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長達十余天的“雙十一”落下帷幕,全國也迎來一輪物流高峰。在消費狂潮下,與網購相伴而生的退貨運費險也在摸索中走過了12年,從小眾創新走向主流,從承保虧損走向盈利,但仍有諸多問題難以被忽視。
自2010年上線以來,退貨運費險的承保主體從華泰保險一家擴容至眾安保險、國泰產險、太保、大地保險、泰康在線等多家公司,退貨運費險的流程也與電商平臺交易融為一體,理賠更加方便。
根據保險業協會發布的《2022年上半年互聯網財產保險發展分析報告》,上半年退貨運費險保費收入82.7億元,占互聯網財產保險的15.6%,較去年同期提升5.4個百分點,同比增長51.3%,同比增量達28億元。
在退貨運費險蓬勃發展之時,今年“雙十一”,許多網友在社交媒體上抱怨,之前主動贈送退貨運費險的商家,在今年取消了這項服務。消費者選擇自行投保,保費價格已明顯高于以往,甚至出現了保費9.7元,退貨理賠10元的情況。
對于保費的漲價,淘寶官方客服解釋,運費險保費與訂單退貨風險息息相關,可能由買家退貨率較高、賣家退貨率較高或同一訂單內商品數量增加而導致保費上漲。
一方面是保費的步步提高,另一方面是退貨運費險長期處于承保虧損狀態。以退貨運費險最大的參與方國泰產險為例,盡管借退貨運費險的東風,公司保費規模逐年翻倍,但凈利潤一直為負,直到2019年才扭虧為贏。
國泰產險相關負責人對界面新聞表示,運費險是伴隨著電商的快速發展而衍生的一個年輕的保險產品,新業務的誕生和成長伴隨著不斷的試錯和調整。運費險在上線之初的幾年確有虧損,但公司首要目標能夠覆蓋更多的商家和用戶。在有了扎實的業務價值和大量的業務數據之后,配合產品的迭代、數據的分析和風險的調控,虧損只是暫時的。
電商行業的蓬勃發展,特別是以各平臺直播電商和私域為代表的新電商崛起,為退貨運費險帶來了新的業務增量,也帶來了新玩法。
螞蟻保聯合多家財險公司上線全網運費險,據了解,全網運費險主要應用于電商購物場景,9.9元一次購買可享4次退貨保障,包括2次免首重權益、2次運費立減3元權益,有效期1年。當需要退回網購商品,在支付寶內發起退貨并點擊“我要理賠”選擇運費權益即可進行抵扣。
然而退換貨理賠的低成本和便利性也激發了不法分子以此騙保的想法。
此前,北京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公開的一份刑事裁定書顯示,來自湖北的王某利用退貨運費險漏洞“薅羊毛”。2016年前后,他購買多個淘寶店鋪號和淘寶買家號,虛構交易訂單后申請退貨,4個月內騙取獲得運費險理賠金上千萬元。案發后,王某因犯保險詐騙罪、偽造金融票證罪、犯妨害信用卡管理罪,被法院判決有期徒刑13年,并處罰金15萬元。
另有上海長寧區的案例顯示,胡某利用平臺漏洞,購買有退貨運運費險的商品后拒收,再申請退貨以獲得理賠。經調查,2017年5月至2020年2月,胡某的4800多筆訂單均申請了保險理賠,騙取運費險賠付款7.3萬余元。
為降低承保風險,早在2014年,淘寶與多家險企聯合對退貨運費險開始進行改革,引入淘寶等電商平臺的用戶數據。在防范欺詐上,保險公司也在不斷升級。國泰產險相關負責人介紹,在承保端,會多維度對惡意、虛假交易等行為進行風險評估,能夠有效攔截大部分高危訂單;在理賠端,建設了一套物流核查能力,確保物流發生的真實性和理賠金額的準確性。
聲明:本文由網站用戶香香發表,超夢電商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發現本站文章存在版權問題,如發現文章、圖片等侵權行為,請聯系我們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