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長可查詢孩子賬號的登錄時間與游戲時長
“消費查詢”界面則顯示了對應賬號在不同游戲中的完整消費記錄,包括每一次消費的具體時間和具體金額。這個界面也非常直觀的展示出孩子在某一個時間段內的消費總體趨勢,如果出現明顯的波峰和波谷,則很可能意味孩子對游戲的興趣和消費習慣出現波動,這個時候家長有必要及時和孩子進行溝通,了解具體的情況,因地制宜的進行教導。
可查詢近3個月的消費記錄,最多顯示近100條
“游戲禁玩”界面可以執行對孩子禁玩時段的設定,目前App默認設置了四種禁玩時段,綜合考慮了工作日和節假日,白晝和夜晚等因素。
靈活設置禁玩時段
“限制付費”界面則可以進行充值限額的限定,其中包括設置每天支付上限和歷史支付上限,以及對應的生效執行時間段。解決了很多家長無法遠程控制孩子消費的“燃眉之急”。
家長對賬號付費進行限制
目前,App端家長護航功能已接入了《夢幻西游》手游、《大話西游》手游、《倩女幽魂》手游、《陰陽師》、《荒野行動》等十多款熱門游戲產品,后續還將覆蓋更多的網易游戲產品。這次技術性突破顯然為家長提供了更便捷的監管工具,但其深遠意義其實遠不止于此。 關于孩子的游戲問題,家長的焦慮往往并不僅是玩游戲這個行為,更在于對孩子游戲行為的“未知”和“無法管理”,而APP里的信息同步、以及游戲時間和消費的遠程限制功能,則可以解決長久以來家長對孩子游戲情況的盲點,并且可以通過長線觀察捕捉出孩子游戲習慣的圖譜,便于及時針對性的對孩子的游戲興趣進行了解,提前預防相關風險。 App端家長護航功能的上線,不僅是網易針對未成年人游戲保護的一次技術升級,更重要的信號在于,網易在進一步加強與家長的協作,帶來更有效、更便捷的家長管理工具,拓寬未成年人保護在家庭側社會側的全面覆蓋。 管理與設限背后,家長與孩子需要建立溝通與共識 在App端家長護航功能上線之前,筆者曾經采訪過網易未成年人守護團隊的專員,據他們介紹,在日常的溝通中,他們所接觸的最常見的家長困擾,并不是孩子玩游戲本身,而是不知道如何培養孩子正確的游戲習慣、如何和孩子達成信任取得共識。而通過分析App端新推出的功能,我們可以看到網易是在有的放矢地幫助家長和孩子解決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1)消除家長孩子間的信息不對稱 未成年人對游戲的喜歡,是一個需要時間不斷累加的過程,如果能及時發現再加以引導,很大程度上可以遏制過度游戲的情況出現。 但在前期,家長和孩子在游戲問題上的信息不對稱則會影響及時有效的管理。比如說家長并不了解孩子在玩什么游戲,投入了多少精力,不清楚“適度”的標準和“過度”的界限,等家長反應過來時才發現為時已晚。而且如果這個時候強制進行管理,或許還將增加孩子的對抗心理,導致親子關系進一步疏遠和惡化。 而及時通過一些技術手段觀察孩子的游戲行為,理解孩子游戲習慣的圖譜,針對性進行適度管理,而非等到問題爆發后的強制切斷,則可以大大提升家長與孩子之間的互信與理解。在網易的家長護航功能中,實際上孩子與家長是可以通過協商與溝通去取得游戲時長與游戲消費管理的共識,而并不是單方面的限制。這樣具有一定彈性的管理模式,可以降低孩子的抵觸心理,更容易接受“被管”。 (2)放權給家長,讓管理趨于人性化 結合此前網易升級的防沉迷系統,可以看出一個信號,企業其實并非希望技術約束顯得過于冰冷,而是融入了一些人性化的考量,比如說以12歲為界限的年齡劃分和節假日、工作日的限時時長差別,而App端家長護航功能將這種考量進一步放大了。 必須承認每個家庭的情況不同,而廠商卻無法事無巨細地一一深入了解,換言之,最能走進孩子內心世界的還是他們身邊的人,所以說在基礎的技術限制之上,從家庭層面制定最適宜的一份契約,培養孩子自身的自控力也是非常具有輔助意義的解決方案。在App端,企業將“限額”、“禁玩”等功能的靈活設定放權給了家長,但其初衷并不是鼓勵家長單方面濫用這種權力,而是希望家長和孩子達成某種共識的前提下,根據實際情況進行靈活的設置——讓孩子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同時也是為孩子量身定做一套“健康游戲習慣養成計劃”。 (3)間接構建交心包容的家庭協商環境 今年2月,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發布了《中小學生網絡游戲的認知、態度、行為研究報告》藍皮書,其中一組數據值得玩味:有73.5%的中小學生認為上網能開闊視野,73.8%中小學生認為上網可以學到很多新知識。并且隨著年級的增高,未成年人對于互聯網的正面認可更為積極。但是家長們是否都能夠理解孩子們的這種需求? 良性的家庭教育是建立在相互尊重與了解的基礎上,自愿接受與被動承受,兩種方式的教育效果會截然不同。孩子為何喜歡玩游戲?游戲里到底有什么好玩的?如何幫助孩子健康游戲?在家長綁定孩子賬號的過程中,可以鼓勵家長建立和孩子的協商與對話,進而建立共識。不難想象這樣一個場景,家長提出要設置消費支付上限,孩子提出了異議,由此一定會衍生出對于“為什么不同意”“你希望的形式是什么”等對話,這一定是一個雙方交換訴求并尋找最佳平衡點的過程。 綜上,我們與其說網易手游管家App是窺探孩子游戲生活的一雙眼睛,倒不如說它是打開孩子心門的一把鑰匙。App家長護航功能的上線實現了家長隨時隨地進行監管的愿望,同時也充分挖掘了家庭教育配合廠商管理的潛在力量,進一步完善了未成年人的保護閉環。 守護未成年人:只有目標,沒有終點 從2005年開始,網易在防沉迷系統上面的努力始終沒有懈怠。作為國內大廠,網易經過多年探索已逐漸形成了立體化的保護網。進入2019年后,更是接連出招,比如升級手游防沉迷系統,利用硬性技術手段對未成年人進行限時和宵禁,要求12周歲以下(含12周歲)工作日限玩1小時/天,節假日2小時/天;13—18周歲(不含18周歲),工作日限玩2小時/天,節假日3小時/天,在21:30——次日早上8:30禁止未成年人進入游戲。

聲明:本文由網站用戶香香發表,超夢電商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發現本站文章存在版權問題,如發現文章、圖片等侵權行為,請聯系我們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