忙碌似乎已經成為我們的常態,如何提升自己的效率成為一個普遍的痛點。很多人選擇兵來將擋、水來土掩的土方法,想到哪里做到哪里,缺少了條理性,在工作和學習中很容易被各種瑣事事情牽著鼻子走,常常忘記一些必須完成的任務。
為了減輕自己的焦慮,我們可以嘗試使用“每日任務清單”,幫助自己梳理當天的任務,讓每一天的生活變得更加高效、自律、可控。
結合我自己的實踐,參考了一些資料,為讀者朋友提供4種每日清單寫作法,你可以選擇一個喜歡的風格進行嘗試。
01
第1類每日任務清單:一件大事日程表

使用說明:
1.起床后(或前一天睡覺前),把今天要做的所有工作都列在“候選任務”中,想到什么就寫什么;
2.在候選任務里挑選出今天最重要的任務,抄寫到“一件大事”中;
3.上班后/上學后,立刻執行“一件大事”,在完成之前,“候選任務”都暫時別做,集中精力攻關“一件大事”;
4.“一件大事”被完成后,重新在“候選任務”里選出最重要的任務,在“排序”中標記1,然后完成它;接下來重復這樣的操作;
5.心態提醒:只要當天完成了“一件大事”,今天就是滿分!不必再有任何焦慮了,因為你已經獲得了今天的成就感。要養成多看自己已完成的事項,多鼓勵自己,忽略暫時沒有完成的事情,那些事情無關大局。
6.此模板適合:
學習任務較多,想做的事太多,容易偏離核心目標的大學生;
工作任務較多,容易陷入瑣事,抓不住工作重點的職場新人。
這個模板的設計思路來源于“艾維·利時間管理法”,具體的故事可以通過網絡搜索閱讀,大意是說上個世紀美國的一個鋼鐵公司的總裁被繁多的工作任務壓得喘不過氣,就聘請了艾維·利幫助他,看看如何擺脫這樣的困境。
艾維·利開出的藥方很簡單,每天早上列出6件事情,按照重要性進行排序,然后做序號1的那件事,做完以后再做第二件事,不能違規。如果這個方法用得好,可以分享給下面的管理人員,如果還能行得通,再分享給下面的員工。
你可能會問,總裁會為這個方法付出多少咨詢費呢?
幾周以后,艾維·利收到鋼鐵公司2.5萬美元的支票和總裁的感謝信,信中提到,那是他一生最有價值的一課。
也許你會好奇,這個方法聽上去太簡單,太普通了。
對,問題在于方法一聽就懂,但絕大多數人做不到。因此,我們必須依靠一定的工具來幫助自己實踐這個方法。
知行合一,才是真正的學習。否則知道得再多,也無濟于事。
02
第2類每日任務清單:高中低優先級日程表

使用說明:
1.先羅列好當天的主要工作任務,然后根據重要性進行排序,分別填入優先級“高”“中”“低”的表格中;
2.優先做優先級“高”的任務,克制做其他任務的沖動;
3.截止日期用于提醒任務的時限,在同一個優先級中,要考慮截止日期的影響,合理分配時間;
4.當天新接受的任務,在判斷優先級后,填入相應的表格中。
5.此模板適合:分得清優先級的學生和職場人士。
03
第3類每日任務清單:左右時間表

使用說明:
1.具體時間段可以根據個人情況進行調整;
2.打印本表后,設置每隔一小時鬧鈴震動,提醒自己記錄;
3.你也可以在筆記本上參考本表,進行手工記錄;
4.每天復盤計劃與執行情況之間的差異可在備注欄記錄,連續記錄一周即可了解時間利用和計劃執行情況。
5.此模板適合:想搞清楚每天的時間到底去哪里了的人。
這個模板的設計思路來源于韓國作者柳韓彬的新書《下班后開始新的一天》。
04
第4類每日任務清單:“要/信/人/瑣”四宮格日程表

使用說明:
1.根據“要/信/人/瑣”四宮格,分類記錄當天的任務;
2.此模板適合:“多角色任務處理者”,例如:既要學習又要實習的畢業生;既要上班又讀MBA的職場人士;既要上班又要帶娃的職場父母等等。
這個模板的設計思路來源于李柘遠的暢銷書《學習高手》,李柘遠本科畢業于耶魯大學,然后在哈佛商學院獲得工商管理碩士學位,被稱為“90后國民學長”,是個超級學霸。
05
有同學可能會問,是用紙質版記錄,還是做成電子版在電腦上記錄呢?
其實,不論哪種形式都行,你也可以根據上述4類模板進行修改,設計自己專屬的每日清單表格。
評價一個方法的好壞,不在于其效率高低,而在于你能否長期堅持下去。
各種不同類型的表格,各類不同形式的載體,都是為了我們能夠更加高效地過好每一天,完成最重要的任務,避免陷入各類瑣事中找不到方向。
只要你長期堅持,知行合一,在執行過程中不斷優化,就能找到最適合自己的方式。
聲明:本文由網站用戶竹子發表,超夢電商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發現本站文章存在版權問題,如發現文章、圖片等侵權行為,請聯系我們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