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多多的“獨孤一刀”再次引發熱議!
日前,一位主播在直播間內邀請數萬觀眾“砍一刀”領取免費手機卻失敗的事件,將拼多多和他的“砍價”模式送上風口浪尖。

成也蕭何,敗也蕭何。以“幫我砍一刀”聞名的拼多多,如今正深陷這一營銷手段的風波之中。
上萬人砍不下最后一刀
一場游戲直播,意外讓拼多多的“砍一刀”再次“社死”。

3月17日,游戲直播平臺斗魚的一位游戲主播在直播中,用兩小時帶動直播間6萬觀眾參與了一場拼多多砍價活動。彼時,該主播稱,目的是想通過龐大的觀眾數量,零元拿到一款vivo手機,然后再把手機抽給觀眾。

然而,在經歷了前期迅速增長后,砍價進度條最終卡在了99%上。
從當時直播情況來看,有上萬人參與了這場砍價,可是頁面顯示距離砍價成功始終差一點。最終,該主播不得不放棄了相關砍價活動。
隨著事件的持續發酵,截至發稿時,相關話題已登頂社交媒體平臺熱搜榜,而拼多多方面仍未正式回應此事。
有意思的是,3月17日當晚,該主播發表微博稱,其下播后,拼多多官方在后臺莫名其妙地給他送出了一張優惠券,剛好可以讓其通過實付0.01元購買到那部砍價的手機。

“砍價成功頁面應該有所顯示,所以這張優惠券并不是砍價成功而得的。”有業內人士分析稱,這張優惠券,極有可能是官方在監測到相關輿情后,通過后臺“技術手段”補發的一張優惠券。
事實上,這已不是拼多多砍價第一次被人詬病。記者注意到,此前就有律師因“砍價免費拿”活動,一紙訴狀將拼多多告上法庭。

公開報道顯示,2021年3月,上海律師劉宇航參加了拼多多的“砍價免費拿”活動后,經多人砍價后顯示差0.9%,在質疑數據有問題后,劉以“使用虛假數據隱瞞規則已構成欺詐”為由,向法院遞交了起訴材料。此后法院受理了該案件。

今年1月,據劉宇航釋出的相關文件披露,拼多多方面就此提交法庭的解釋理由是“因頁面顯示百分比位數有限,所以他們把一個至少小數點后有6位數以上的百分比,省略顯示為0.9%”。

這意味著,在用戶端看到的砍價頁面僅剩0.9%并不是0.9%,而是0.9996427%。
原來“99%”后面小數點后還有六七位的消息,消息一出就引發網絡熱議。
社交電商何去何從
在拼多多迅速崛起的這幾年里,不可否認“社交電商”是其一張王牌,這背后與公司創始人黃崢早年的游戲經歷不無關系。
公開報道顯示,自2015年創立拼多多,黃崢就一直試圖尋找游戲與電商的結合點。2016在一次接受采訪中,黃崢曾表示,他將從此前游戲公司最核心的員工中抽調20多人,并將游戲公司賺的錢投入到新項目拼多多上。
通過游戲帶動社交互動,黃崢希望籍此讓拼多多創造一種不一樣的購物形態。而這一理念最終誕生了“砍一刀”這個經典操作。
“游戲+電商”讓早期的拼多多發展迅猛。數據顯示,2020年底,拼多多年度活躍買家達到了7.884億,一舉超過阿里同期的7.79億。然而,任何策略都逃不過“邊際效用遞減”的鐵律。至2021年三季度后,拼多多季度增長數據持續走低,當季活躍買家數8.673億,單季增長只有1740萬,低于市場2000萬的預期。
如今,“砍一刀”拉新能力不斷衰退,但其負面影響卻在不斷放大。
天眼查顯示,近年來拼多多各類司法糾紛迅速增長,從2017年的145件增加到2021年的21008件。而在過去的3個月里,拼多多也已卷入了超5000場官司當中。

自2018年登陸美股納斯達克,拼多多經歷了高光時刻,公司股價一度突破200美元大關,而如今卻已跌至42美元上下,市值較高點已跌去超2000億美元。
記者注意到,2021年5月10日,上海市消保委約談拼多多,指出其侵害消費者權益的問題有:一是商品質量問題;二是假冒侵權問題;三是強制取消訂單;四是虛假發貨問題;五是售后服務問題;六是砍價拉新問題。
上海市消保委要求拼多多在經營過程中要摒棄流量思維,保護消費者權益,落實平臺主體責任。拼多多對此表示,將對自身業務進行自查與整肅,并向消保委遞交整改報告。
聲明:本文由網站用戶香香發表,超夢電商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發現本站文章存在版權問題,如發現文章、圖片等侵權行為,請聯系我們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