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2023年一開始,特斯拉就給中國新能源車市來了一劑猛藥,那就是降價。
一時之間在網上引發了巨大的輿論風波,很多人表示,國產新能源車會受到巨大的沖擊,畢竟降價才是硬道理。
后來我們看到華為問界降價了,小鵬降價了,近日又傳出蔚來也降價了,還有更多的車企,在醞釀降價。

那么問題就來了,1月份,在特斯拉降價的沖擊之下,造車新勢力們的表現,究竟如何?
特斯拉降價對國內新能源汽車的影響?
先上數據,這個是某機構整理出來的車企們1月份的銷量數據,以及環比、同比的情況。

*圖片來源于懂車帝
從數據來看,十多個品牌中,只有比亞迪的高端電動品牌騰勢環比增長了,另外的所有的品牌全線下滑,且比例還不小。
比如埃安跌了66%、小鵬跌了54%,AITO問界跌了56%,創維跌了62%,極氪跌了73%,零跑更是跌了86%,一個比一個慘。僅有理想、埃安實現了月銷過萬!
當然同比有些數據還是挺好看的,比如ATIO,畢竟2022年1月份還沒車出售,2023年1月同比就達到了450%的增長了,理想也同比增長23%。

為什么會跌這么慘?一方面當然是特斯拉降價引起的,22.99萬起的Model 3,對消費者還是相當有吸引力的,馬斯克更是稱,特斯拉的訂單數創下了歷史新高,訂單速度幾乎是產能的兩倍,大家買特斯拉去了,其它車企銷量就下滑了。
另外就是1月份碰上了春節,1月21號就過年了,然后整個1月份真正有效的銷售時間,也就20天左右,相當于這些銷量是在20天內產生的,當然得下滑。
且1月份作為過年的這一個月,必定是一個淡季,銷量不如12月份是必然的。但不可否認的是,這么多品牌同時下滑這么慘,還是說明當前市場是比較嚴峻的。

2023年,對于這新造車新勢力們而言,壓力相當大,一方面大家要應對特斯拉降價的威脅,另外一方面,自己也必須盡快提升銷售規模,盡快提高市場份額。
因為汽車行業注定沒有規模就活不下來,且當前這些造車新勢力們基本上都是在虧錢,還不把規模提升,說不定說倒就倒,很難挺過最激烈的競爭。
接下來就看2023年,這些造車新勢力們,誰會一騎絕塵,誰會掉隊,甚至被收購或倒閉?反正時間真的不多了,不能起飛,就會墜落,慢慢走的基本活不下來。
聲明:本文由網站用戶超夢發表,超夢電商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發現本站文章存在版權問題,如發現文章、圖片等侵權行為,請聯系我們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