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民網創始人兼董事長張一春。受訪者供圖
在大型商超的沖擊下,全國近百萬家社區超市(便利店)正面臨著全面收窄甚至關店潮的危機。惠民網卻看到了其中商機,想依托全國近百萬家便利店,建立一個覆蓋全國的社區O2O電商服務平臺。
自2013年5月上線到2014年底,惠民網網點覆蓋全國17個省份,服務20萬余家社區超市、便利店。2015年1月,惠民網獲得近億美元的A輪融資,創造了國內社區O2O項目單筆最大融資額紀錄。
亮眼的數據背后,藏著創始人張一春辛酸的創業史,在他看來,這是一個苦活、累活,甚至還冒著生命危險。
跑一千多家便利店找“痛點”
2012年,張一春發現社區電商在中國還沒有形成巨頭,在國外也沒有可以復制的模式,斷定社區電商是一個很有未來價值的領域。
為了確定自己的判斷,張一春和團隊成員幾乎跑遍北京所有的批發市場和社區小賣部,“我自己半年就跑了一千多家,團隊其他人跑得更多。”張一春說。在張一春看來,創業沒有捷徑,只有深入情景之中,才知道他們的痛點。
通過半年的實地走訪,張一春發現傳統的便利店進貨渠道混亂,在談判中處于弱勢。了解了便利店老板的痛點后,張一春便開始組建團隊。他親自去可口可樂、統一等快消品巨頭公司中找來了不少“有夢想,不安于現狀”的高管開始一起創業。
便利店雖難以突破,對惠民網而言,打破傳統的代理經銷體系則是更大的挑戰。
為了實現供應鏈的扁平化,最大化地去掉經銷商環節,惠民網從一開始就選擇了和供應廠家直接合作,然而這卻無可避免地觸碰了傳統經銷商和批發商的“奶酪”。“曾經有人拿著斧頭在辦公室門口堵著我。”回憶起惠民網上線運營之初的危險,張一春唏噓不已。
2015年10月,惠民網推出了一款集商家訂貨系統、全面結算系統、網上超市、便民服務等功能為一體的智能終端——惠付通,目前已經在北京一萬多家便利店完成了免費安裝,預計年底達10萬家。
便利店老板通過惠付通在線選貨下單,惠民網便會利用自建的配送中心,快速調貨,24小時內送達便利店。同時,憑借惠付通搜集的數據,惠民網還能為每個便利店提供定制化的銷售報告和進貨建議,助其優化銷售結構。
獲取居民的心體驗感最關鍵
雖然惠民網已經覆蓋了全國近20萬家超市,但是對于大多數消費者而言,惠民網還是比較陌生。A輪融資的一億美元到賬后,惠民網開始向消費者這一端發力。
2015年,惠民網開放了面向消費者的訂貨系統,社區居民可在手機上下單購買便利店的商品,附近便利店老板保證15分鐘送達。
“不是我自己要去做C端,我們是替便利店做C端,最終目的還是為了更好地服務B端。”張一春解釋道。
惠民網目前針對消費者的擴張之路還面臨諸多阻礙,用戶長期養成在天貓、京東等大型電商平臺購物的習慣,很難再分流到其他小的電商平臺,此外,大部分社區O2O項目都走的是燒錢補貼獲取用戶的路子,提高了惠民網的推廣門檻。
但張一春認為,補貼燒錢模式注定是不長遠的,真正提供社區居民需要的東西和保證用戶體驗才是關鍵。
華興資本管理合伙人吳斌認為,惠民網切入的是高頻領域的低毛利率商品,這是社區電商中最難的部分,如果把這個領域都做好了,很容易往其他領域遷移,會有較大機會。
“在張一春看來,創業沒有捷徑,只有深入情景之中,才知道他們的痛點。”
■ 創客項目ABC
他們是誰?
這是一個70后為主體的創業團隊,創始人兼董事長張一春曾在通信行業和商業領域工作多年, CEO張東在IT行業耕耘多年,曾在網通負責增值業務開發和運營工作。
在做什么?
社區O2O電商服務平臺,通過扁平化的直接供應,為便利店提供訂貨配送服務,然后通過便利店,實現對于社區居民的購物、金融等全服務覆蓋。
投資人怎么說?
針對商家的模式,燒錢補貼沒有太大作用,考驗的是公司供應鏈管理能力,沒有捷徑。 ——復星昆仲資本投資副總監王凱南
聲明:本文由網站用戶香香發表,超夢電商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發現本站文章存在版權問題,如發現文章、圖片等侵權行為,請聯系我們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