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怕上火就喝王老吉”、“拉貨就找貨拉拉”……這些品牌的定位,讓品牌有了與眾不同的目標、愿景和能夠在市場上立足的基礎,因而品牌的定位是企業經營的根基與靈魂。

在同質化競爭的今天,差異化的定位在市場競爭中尤為重要。品牌如何定位?一看產品的特點,二看用戶的痛點。舉個例子,盡管阿里電商系在業內獨領風騷,但是也沒有辦法“消滅”京東、拼多多這樣的競爭對手,這就是京東的物流和直營能夠讓購物體驗做到極致,而拼多多的低價定位吸引了龐大對價格敏感的客戶群。
好的定位總是格外思路清晰,廣告口號也是朗朗上口,讓人印象深刻,節約了大量的營銷費用。
不好的定位總是含糊其辭,特征不明,用戶記不住,企業自己也說不清。
最可怕的定位,是錯判了市場,發掘的是客戶的偽需求,最終是產品市場不認可,品牌定位更無從談起。
在品牌的定位實際操作中,我總結了3個定位方法:
1、對立型定位 適合市場已經相對飽和、后發創業的品牌。這種定位的邏輯必須有一個對標的競爭對手,最好是行業最大、知名度最高的競品,這樣你的對立才有價值,才能有話題性,才能跳出同質化競爭。“人無我有”,“人有我優”,找到競品還沒有做到的,你做到最好。“不是所有牛奶都叫特侖蘇”霸氣的口號讓人影響深刻,在乳制品市場殺出一條血路。廣告公司因此獲得蒙牛集團的10年貢獻獎。
很多情懷型定位,如夢想、主張、主義等,看起來很浪漫,很文藝,但是如果是初創品牌,那這種定位毫無意義,很難得到市場的認同。我認為,凡是不能一句話或者幾個字說清楚的定位,都不能算品牌定位。品牌定位不是口號,但好的定位,一定能引導出很簡單、易懂的口號。
2、USP定位 即Unique Selling Proposition,“獨特的銷售主張”,是一種物理性定位。達彼斯認為,USP必須是具有特點的產品功效,要給消費者一個明確的利益承諾,并由強大的說服力證明它的獨特性。“大道至簡”,即產品在某一特性或功能上,獨一無二。例如:某手機品牌的廣告“充電5分鐘,通話2小時”,“困了累了喝紅牛”等等。
3、升維定位 看過《三體》的都知道降維打擊這個概念,同樣是賣菜,“盒馬鮮生”和普通的生鮮超市,就是商業模式和技術的升級了,因而不在一個維度上。回歸定位本身,就是創造新的需求G點或者啟發新的需求,給與顧客更高維度的購買體驗。
升維定位適合創新型產品,或者初創階段的企業。“支付寶”、“淘寶”都是帶著我要革命的態度的創新,盡管本質就是金融與批發零售,但是因為其創新能力,改變了一個行業。而微信的出現更直接“消滅”了三大運營商一年近4000多億的短信收益。
總結:以上三種定位方法,實踐中我認為是效率較高、思路清晰的定位方法,尤其是初創品牌企業根據實際情況和用戶需求,可以選擇對立型定位,也可以從單一功能主打USP定位,如果由很高的技術壁壘和商業模式壁壘,還可以做創新的升維定位。定位準確,抓住痛點,這樣的品牌定位自然能夠帶來流量。
聲明:本文由網站用戶香香發表,超夢電商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發現本站文章存在版權問題,如發現文章、圖片等侵權行為,請聯系我們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