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開羅城南麥阿迪的一家游戲廳里,許多年輕人正在玩一款名叫《蘇丹的復仇》的中國游戲,他們聚精會神地“遨游”其中。正在玩游戲的法伍茲在接受《環球時報》記者采訪時說,他玩中國游戲的感覺“好極了”,游戲設計人性化,而且尊重他們當地的文化。
當下,像法伍茲一樣熱衷中國游戲的中東年輕人不在少數。用當地游戲玩家們的話說,“中國游戲的熱度相當高。”據統計,2022年上半年中東游戲榜單前10位中,中國游戲公司拿下6席;在最不差錢的沙特“蘋果應用商店”十大游戲下載榜里,中國游戲公司拿下8席。其中,《無盡的拉格朗日》《原神》等備受歡迎。
國產游戲能在中東受到歡迎有多重原因。首先是基于中國游戲廠商在該地區多年的積累,事實上,國產游戲在中東發展已有近15年時間。早在2009年,一款名叫《征服》的中國游戲進入中東,開啟了“征服”這一新興市場的序幕。2015年,專門針對中東市場設計的游戲《蘇丹的復仇》也“闖”進中東,該游戲界面完全“阿拉伯化”,背景是清真寺、沙漠等富含中東特色的景觀,因此大受歡迎。此后,騰訊、點觸科技、莉莉絲等中國游戲公司日益參與到中東游戲產業中去。
相關政策方面,以沙特為例,其在“2030愿景”中明確提到電競與游戲相關產業創收比將達到沙特GDP的0.8%到1%。今年4月初,沙特主權財富基金宣布投資380億美元打造電子游戲行業中心。
此外,法伍茲說,與其他國家的游戲相比,中國游戲設計更注意內容,不是一味的“橫沖直撞”。加之中東地區自己開發設計游戲的人才短缺,因此也給其他海外游戲帶來了很多機會。
根據Snapchat發布的《2022年中東手游白皮書》,去年上半年,中國游戲廠商占據了該地區41%的市場份額。沙特、阿聯酋、土耳其和埃及是“四大核心游戲市場”。其中,阿聯酋互聯網普及率高達98%,77%的男性用戶是手游用戶,并且62%阿聯酋玩家有付費意愿,因此阿聯酋成為中國廠商占比最多的中東頭部市場。埃及則憑借1億人口的龐大基數,成為中東地區另一個重要市場。目前,中東游戲產業仍以每年20%左右的速度增長。
廣闊的市場機遇吸引著中國游戲廠商持續進入該地區。在杭州一家獨立游戲公司從事游戲開發的周子穎告訴《環球時報》記者,中東市場對游戲公司來說很有吸引力,因為舍得在游戲上消費的群體占比很高。他所在公司主要針對中東地區推出了戰爭題材游戲,目前仍處于戰略嘗試階段。
周子穎也表示,盡管中東游戲市場機遇大,但游戲廠商要持續深耕并不容易。“讓用戶能看得懂游戲是基本要求,深耕地區首要任務就是解決本土化問題。對于游戲廠商來說,政治、宗教和地方法規都需要高度重視,尤其在中東這一特殊的市場,題材、活動、游戲主題都要避開敏感點,不然發生問題就會是致命的。”
而游戲進行本土化設計或者改造需要一定資金投入,這也會“勸退”一部分廠商。中國游戲產業資深媒體人洪濤告訴《環球時報》記者,全球化游戲產品的“本土化”過程非常簡單,只涉及文字的翻譯以及一些敏感宗教問題的規避。但為中東市場專門開發的游戲制作起來比較復雜,一方面開發者要了解當地的歷史、民族文化、宗教禁忌、語言等,這方面的人才較為稀缺。另一方面,那些滿足中東口味的游戲往往很難輻射到全球市場。為中東市場有針對性地研發,無疑對游戲公司的設計能力和資金支持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聲明:本文由網站用戶維維發表,超夢電商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發現本站文章存在版權問題,如發現文章、圖片等侵權行為,請聯系我們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