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目前中國便利店行業基本情況
1、主要頭部企業及梯隊情況
2016年中國連鎖便利店品牌掐面前20名:
1、易捷便利店。2、昆侖好客便利店。3、美宜佳。4、天福便利店。5、紅旗連鎖。6、十足、之上便利店。7、全家中國。8、快客。9、唐久便利店。10、可的、好德。11、7-11中國。12、舞東風。13、蘇果、好的。14、羅森中國。15、金虎、早早、語果生鮮便利。16、新佳宜。17、武漢中百。18、見福便利店。19、36524便利店。20、文峰超市。
總的來說,全國大型連鎖便利店可以分為兩種,一種是背后有大公司集團的,便利店業務只是其中一部分,比如易捷和昆侖好客是“石化雙雄”旗下業務,美宜佳、好德、快客也屬于這種情況。另一種是專業的便利店品牌。
按照虎嗅網說法,便利店市場分為三個梯隊:
第一梯隊是日系便利店、本土的美宜佳、石油石化品牌便利店。外資綜合實力強,本土品牌則絕對數量大,已經邁過了一萬家門檻。
第二梯隊則是廈門見福、廣東天福、湖南新佳宜等品牌,這些品牌的規模都在千店以上。
而在100-1000家店之間的第三梯隊,則聚集了中國便利店行業第20名-70名的種子選手;再往下看,各地還隱藏著各類夫妻老婆店。
2、全國便利店行業的一些市場特征
(1)便利店行業增速達13%,市場規模超過1300億元。
(2)市場空間大,一二線城市是增長熱點。
(3)盈利性提升空間大。單店銷售、利潤水平歷年有所改善。
(4)便利店毛利率水平為:24.27%,經營優異的門店可達36%。
(以上來源自2017年的數據)
(5)暫時還沒有真正意義上的寡頭壟斷行業,頭部企業多為區域性龍頭企業。
(6)特許經營已成了便利店企業完成區域擴張的必經之路,這是打破區域壁壘的重要途徑。另一點,加盟制確實能更快速獲得盈利。
(以全家便利店為例,全家在日本設立第一家門店的17年后,才開放加盟,但在開放加盟后第4年就已實現盈虧平衡。就中國市場而言,全家2004年開始進入中國,2014年起大力發展加盟門店,將加盟店的比例從前一年的43%提升至63%,同年即實現盈利。)
3、下沉到二三線城市是行業發展趨勢
根據億歐智庫發布的《2019年中國便利店零售業態報告》,從城市分布來看,上海和廣東是擁有便利店最多的地區,而大多數地區的品牌便利店總數低于1000家。

地域發展的不均衡讓便利店存在巨大的增量空間。同時,二三線城市相對于一線城市有更低的人力和租金成本,使得其成長性更強。
但下沉有底線。便利店的最終下沉不會像電商一樣深入四五線城市甚至縣城。因為便利店的開設對城市居民的消費水平有一定的要求,有些地區對于“便利店”的認知還停留在“小賣部”;過于“下沉”,對便利店來說可能會重遇盈利難題。
4、外資品牌與本土品牌的關系
自打外資品牌進入中國市場后,本地品牌就面臨著和外資品牌的較量,無可躲避。但但這不意味著外資與本地品牌一直都是對手,相反,選擇一個好的本地合作伙伴,是外資企業順利完成擴張的重要因素。
開放加盟是日系便利店擴大擴展,扭虧為盈的重要路徑。日系品牌尋找當地靠譜的合作伙伴,利用特許經營的模式,實現雙贏。
以7-11為例,除了北京、天津和成都是由日方直接管理,7-11在其他城市采取的是區域授權。
5、未來便利店進一步提質優化的方向
除了區域拓展,便利店品牌需要在產品服務上的不斷突破。
(1) 更便民的服務
ATM、照片打印、文件打印、證件掃描、終端購票、WIFI全覆蓋等服務在日本便利店中與商品有著相同的地位,但這類自動化生活服務在國內卻相對少見。
日本便利店中常見的多功能服務一體機
(2)自助服務
日本的便利店內冷熱飲大多是飲料臺自選的,而并不需要跟店員溝通并等待他們為你在柜臺后接飲料。這種自助模式是很多當代青年擁護便利店的一大理由:減少毫無必要性的溝通,提高生活效率。△日本7-11的咖啡自助機
自助服務目前僅在國內部分便利店中可見(如便利蜂),連全家、羅森等日系便利店鼻祖,仍舊無法在中國便利店內進行自助服務的全覆蓋。
(3)差異化自有產品
自有產品毫無疑問是便利店的主打招牌,而這一點對于身處打卡時代的消費者來說更為重要。
目前國內便利店的自有產品主要集中于鮮食飲品,除了羅森、全家這類外資品牌的自有品牌SKU可達40%外,大多數本土便利店的自有品牌占有率僅不到10%,遠低于日本平均的50%自有品牌占有率。

目前中國便利店內尚未對自有品牌進行進一步的差異化定位:這里無疑潛藏著巨大的商業空間——差異化自有商品在定價上擁有更多的靈活性,也是日本便利店提高毛利率的重要利器。
(4)本土化的社區服務
當便利店完成新一輪升級后,社區商業可以附加的內容還有很多,包括未來老齡化,養老、社區醫療,還有基本生活內容,附加的服務內容等。
總結:曾有人戲說:“被日本便利店Pick的城市才算新一線。”這也說明了便利店出現在城市里的意義。便利店的生意像一輛自行車:前輪是門店拓展與維護,負責向前沖;而后輪則是內部管理、產品服務策劃,負責穩固底盤。因此拓寬區域需要獲得一種平衡。
便利店之爭,要靠企業真正讓居民對便利店產生依賴和信任,這也許才是便利店的核心王牌。
二、新佳宜整體的發展狀況
1、公司發展歷程
2012年:成立湖南佳宜企業管理有限公司
2013年:長沙地區突破300家
2014年:湖南地區突破700家店
2015年:湖南地區突破1000家店
2016年:湖南地區突破1200家店
2017年:湖南地區突破1400家店,同時第四代店全新升級
長沙作為便利店滲透率最高,松散加盟店數量最多的城市。這里的便利店競爭異常激烈,但又大浪淘沙。當地的十幾年老牌便利店品牌大多已退出歷史舞臺,而美宜佳、喜洋洋、天福、友琪等外來品牌在長沙的發展也并不順利。但新佳宜卻持續成長,這點也證明了其公司不凡的競爭力及深厚的發展底蘊,未來值得對它產生期待。

2、新佳宜目前的基本情況
(1)品牌定位:做年輕人喜愛的便利店連鎖加盟品牌!
在便利店中,加入了很多年輕的氣息,例如貼有趣的墻紙,設休息區,提供免費wife等。在產品上,年輕人喜愛的鮮奶、熱飲、關東煮、茶葉蛋、烤腸、早餐等快消品。支付方式上,與系統集成的手機支付,微信支付、支付寶支付、QQ錢包支付、翼支付等
(2)運營模式:直營店+加盟店。共有60多家直營店與1000多家加盟店。直營店主要有兩個作用,一是是作為范例,跑通商業模式,為加盟商提供商品管理、運營指導等支持;二是是為新佳宜開展員工內加盟做好準備。
同時,公司對加盟采取了緊密型加盟方式。2014年,步步高推出免收加盟費的B2B項目IBBG平臺,“迫使”湖南區域內不少同類型企業從收費加盟改為免費跟上。但新佳宜堅持選擇了“不免費還提價”,堅持做緊密型加盟。
(3)拓展擴張模式:相同條件下的照搬復制:
在門店拓展方面,新佳宜通過先設試驗點,先開出一種店型,運營成熟后盡可能拿下所在區域內具有相似條件的網點,然后再行復制。
比如先統計出公司工位數、酒店客房數、公寓入住率等指標。隨后依照顧客進店率進行測算,比如說寫字樓、常住戶、街流有不同的進店率。根據上述標準算出的客流量,乘以不同客群流量的客單價,就是該門店的日均銷售。
(4)幾種主要的店型及主要情況
根據選址的特征不同細分門店類別:6類門店,分別是社區、寫字樓、公寓、學校、街流和綜合。據新佳宜相關負責人介紹,其中直營新店存活率95%以上,加盟新店存活率也在90%以上。
門店選在離人流更近的位置,再加上商品結構齊全,因此有競爭力。新佳宜總共有3300個SKU,單店1000多個SKU,不同門店有差異。鮮食是一大特點,包括早餐、烘焙、甜點、米飯,占比38%,周轉1-2天,銷量正在以每年翻倍的速度增長。
(5)開店成本
直營店開店成本大概在50萬左右,但對于加盟店,總部可將其成本降至30萬左右且不影響門店形象。
(6)目前業態亮點
新佳宜借第四次品牌升級,引入了鮮食品類,其售賣的飯團、壽司、關東煮、盒飯等品類,與外資便利屬于同等水平,目前銷售占比可達30%以上。為了貼合本地消費水平,新佳宜也會對價格帶進行把控,以午餐為例,新佳宜只會引進12元、14元、16元三種價格帶盒飯,而在早餐中,新佳宜提供右6-7元套餐。新佳宜近期在部分門店試點引入的湖南米粉。
(7)具體加盟模式
加盟模式:統一裝修、統一設備、統一采購、統一系統、統一培訓、統一管理。
品牌形象支持:共建國民喜愛的便利店品牌,近千家門店總體上統一形象,清新脫俗的設計風格。
產品支持:統一貨源,集中采購,進貨價具有3-5%的優勢。
加盟商管理營銷支持:為加盟商提供管理營銷方面有力的支持,新佳宜信息管理系統——是加盟商日常管理的有效助手,為門店銷售提供有力的數據分析,同時進行全方位的運營和管理培訓,規范管理。

(8)公司架構
具體有市場、營運、信息、設計、裝修、直營、物流等。
公司擁有市場開發、設計裝修、采購運營、物流配送、后勤服務、信息管理與軟件開發等各類專業管理、技術服務人員300余人,在長沙生態動物園附近建有1個面積達10000平米的倉儲基地,可為長沙市及周邊市場門店提供快速、優質、高效的配送服務。
(9)定價策略:新佳宜的客戶群體,多數是10-35歲的年輕人和白領。他們追求好的購物體驗,能接受的價格是中等偏上。新佳宜定價,商品部會做市場調研,價格略高于市場,但不做最高的那個。
三、公司核心優勢及取得成功的原因
1、核心優勢
兩個關鍵點:第一供應鏈,第二單店運營,這是決定新佳宜做強做大的關鍵所在。
在供應鏈方面:第一、在IT信息化升級方面持續投入,做了大量二次開發,確保數據精準和效率;第二、正在使用的兩個物流中心,可直接服務門店2000家,同時做到一日兩配和夜配,整個物流體系實現“冷凍+冷藏+常溫”全溫層配送,確保食品的品質和新鮮;第三、物流中心配送實現全品項覆蓋,為降低門店訂貨庫存,商品拆零比例高達85%,庫存差異控制在萬分之二以內,人效是傳統物流中心的2倍以上。其中近10000平米的現代化物流倉促中心,是長沙高效的便利店配送中心,物流配送體系日益優化。
單店運營方面:按照2017年新佳宜銷售業績看,單店日均銷售突破1萬元,成為內資連鎖便利店單店業績領跑者。通過新佳宜的門店選址模型,在門店籌備之初做最充分評估,新佳宜成立11年來僅關了一家直營店。同時不斷開發新類型店型,例如:學校店、酒吧店、醫院店,都取得了很好的經營業績。
新佳宜在單店運營方面堅持商品力和服務力相互滲透。每周會有新品會,除了本地供應鏈資源外,新佳宜還跨省區引入供應鏈,從而形成自己的商品差異化和競爭優勢。
2、取得成功的其它原因與優勢
(1)企業文化:務實、敢拼、穩健
務實:創始人伍敏誼從小百貨店的理貨員開始做起,極具務實精神,不斷做下沉工作,前期穩打穩扎。
敢拼:公司文化里有一股狠勁,伍敏誼插秧一天能插一畝多田,從小有這種精神。
穩健:極為謹慎:針對一度成為熱點的無人貨架、便利店+生鮮,以及發力B2B等課題,新佳宜都沒有嘗試。伍敏誼認為發力新方向應該做增量,而不是去爭搶存量。

另外,便利店區域龍頭在鞏固地位后,大多會向外擴張,但新佳宜卻反其道而行之,將現階段的發展版圖從湖南省縮小到“長株潭”區域。注重打好扎實的內功。“你在十個區域做出10億銷售,和在一個區域里干出10億,效果完全不一樣。”伍敏誼表示。
(2)創持續新
一是營銷創新。不斷探索電子商務,擁抱移動互聯網。京東/美團/餓了么合作線上訂單業務;自建平臺,如微信商城/手機APP,用微信賣出更多商品、用微信黏住更多會員、用微信完成閉環社交營銷,幫助加盟商將便利店開到每個消費者的手機里。
二是技術創新。有一個20多人的技術團隊,持續創新。
三是不斷尋求新的突破和定位。2016年新佳宜第四代門店開出。第一代店以顧客需求的暢銷商品和常規商品為主。在第二代店注重形象設計和裝修投入,同時對硬件設備升級。在第三代店導入便民服務,例如公交充值、彩票,加部分生鮮即食商品。第四代店,在開發、運營、商品挖掘等方面再次創新升級,并榮獲CCFA頒發的“2017年度中國便利店創新獎”。據了解,四代店單店銷售比三代店高出30%,毛利額也比三代店翻倍。
四是選址創新型。選址創新:新佳宜最早只在社區做,Today進入長沙后,開始進入CBD,新佳宜也跟著進入。
(3)門店選址能力突出
習慣性晚上長時間溜達選址,直營店和重要加盟店的選址創始人事必躬親。因為位置決定著70%的銷量。過去11年開的直營店,只關閉過一家。并一個20多人的團隊專門負責尋找新店。前期的調研比如商圈調查極其詳細。對開發人員的日常考核標準——就看每天微信運動有沒有過兩萬步。——所以新店成活率90%以上。
(4)注重經營管理與服務的標準化、信息化、智能化。
先后開發了“新佳宜”網絡報單系統、“新佳宜”POS收銀管理系統,實現了加盟門店前臺銷售、退貨、盤點、前臺訂貨、自動補貨、自動配貨、自動結報、自動結算等的智能化管理,大幅節省管理和人工成本,顯著提升門店經營收益。選址和商品,可以讓單店做得很好,但要擴大規模,帶著螞蟻雄兵向前沖,靠的是系統。
(5)管理架構激勵性強,公司團隊有戰斗力
格局與激勵:2016年,伍敏誼又做了股權激勵,把鐘華、張連等核心崗位的同事變成股東。
(6)商品結構盡量追到了最優化
合理的商品種類,不斷調整商品結構。門店最終上哪些商品,決策權在一線。新佳宜的商品,實行末位淘汰制。每周更新20多款單品,新商品進門店,須先通過每周一次的選品會,對網紅產品提早布局,在網紅產品還處于上升期的時候,就發現并引進。并根據店型不同調整商品結構,比如在醫院店中,乳制品、飲料、洗護用品則會成為銷售大頭。另外,新佳宜針對不同門店執行不同定價策略,靈活性極強。細節做到了極致。
(7)客戶體驗全力做到極致
新經濟100人在長沙走訪新佳宜便利店,每家店內垃圾桶表層幾乎一塵不染。新佳宜提供鮮食,有些帶著湯水,客人沒吃完的直接倒進垃圾桶,湯水會灑在外面。按照公司規定,店員要及時清理,垃圾桶每天里外清洗一遍。打掃衛生,用什么工具,怎么掃,公司都有規定。
(8)一線員工面銷能力強
注重面銷:店員在門店,提升銷量的主要方法是面銷,即面對面銷售。新佳宜要求,所有的話術,必須自己說得溜了,才能說給客人。
(9)極為注重人才和團隊建設
新佳宜已與湖南農大、長沙職業技術學院、長沙商貿旅游職業技術學院等二十多所高職院校開展校企合作,為新佳宜培養了大量店長、采購、物流等干部。
四、新佳宜未來規劃
直到2018年8月,新佳宜都沒有引入資本,完全靠自有資金發展,直營店賺錢然后投入到后臺的建設。但創始人伍敏誼說以后不排除引入資本。(2019年的融資金額近1億元,占了20%的股份。)

總的來說:
一是準備向細分店型的新方向發展。隨著年輕人在便利店的消費習慣愈加成熟,圍繞CBD、商圈、交通樞紐等點位開發差異化門店,是新佳宜尋求增量渠道。
二是準備對接資本、引入投資。
三是有全國布局的野心。
下面是公司掌舵人伍敏誼自己說的一些未來看法——
伍敏誼說:到了便利店發展的中后期,我認為便利店領域的行業整合型投資很有必要,是作為整合者占據一席之地,還是被整合,這就要看創始人意志與企業發展水平了。
伍敏誼說:如果我們在長沙這個各方逐鹿的市場上活了下來,并保持頭部地位。那么未來也就不懼怕走出湖南,PK外埠品牌。
未來規劃,伍敏誼說:“3年內新增1000家四代店,營業額是第二名的十倍以上,市場占有率處于絕對壟斷地位。”
新佳宜希望在長沙至少開出2000家門店,成為全國第一個把省會城市吃透的本土便利店品牌。
「如果我們在湖南干了幾千家,(然后向全國其它地方拓展)在長沙被我們干掉的品牌在某個地方只有幾百家的話,我們過去做絕對有機會。」
如今便利店遇上風口,整個行業擴張速度越來越快。耕透長沙后,伍敏誼的下一個目標是進入便利店滲透率和規模比長沙差幾年時間的省會城市,比如中部五省等。
聲明:本文由網站用戶香香發表,超夢電商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發現本站文章存在版權問題,如發現文章、圖片等侵權行為,請聯系我們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