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成功的企業、組織或是個人,在經營上經常與“文化”、“使命”、“愿景”、“價值觀”、“目標”和“戰略”等幾個名詞有緊密的關系。
先看看使命。我們可以將企業的使命、愿景與價值觀與個人放到一起來看,比如說我們在小時候讀過一篇文字,寫的是老師問周恩來你為什么而讀書?周恩來回答:為了中華崛起而讀書。這是什么?這就是周恩來讀書的使命。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留意到,在使命這一塊,我們要解決的是“為什么”的問題,比如我們為什么這么努力工作?為了讓老婆孩子過得好一點。我們為什么這么注意運動?為了身體能健康點。企業為什么而生存?為客戶提供最好的服務。這些都是為什么的使命。當我們理解到使命就是企業生存的目的后,我們自然能夠讓員工明白,公司的使命與我們生存的使命其實是一樣的道理,看到這一點,我們也就不難深入地了解企業所做的一切是不是為這么使命服務的。

?
再來看看愿景。我們為什么這么努力工作?為了讓老婆孩子過得幸福一點。但是問題是你所認為的幸福是怎樣的幸福?你希望過上怎樣的幸福?可能你會說我希望能為小孩提供最好的教育,能為家庭提供良好的居住環境等等。這是什么?這就是我們所說的我們根據使命而需要努力的方向,也是我們的目標。企業的愿景也是企業的目標,是企業希望做到的一個可以達成的一個前景,這個愿景是建立在使命上面的,如果沒有了使命,愿景就像是空中樓閣,虛無飄渺不實在,所以我們在形容使命、愿景和價值觀三者的關系的時候,我們更喜歡表述為使命是根基,價值觀是支撐,而被支撐的就是愿景,所以只有根基夠穩、支撐得力,這個愿景才有可能實現。
最后是價值觀。確立了企業為什么而干和我們的愿景目標是什么之后,我們接下來的問題當然會是怎么干?這就是價值觀的范疇了。價值觀講得直白一點就是行為,我們每一個人的行為都與我們的價值觀有關,比如兩個人同時去買早餐,有的人會考慮口味,有的人會考慮價格,這些都是價值觀的體現。在企業里,因為每個人的價值觀都不一樣,而企業是需要將所有人的價值觀統一起來,形成企業的行為規范,讓員工在統一的行為準則中工作,為一個共同的目標(愿景)做事,達成企業的使命。
舉個例子,
如果把男人當做一個公司,那么他的使命:讓老婆孩子過上幸福的生活
愿景:錢多事少離家近
價值觀:珍惜時間,珍愛身體
那么有了愿景、使命和價值觀,我們如何來落地呢?
企業文化建設是企業發展的重中之重,是企業能否做大做強的根本,我們要讓企業文化建設真正的落到實處而不是掛在墻上。
聲明:本文由網站用戶竹子發表,超夢電商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發現本站文章存在版權問題,如發現文章、圖片等侵權行為,請聯系我們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