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功能性訓練在訓練體系中所處的層次

從北京體科所閆琪博士完善的運動表現金字塔我們知道,功能性訓練位于訓練體系的最底層,只有在擁有良好的身體動作功能的基礎上,才能進行基礎體能訓練、最后才能進行專項體能訓練。

從康復體能訓練一體化的角度來看,功能性訓練是連接運動康復與體能訓練的中間橋梁,不論如何,功能性訓練都是一個主要的訓練內容,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但功能性訓練并不是所有人都需要,它本身是針對身體動作功能存在障礙的人員設計的。在訓練中要結合訓練人員的具體情況來決定是否需要加入功能性訓練。
二、功能性訓練領域內著名的大佬
功能性訓練起源于上世紀70年代的康復訓練,第一個提出并實踐運用功能性訓練的專家是美國的Gray Gray博士。此后,歐美興起了功能性訓練的熱潮,其中有6名大佬最具代表性,他們分別是:

這六位大佬基本上屬于功能性訓練領域的天花板式的人物了,不知道大家喜不喜歡看《畫江湖之不良人》,6位大佬基本上各個都屬于不良帥級別的人物了。

所以,我們要想系統地學習功能性訓練,就要直接學習這六位大佬開的課,搞個培訓,但遺憾的是,沃恩·甘貝塔的課程我沒有找到,但其他五位大佬的課程我是找到了,所以今天重點介紹其余五位大佬的功能性訓練體系方法。
三、五大功能性訓練體系課程介紹
1、Gary Gray(加里.格雷)
目前開辦的培訓課程也有不少,但是最基礎的是兩個課程:3DMAPS(動作分析&訓練系統)和CAFS(應用功能科學國際認證課程)。


總的來說,干貨滿滿,學起來意猶未盡。
2、Mike Clark(邁克·克拉克)
作為四大證NASM的創始人,其推出的NASM-CES我認為是我最喜歡的課程了,學起來真的是朗朗上口。我們從下圖可以看到,基本上總共分了13個學習部分,主要是圍繞了CES的基本的運動功能評估和糾正性訓練連續體來詳細論述了功能性訓練體系。

3、JC Santana(胡安·卡洛斯·桑塔納)
他是IHP創始人的,主打的課程是IHP1-3級,我目前正在學習1級,介紹大佬的那張圖就是來自于1級課程的講義。


這是講義里的內容,他會提供一個視頻連接和考試鏈接,這段時間有點忙,還沒來得及系統的學習。
4、Gray Cook(格雷.庫克)
這位大佬相信大家已經非常熟悉了,主要就是FMS(功能性動作篩查)和SFMA(選擇性功能動作評價)的創始人,目前FMS和SFMA都提供了1,2級的課程。FMS是我19年考了1級,20年考了2級。

SFMA是我同學考的,我把課程下了下來,學習了,但是沒有考試。

總的來說,這兩個課程是非常非常好的課程,推薦大家去學!!對理解功能性訓練非常有幫助!
5、Mike Boyle(邁克·鮑伊爾)
這位大佬也不用多說了,全球十佳體能教練,關鍵是相比前面那幾位大佬,他還是經常來中國的。他的課程主要是一個:MBSC——CFSC。
這個課程我沒有買,因為前三個月我問了科目,這個課程沒有沒有字幕,連英文字幕都沒有!!這就有點尷尬了,不過作為Mike Boyle推出自己課,在怎么也不會差的。
總結:個人認為對于我們普通大眾而言,要想學好功能性訓練,只要學這五位大佬其中的1-2個就非常受用了,至于國內的那些培訓還是不建議參加了。這就是今天和大家分享的五大功能性訓練體系了。
聲明:本文由網站用戶竹子發表,超夢電商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發現本站文章存在版權問題,如發現文章、圖片等侵權行為,請聯系我們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