,領導要想真正了解員工,就不能僅關注員工的工作表現。而是要花精力洞察,員工沒有展現出來的那一面,尤其是可能存在問題、將來可能產生風險的那一面。
這才是管理者具備責任感的體現,也只有這樣做,管理者在之后遇見問題時,才能及時地解決問題。
5
在關鍵環節引入競爭
張勇相信,沒有比較就沒有差距,如果在一些關鍵環節中,沒有內部競爭,就會滋生出敷衍了事的安逸感和失控的安全感。
我們所做的諸多事情沒有什么標準答案,競爭才有可能擴展視野,避免盲區和踩坑。
6
學會站在員工的「 對立面 」
這里不是說要對抗員工,或者對抗人性,而是對員工所做出的展示和反饋。管理者要永遠持有懷疑精神,打破思想上的依賴和惰性。

?
7
保持微調的習慣
要保持微調的習慣,別太追求「 穩定 」。
因為「 穩定 」更容易掩蓋問題,一個團隊要前進,除了要保持基本發展之外,還要通過生產關系的創新,釋放出一部分生產力。
8
減少對「 試錯 」的包容度
一些管理者認為,管理能力就是在試錯中成長的,但張勇相信:
下一次錯誤帶來的成本,是無法準確預估的。
所以,要減少對「 試錯 」的包容度,讓管理者對每一個決策,持有高要求、甚至苛刻要求的心態,這才是縮減潛在成本的最好做法。

?
八點建議分享給俱樂部的家人們,希望你們可以走出管人“困境”,讓管人管事不再是企業發展的瓶頸,如有需要歡迎來到俱樂部,與俱樂部老師面對面交流企業管理經驗。
聲明:本文由網站用戶香香發表,超夢電商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發現本站文章存在版權問題,如發現文章、圖片等侵權行為,請聯系我們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