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紅書的更新頻率愈發快速。
年初時,小紅書在APP首頁中上線了視頻流入口,代替了原先的“購物”入口。
一個月后,小紅書又對外宣布,正式上線網頁版。
這一連串的功能迭代,或許預示著小紅書的電商業務被提到了更重要的位置…
– 01 –
網頁版小紅書上線
在瀏覽器中輸入xiaohongshu.com后,“網頁版小紅書”并未直接出現在首頁。
而是需要點擊頁面頂部的“發現”按鈕,才能真正進入到網頁中。

點擊筆記后發現,網頁版小紅書的圖文排列方式與APP不同,呈左圖右文的形式。

這或許是考慮到登陸網頁版的用戶皆是使用大屏端口,左圖右文的視覺效果會更具有沖擊力。
同時,目前圖文內容僅支持用戶進行轉評贊、收藏、關注和一鍵三連等操作,分享的方式主要通過掃碼。
此外,網頁版小紅書一屏包含十條筆記,對比APP而言,用戶能夠選擇的內容也會更多。

在使用中發現,網頁版小紅書沒有搜索功能,即隨機出現內容,其中多數內容為各個領域中的爆文。
而且筆記中的圖片及視頻均無法保存,想要保存圖片看來只能通過APP來實現了。
總的來說,網頁版小紅書僅僅達到“能看”的標準。
– 02 –
流量焦慮的小紅書
其實小紅書一直都有網頁端,只不過之前使用的群體更多是創作者。
因此對于不少用戶而言,“網頁版小紅書”是一個新興事物,就如同之前的“網頁版抖音”“網頁版拼多多”一樣。
>>> 延伸閱讀:大動作!拼多多網頁版低調上線,“叫板”淘寶京東?
而此次上線的網頁版小紅書,很明顯是為了滿足瀏覽需求的用戶,提高產品的可用性及操作性,多端口化培養用戶的習慣。
總而言之,小紅書此次的更新就是為了“用戶”。
擁有2億月活用戶的小紅書,已逐漸成為用戶在做決策前的“指南”,就像是不少人在選擇餐廳時都會瞅一眼“大眾點評”一樣。
只不過,隨著抖音、快手等短視頻黑馬出現,“種草”一詞已不是圖文的紅利。
流量焦慮不僅僅是商家們的專屬,平臺更是感同身受。

盡管小紅書已將視頻流入口調至首頁,但以圖文起家的小紅書不管是側重點還是流量來說,都難以招架來勢洶洶的抖音。
同時作為流量平臺,小紅書手上達到千萬級粉絲量的KOL不多,且能比肩李佳琦、瘋狂小楊哥、東方甄選等知名度的博主更是難以尋覓。
因此,小紅書只能避其鋒芒在內容及運營上下功夫,盡可能地去滿足不同用戶的需求。
而網頁端的流量雖然不大,但也彌足珍貴,更何況抖音、拼多多這般體量的大佬也都在爭奪PC端的存量用戶。
就目前來看,網頁端的出現,對于品牌方和創作者來說,多了一個曝光渠道,對于用戶而言只不過剛剛達到了“能看”的地步,后續還有諸多完善的地方。
– 03 –
“狂飆”電商
結合2022小紅書的“回家開店”計劃,以及今年1月新增的視頻入口。
不難看出,小紅書將籌碼都放在了“電商”二字身上。
其實在2021年,小紅書就切斷了淘寶外鏈,推行號店一體的新規,并嘗試打通內容營銷向站內轉化的閉環。
又在去年,平臺以電商為核心,為商家、產品及社區做了不少基建工作,如商家指導、產品工具優化等,并開啟了“商家薯”“小紅書商家學院”等官方賬號。
同時,在電商巨頭紛爭的雙11里,小紅書的GMV較之往年同比增長超過了60%。

雖然小紅書進軍電商領域的決心難以動搖,但小紅書畢竟以“種草”起家,用內容吸引著用戶。
市場對于“小紅書=購物”這件事還不能夠完全接受。畢竟流量不是小紅書的痛點,轉化才是。
所以,強化內容能力并將其融合在電商之中,是小紅書當下的首要目標。
這也是為什么小紅書平臺上不少設計師品牌能夠取得不菲成績的原因,畢竟通過KOL的圖文視頻的展示,能夠充分詮釋品牌的理念及產品的個性,加強了用戶對于品牌或產品的理解。
與此同時,小紅書的交易入口也將變得更為多元化,在未來這個數量可能會增至9個之多,真正實現“邊逛邊買”,提升商業變現的能力。
流量的終局,終究逃不過電商。這世上沒有絕對正確的方式,只有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方式。
面對群雄紛爭的電商市場,打通視頻入口、上線網頁版的動作并不會立竿見影。
小紅書的電商之路,任重而道遠,希望其能早日從中尋覓到一條適合的路徑。
聲明:本文由網站用戶香香發表,超夢電商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發現本站文章存在版權問題,如發現文章、圖片等侵權行為,請聯系我們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