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需求調研,找產品價值:規劃前期與產品策劃思路一致,都是要先通過市場調研、競品分析、客戶調研等去分析并進行產品定位。
- 競品分析,找產品定位:經過調研后,需要在明確市場行業下,結合同行業競品,與客戶痛點,明確產品定位、產品能解決的根本問題,以及產品對于企業客戶的核心價值。
- 產品設計,找產品功能:在明確產品定位后,由于企業客戶業務的獨特性,我們需要根據不同行業的特點去做對口的流程分析,便于更貼切需求的產品設計。產品設計需要輸出兩部分,一部分是面向內部的產品方案,關注點在于產品設計與運營;一部分是面向外部宣傳的方案,關注點在于與企業的業務契合以及賦能。
- 項目上線,找產品反饋:在保持長期的合作關系下,定期獲取優化訴求,從而加深客戶粘性。同時運維團隊確保產品的使用穩定性。
一、產業互聯網運營崗的職責有哪些?
產業互聯網是傳統產業利用互聯網工具,將傳統產業線上化的同時,鏈接產業鏈各參與方,整合產業鏈資源,串聯產業前中后端、形成線上產業閉環生態。 因此,互聯網運營和產業互聯網運營,雖然本質都為運營,但其工作內容和運營手段確是千差萬別。 雖然產業互聯網和消費互聯網運營只是在用戶人群上不同,但由于用戶的需求和對價值的期待不同,導致了我們所要用到的運營手段也有很大差異。產業互聯網的運營人員實際就是用戶運營,而產業互聯網的運營人員往往與用戶本人很熟知,不但需要了解本人,還需要了解與用戶相關的人(如:企業同事)及生意相關的人(產業上下游)。 譬如,近年來 SaaS 產品的持續升溫,產品種類不斷增加,針對客戶和業務的精細數據分析能力,就成為了一名產業互聯網運營最重要的核心競爭力之一。 除此之外產業互聯網的運營,還需要真正懂自己的客戶。如果缺乏行業的專業度和深度,是沒有辦法在傳統的鏈條上做優化的。 產業互聯網本質是供應鏈優化的過程,是讓資源重新找到最合理的配置,消滅信息不對稱,提升行業的效率,創造出增量價值,從而加速產業經濟的發展。 產業互聯網產品運營的目標是提升產品的銷售額。渠道拓展、客戶維護(服務)、品牌建立、口碑傳播以及內容投放等,都是幫助產品提升客戶滿意度。 產業互聯網的運營崗,如何進一步發揮互聯網企業的優勢做大做強平臺,并與產業進一步結合? 首先,我們來看看產業互聯網運營崗的三類角色以及具體工作內容:- 市場運營(又稱業務運營):主要工作內容是以marketing為手段,通過花錢的不花錢的方式,進行對產品的一系列宣傳,曝光,營銷等行為的干預手段。
- 平臺運營(包括用戶運營、內容運營、社區運營):主要工作是與用戶溝通,維護用戶喜好,獲取用戶反饋。根據用戶所需產出高質量的內容,刺激有相同想法的用戶,進行互動交流并沉淀行為數據。
- 商務運營(又稱BD、銷售):主要工作內容是與意向客戶洽談合作并售賣產品。商務運營角色通常是傳統企業比較常見的運營崗。他們存在的價值就是獲客及留住客戶。
- 產品越輕,越偏工具型;客戶顆粒度越小;客單價越低;銷售成交越短頻快;交付越輕;客戶成功模式越偏線上和偏運營。
- 產品越重,越偏管理型;客戶顆粒度越大;客單價越高;銷售成交周期越長;交付越重;客戶成功模式越偏線下和偏輕咨詢。

- 業務初期,產品從0-1時,運營需要做的事情更多是針對某一具體業務場景試水。快速獲得反饋進一步了解市場,完成最低成本的投入和嘗試。
- 業務中期,業務逐步開展起來用戶也逐步開始使用產品,運營要做的是通過各種渠道和手段獲取更多的線索,跟進線索的轉化過程,發現產品存在的問題快速反饋給產品部門進行迭代優化。
- 業務發展期,用戶快速增長,企業開始盈利,這時運營要做的就是協助產品持續打磨產品細節。因為因為發展迅速,用戶規模上來后,必然會暴露出新的需求,新需求需要新的產品功能來滿足,自身功能不足的情況下需要我們與外部合作。
- 業務穩定期,銷售已經有大量穩定的客戶積累,有穩定持續的需求來源,這是運營需要做的就是守住陣地,服務好銷售打下的天地。讓我們的客戶開開心心賺錢,快快樂樂傳播。
1. 職責一:幫助產品傳遞核心理念
消費互聯網產品滿足的是“用戶需求”。個人用戶的需求相對產業互聯網來說會簡單許多,沒有復雜的業務流程,只在特定場景下產生特定需求。 產業互聯網產品滿足的是企業的“業務需求”。產業互聯網產品從設計源頭就應該立足于解決用戶的“業務痛點”。如果說產品和用戶是運營的基礎與核心,那么增長、營收、和規模化則是運營的目的以及方向。 用戶是整個運營體系的核心,一切圍繞用戶的行為和意愿進行,我們通過對用戶的互動以及行為觀察和分析,建立起用戶畫像,甚至是關系上的緊密聯系。 產品教會運營如何用系統,如何告知用戶哪里有問題。 運營要弄懂產品設計的基本邏輯,并且整理用戶能明白的話術。 連接產品和運營的工具,可以是“需求看板”。“需求看板”用于管理項目進度,產品規劃及運營規劃。在“需求看板”中,產品經理需要定期梳理已有功能及開發中功能,并且維護上線版本及說明。2. 職責二:輔助產品應用于市場
在產業互聯網有這么一句話:“即使再好的商業模式,再好用的產品,倘若運營做不好,就沒有源動力”。 運營在教會市場如何向用戶推廣產品之前,首先需要先弄懂你需要運營的對象是誰。面對不同的對象,運營策略是不同的。 弄清楚運營的對象之后,推廣產品的時候,市場向運營反饋用戶真實聲音,并且弄懂銷售“卡”點。通過這一過程可能存在多次教育,反復溝通的可能性。要求產品和運營需要密切配合,最終達到產品能被市場接受,并且服務好我們的運營對象。 產業互聯網的運營核心工作即:在線產生鏈接、鏈接產生數據、數據產生智能,形成數據智能營銷運營體系。 運營對于產業互聯網產品的宣傳點需要更加聚焦,結合整個市場的痛點后,抓住某個需求點放大,將自己的產品作為解決方案展現給決策者。通過新媒體傳播的產品,直接面向終端,在用戶使用后心里價值感受超過預期值,則會自動開始形成良好的口碑,樹立起正向的品牌。 除此之外,產業互聯網產品要注重線下推廣,多舉辦、多參與線下講座或沙龍,因為參與這些活動的人通常是管理者或項目負責人,這就為展現自家產品帶來了機會。二、產業互聯網運營怎么做?
聊這一小節之前,我們先思考一個問題:消費互聯網時代,什么是運營?運營人員具體做什么? 產品運營一定是立足于人的,協調好線下與線上的人的工作。 產業互聯網產品如何運營? 建立一套以在線化為主要依托的用戶運營體系,包括用戶激活、用戶轉化、用戶價值最大化的用戶運營體系。 產業互聯網的運營實際做的就是提高客戶價值。客戶終身價值決定你的產品成本、產品定價以及客戶體驗。客戶的生命周期,決定你的服務模式,包括服務時長、服務頻次、服務形式。 我們知道產業互聯網之下,不運營則無連接。當你有好的產品、好的內容后,都需要通過各種形式、各種新手段去做好運營,讓你的產品、你的內容素材與你的消費者發生更多互動,產生更多連接,讓他們進一步使用,讓他們停留、關注、轉發等等。因為只有鏈接之后才可能有商業變現的可能。- 產品經理:負責把產品“想”出來;
- 研發測試:負責把產品“弄”出來;
- 運營:負責把產品“用”起來。
1. 善于運營線上流量,實現裂變價值
產業互聯網的產品設計必須加入運營思路,應該注重服務及運營模式相結合的解決方案。產業互聯網的產品經理的重要工作之一,即教會運營人員如何用系統。 在產業互聯網平臺,產品經理要注重對業務的理解,痛點難點的挖掘,理解運營模式,考核要加入運營指標,這樣才能在設計之初就有運營思維。 通過產品功能的培訓,讓運營人員熟悉產品功能點能解答用戶(客戶)在使用系統過程中存在的各種問題。產品功能培訓的過程,運營人員需要弄懂產品設計的基本邏輯,并且整理用戶能明白的話術。能更好的幫助產品經理將產品的關鍵點一層一層傳遞給用戶(客戶)。 接著聊聊產業互聯網時代,什么是運營?運營人員具體又需要做什么? 產業互聯網時代的產品,通常就是我們所指的產業互聯網產品。產業互聯網產品的設計和實現過程,通常會遇到過程不清晰,卻一直想弄的清晰的問題。 那么如何使其清晰?是否業務指標等于產品目標就是目標清晰了呢?其實不然,產業互聯網的產品由于所在業務不同,其業務指標及考核方式也會有所不同,不同的業務目標會導致產生不同的產品目標,因此,不能籠統的說當業務目標等于產品目標后,我們的目標就清晰了。 并且運營模式的設計并不是簡單地線上和線下相結合。 產業互聯網的產品設計更多的是提倡提效性思維。所謂提效性思維,即為,把能服務好客戶的一批人服務好,關注他們的痛點,解決他們服務客戶的專業性差的問題,解決他們服務客戶的銷量低的問題。逐步將商業模式歸納總結并清晰化,從而實現平臺輔助業務提效的目標。 那么提及到提效性思維,我們就看看在產業互聯網時代,運營人員與產品經理如何分工? 在我看來,產業互聯網下的產品和運營,應該是先合作再分工,通過改革來以達到提效的目標。2. 合理運營線下用戶,改善業務流程
完成從產品到運營的友好過渡之后,運營人員就需要進一步將產品傳遞給市場人員。如果產品上線后運營效果不好,那就說明前期的市場調研沒做好,沒有找到精準客戶。沒有很好地幫助產品經理把產品價值傳遞給客戶。 那么如何向用戶推廣產品市場向運營反饋用戶真實聲音,并且弄懂銷售“卡”點所在呢? 首先學會將“線上”與“線下”相結合。 如何結合呢,可以分兩步實現。- 從線下到線上。這個過程包含前期調研、客服反饋、運營反饋三個重要步驟。
- 從線上到線下。過程包含銷售“卡點分析”、產品手冊制作以及上線培訓。
- 核心功能點
- 重點關注點
- 學習視頻(動態)
- 基于產品手冊,錄制的有聲說明影像
聲明:本文由網站用戶竹子發表,超夢電商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發現本站文章存在版權問題,如發現文章、圖片等侵權行為,請聯系我們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