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新媒介時代下的電視欄目構成及推廣方式
—— 以《演員的誕生》為例

互聯網的誕生所引發的世界格局的改變是公認的,依托互聯網技術、信息技術、計算機技
術等多方面應運而生的新傳播媒介也在深深影響著包括電視、報刊等在內的傳統傳播媒介的
地位及作用。其中,對于電視節目的影響則是最直觀的。傳統電視有著轉瞬即逝、節目的強
制性等諸多方面因素的限制,而互聯網技術下的新興市場運作方式正彌補這一缺陷。《演員
的誕生》正是在互聯網新媒介日漸成熟下基于傳統電視依托互聯網新媒介進行創新及推廣的
新興電視節目。

《演員的誕生》采用了類似戲劇的“三幕式”結構,分為前中后三部分。前部分,通過VCR
對參演嘉賓進行介紹,也穿插一些圈內人士”的點評使觀眾多方面了解參演嘉賓,參演嘉賓
共同進入會客室后得到陌生的劇本,面對可能陌生的搭檔,鏡頭通過展示兩人在相遇、排練
等方面進行闡釋,為觀眾傳達出平日里看不到的演員的排練過程,即讓觀眾更直觀了解演
演繹作品背后的故事又直擊“后臺”增加觀眾的參與感。中部分,即演員上臺表演部分,通過
與原作品和演員臨時排練的作品進行對比,突出演員的演技,使觀眾最直觀感受演員的演技
和臨場應變能力,更能了解演員的專業技能,而不是將思維固化到“演員即戲子”的傳統思想
上。在后部分,即專家點評部分,節目邀請堪稱”影帝影后”級別的演員擔任評委,對演員臨
場發揮進行點評,其風趣詼諧通俗易懂的和極具專業性的點評方式也適應了精英人群與普通
受眾的需要,例如有一期節目章子怡評價演員情緒帶入感不足時與劉燁迸行了一段讓觀眾認
為評委在現場”互撕”的“表演”,實則是在進行示范。在當今娛樂化綜藝節目泛濫的今天,《演
員的誕生》對“傳統演技”的追求的確是一次創新之作。再者,欄目一直以一個全知視角希望
帶個觀眾了解一部作品誕生的全過程,在這點上使得其收獲了一批“忠誠受眾”。

雖然是一檔主要在電視上播放的欄目,但在與互聯網新媒介的融合可謂是其引發收視熱潮
的一大重要因素,在快節奏的今天,大多數人們難以每天守在電視前等待節目開播,而把收
看媒介主要集中與手機這類方便快捷的移動終端上,《演員的誕生》就果斷與騰訊視頻進行
同步播放,而且依托互聯網的視頻app可以做到例如隨時隨地想看就看這類傳統電視媒介
無法達到的優勢,這也使得欄目在移動終端的播放量呈幾何倍增長。在欄目推廣上也積極與
微博¨這類具有廣泛影響力的社交軟件進行合作,對欄目進行包裝、對欄目開播時間進行預
報、制作明星的表情包等等都攢足了受眾對于新欄目的期待和對新欄目的好感度,進而引發
一波話題討論及收獲大量優質UGC,利用受眾的自覺傳播更加擴大了傳播面和受眾面。傳
播學理論家拉扎斯菲爾德曾提出“二級傳播″理論,即信息的傳播不會直接傳向一般受眾,而
是通過“意見領袖”,使其稱為“消息一意見領袖一一般受眾”的傳播方式,而在微博中,具有大
量粉絲及廣泛關注度的明星自然成為意見領袖,不止欄目組官方進行包裝宣傳,明星們也紛
紛轉發或原創關于欄目的微博,更能激發一大批明星的粉絲的關注,又增加了傳播面及受眾
面,且節目里邀請的嘉賓幾乎是在熒幕中經常岀現的演員,其曝光量和粉絲量大大使節目收
視率增長。這些都是節目依托互聯網新媒介下進行的全新推廣方式,相比于傳統電視及紙媒
傳播更加迅速、便捷、廣泛。

毋庸置疑,無論是節目的構成與推廣方式都大量依托互聯網進行創新創造,力求突破使其
得到更多更廣泛的曝光度增加欄目知名度,互聯網新媒介與傳統媒介的融合必定是未來傳統
媒介的導向,所以,對于在互聯網新媒介時代下的傳統電視欄目,只有相互融合,發揮互聯
網新媒介傳播的廣泛性、便捷性、快速性等優勢,取長補短才能互利共贏。
聲明:本文由網站用戶竹子發表,超夢電商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發現本站文章存在版權問題,如發現文章、圖片等侵權行為,請聯系我們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