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支付寶上線了新功能“螞蟻合花”,用戶可邀請其他支付寶用戶一起參與到螞蟻合花,兩人可以使用共同攢錢、賬單管理等功能。
“專屬我們的小金庫”
在支付寶搜索螞蟻合花,首頁介紹該功能有這幾個特點:專屬我們的小金庫、自動收益躺著賺錢、合理規劃共同支出、賬單見證愛的歷程。
用戶可以手動將銀行卡和余額寶中的資金轉入到螞蟻合花,也可設置每月固定時間從指定賬戶轉入。螞蟻合花可用于線上線下消費,在淘寶、天貓等平臺購物,付款方式選擇螞蟻合花即可,在店鋪消費時出示付款碼,選擇螞蟻合花即可支付。

安全保障方面,螞蟻合花可在兩個參與者確認后設置每月支出限額,避免資金損失。

如用戶對其加入的螞蟻合花的資金使用存在糾紛時,用戶有權對螞蟻合花內資金進行臨時鎖定。如某一螞蟻合花資金被鎖定,則鎖定期間該螞蟻合花各成員均無法對資金進行轉入轉出等操作。
目前,螞蟻合花的定時轉入、自動收益功能還未上線。

目前一個螞蟻合花中只支持兩個用戶參與,邀請更多人功能待上線。從螞蟻合花的頁面設計來看,顯然這是一款“情侶夫妻向”的產品,有著很明顯的社交意味。
支付寶的社交探索
在金融+社交這件事上,支付寶一直在不斷探索。
早在2014年,支付寶就推出了“親密付”功能,用戶可以為愛人、子女、父母開通親密付,自行設置每月額度上限,之后對方網購消費時,就可以選擇從開通者賬戶自動扣款。、
2016年春節,支付寶發起的“集五福”活動,更是火爆一時。而隨后,支付寶在同年推出了“生活圈”,則引發不小爭議,支付寶在社交領域的嘗試也受到一定打擊。
雖然腳步有所放緩,2017年雙十一,支付寶還是推出了新功能“找朋友幫還”,借助此功能,用戶可以請好友來幫自己還花唄。
近年來,支付寶不斷上線新功能,頁面也在變得越來越復雜。雖然很多用戶表示“懷念以前那個只能付錢的支付寶”,但支付寶還是在多功能的路上越走越遠,今年更是徹底轉型為數字生活平臺。用多種功能和應用場景來黏住用戶,是支付寶提升留存率的一個重要手段。
支付行業資深分析師王蓬博對《華夏時報》記者表示:“螞蟻合花更多是以金融錢包的角色出現,探索熟人社交的功能拓展,利用這個功能提高用戶的打開頻率和粘性,其基礎沒有改變。對于支付寶來講,最關鍵的還是錢包屬性。”
也有分析人士不看好螞蟻合花作為金融+社交產品的吸引力,“夫妻聯名金融賬戶在其他國家就是允許開立的,并不是特別的創新。如果將聯名賬戶的范圍進一步擴大,在監管上是否可行還是不確定的。另外,即使在反洗錢的設置上符合監管的要求,該賬戶能否透支,能有多少利率都會影響其吸引力。現階段從金融領域反推到社交領域的嘗試都比較難成功。” 中銀香港金融研究院經濟學家丁孟對《華夏時報》記者這樣說道。
從支付到社交比從社交到支付更難,有互聯網從業者指出其中的關鍵在于,支付有著較強的實用性,要求高效省時,而社交更偏重休閑娛樂,二者存在一定的矛盾。
不過,即使沒有社交加持,支付寶的用戶數近年來也保持高速增長。螞蟻集團招股文件顯示,支付寶APP服務超過10億用戶和超過8000萬商家。截止2020年6月30日的12個月內,螞蟻集團支付寶的月度活躍用戶由2017年12月的4.99億名增加至2020年6月的7.11億名,年度活躍用戶超10億名,月度活躍商家8000萬。
此時支付寶推出新功能,在即將到來的雙十一中將會有怎樣的助力?還需繼續關注。
聲明:本文由網站用戶香香發表,超夢電商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發現本站文章存在版權問題,如發現文章、圖片等侵權行為,請聯系我們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