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絲等于0.01mm,是常用的非法定計量單位。1絲,在機械尺寸計量中通常將1毫米劃分為100份,其中的1份所代表的長度單位就稱為1絲。1絲為0.01毫米、10微米,在中國傳統長度單位中,1毫=100絲。
絲”是機械工人對 0.01 毫米的俗稱,有上海技術傳承的工人說“絲”,在北方就把0.01 毫米說成“道”,這兩種說法在行業內都明白。絲和道都不是規范的長度單位,而是工廠常用的語言,在中國按地區來分,北方習慣于用道,而南方習慣用絲。
1道=1絲=0.01毫米=10微米,100絲=1毫米
長度單位的提出:
1688年,英國哲學家和教士約翰·威爾金斯(John Wilkins)提出需要一個十進制的標準的長度單位系統。
1675年,意大利科學家提托·李維歐·布拉提尼(Tito Livio Burattini)首次在論文中使用了metro cattolico這個詞,該詞是由希臘語μτρον καθολικν(métron katholikón)衍生而來的,意為“一種通用測量單位”。
1789年,法國大革命勝利后,國民公會令法國科學院組織一個委員會來標準的度量衡制度。委員會提議了一套新的十進制的度量衡制度,并建議以通過巴黎的子午線上從地球赤道到北極點的距離的一千萬分之一(即地球子午線的四千萬分之一)作為標準單位。他們將這個單位稱之為mètre,后來演變為meter,中文譯成“米突”或“米”。
1791年,該方案獲法國國會批準。
1799年12月10日,法國通過公制系統,開始正式使用米制。
我國傳統的長度單位:
我國傳統的長度單位有,里、丈、尺、等。
1里=150丈=500米。
2里=1公里(1000米)
1丈=10尺
1丈=3.33米
聲明:本文由網站用戶維維發表,超夢電商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發現本站文章存在版權問題,如發現文章、圖片等侵權行為,請聯系我們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