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先來了解一個與延遲滿足相對的概念——及時滿足,即,你想要某一個東西,通過一些途徑立刻滿足了自己。而延遲滿足恰恰相反,是指為了獲得更大的目標,獲得更多的享受,可以延緩眼前的利益滿足。
之前,我一直以為延遲滿足是需要我們自己不斷去訓練,才可以獲得的一項能力。而在看《當我遇見一個人》這本書時,才知道延遲滿足是始于嬰兒期的及時滿足。為什么這么說呢?作者給出的解釋是,正是因為父母經常及時回應和滿足孩子,才使得孩子深信自己的需求會被滿足。作者還用了一個例子來進一步加深我們的理解。即,人們坐公交車和坐飛機的不同行為。當人們上公交車的時候會爭先恐后,而坐飛機卻不會搶,原因便在于公交車晚了就會沒座位了,但坐飛機是一人一票,每個人都清楚地知道自己是有座位的。那么,孩子若是深信自己的需求會被滿足,即使滿足晚一點來也不會擔心,更不會感到恐懼。
那么,對于現在自己無法做到延遲滿足,便是因為自己不相信在不久以后這個滿足仍然會存在,處于恐懼和害怕失去的心理,就想立刻抓住眼前的利益。
就拿我自己來說吧,我以前看書,覺得知道了這么多道理,但還是沒有讓自己的生活有多大變化,我就出現了放棄的想法,后來是真的沒有再堅持下去。但刷劇和看小說就是對自己完全沒有幫助的事情,可還是樂此不疲。這是因為刷劇和看小說滿足了我們心理上的需求,自己覺得很快樂。而看書,沒有及時的效果展示,我們感覺不到它是對自己有幫助的,也沒有給自己帶來任何的快樂,甚至會覺得浪費了自己的時間。確實,看書給我們帶來的收獲并不是一時半會可以顯現出來的,我們想從書中獲得的收獲是要一段時間才會被滿足的。
其實,這就需要我們十分篤定自己正在做的這件事,是時間越久,給自己的帶來的收獲越大的,當然,更需要一群志同道合的戰友,因為鏡像世界會使大家對同一件事有兩種截然相反的看法,只有處在同一個世界里,你的所有行為才會被認為是正常的,你才不會被視為異類。
聲明:本文由網站用戶維維發表,超夢電商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發現本站文章存在版權問題,如發現文章、圖片等侵權行為,請聯系我們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