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問大家一個問題,你認為學習攝影最重要的是什么?
我呢給大家提供兩個答案:
1:用光
2:構圖
希望大家可以選擇自己的答案,我不知道有沒有人會因為標題是構圖然后選擇構圖,但是我的答案是用光,可以說是否會利用光線是你學習攝影一個重要的分水嶺。
當然學習攝影最重要的也不一定是用光,但是對于現階段看這個視頻的朋友來說,最重要的就是用光,大家也不要覺得我故作高深,我會在以后的文章中給大家解釋我認為攝影最重要的是什么。
那么言歸正傳,
今天既然是講構圖,那么還是先問大家一個問題,大家覺得構圖的本質是什么呢?
當然這個問題我也不會直接告訴你答案,我將會在下一期視頻告訴你,因為這個視頻我們只講構圖的“術”,那么構圖的本質將會牽扯到“道”。如果直接給你講“道”,并不是很容易,但是我們可以通過“術”慢慢的去悟“道”。
繪畫是做加法,但是攝影是做減法,通過我們的取景框,從混亂的世界中選擇畫面拍攝下來,就是構圖的意義,但是剛開始的時候我們首先要學會利用構圖把畫面拍的好看才行,所以這就是本期視頻需要大家學習的。
廢話不多說,
首先最簡單的構圖:中心構圖。
比如這一張照片:

可以看到主體(也就是興趣點)正好在畫面的中間位置。
中心構圖是最簡單最基礎的構圖,在你剛開始學習攝影的階段,無論拍攝什么,只要把你想要拍攝的主題放在畫面中心,是絕對不會錯的。
那么我們從中心構圖還可以延伸出另外四種構圖,將興趣點(或者說視覺沖擊力最大的點)放在交叉線上。

我們都知道不管是相機還是手機,在拍攝的時候都可以打開參考線,那么橫豎四條參考線相交的四個點,我們也可以畫面主體放在這四個點上。
那么學習設計的朋友們應該都聽說過人的視覺習慣是從右上角開始看畫面,那么其實這就是這樣構圖的支撐,正是因為我們的觀看習慣,所以把畫面主體放在這四個點也是為了讓我們能夠更快的看到畫面主題。
比如下面兩張圖:


那么有人說我在手機上看,就那么小,整個畫面全都能看到啊,為啥還要這樣構圖,但是不要忘了手機只是其中一個媒介哦!很多需要打印出來的海報、設計作品或者一些攝影藝術家的作品尺寸都是很大的,那么這時候你去看的時候就不可能把一眼就把所有的畫面元素看完了,所以一定要學會把畫面主體(或者說興趣點)放在視覺中心點哦!
是不是非常簡單呢?
那么到這里有沒有好奇,為啥這兩張照片不采用中心構圖呢?

這就是有意思的地方了,那么我們來對比一下這三張照片,看看他們有相同之處以及不同之處呢?

首先我們先看相同之后就是它們都是單一的一個主體,比如前面兩張就是花朵,這一張昆蟲的照片呢就是這個小可愛的頭部了。
那再說一下它們的不同之處在于,第一張照片這朵花的主體四周沒有其他元素的連接,而這一張照片他還有綠葉和樹枝,那其實也就是說我們選擇把這朵花放在畫面右上角,根本原因在于這樣我們需要的主體是花,而不需要很多的樹枝和綠葉的干擾,而如果把這朵花放在中心或者左上角、右下角都會把外面一些雜亂的東西拍攝下來。
而這一張照片之所以要放在左下角就比較好理解了,因為我們拍攝它不僅僅在于他的臉,更多的在于他把兩根長長的胡須分開這個動作本身,形成了一幅有趣的畫面,所以我們需要把兩根胡須也要表現在畫面中,而讓兩根胡須幾乎沿著對角線放置,則可以拍攝的更多的胡須。
這就是他們三個雖然都是一個主體,但是為什么放置的位置不一樣的原因。
但是需要注意到是,如果你拍攝的物體有明顯的朝向,比如這一張人物照片:

人物臉部朝向左邊,也就是人眼睛朝向的方向是左邊,那么如果沒有特殊的表達,那么人物朝向的方向留白要多一點,也就是把人物頭像放在右上角的交叉點上。因為如果不是這樣,比如這一張圖:

人物面部的朝向幾乎沒有空間,就像面對一堵墻一樣,給人的感覺很逼仄和壓抑,會讓人不舒服。但是因為這張照片本來就是表達陰郁壓抑的情緒,所以這樣構圖是沒問題的。但是如果你是拍攝開心的情緒,這樣構圖就非常不適合了。
那么接下來再來看一下由中心構圖變化而來的三分法構圖。
三分法顧名思義就是畫面三等分,比如這一張圖:

首先這是一個中心構圖,我們可以看到人物(也就是興趣點)正好出現在畫面中心,其次也利用了三分法,兩條線剛好把畫面分成三等分,現在這張圖片只有一個視覺中心點我們可以這樣構圖。
但是如果畫面中有兩個視覺中心的點的時候這樣構圖就不行了,比如這一張照片:

我們可以看到這個老人和這頭牛是一個很好的對比關系,這個老人彎著的腰就和這頭牛一樣
那就相當于是兩個視覺中心點。
那這一張照片的構圖就相當于利用三分法,然后把兩個興趣點都放到了兩條線的交叉點上。

當然三分法也不一定就是要上中下或者左中右完全三等分,比如下面這張圖:

雖然上面三分之一是橫著劃分的,但是下面的三分之二確實斜著劃分的,這樣畫面其實也很和諧。
那么有三分法就有二分法,其實也就是對稱構圖。一般比較多的用在倒影建筑之類的比較多。
比如下面幾張照片:




但是完全上下左右的對稱構圖有時候往往略顯呆板,所以二分法并不一定要上下左右完全對稱,也可以斜著去劃分照片。比如這一張照片:

其次在拍攝人物的時候我們可以采用支配眼原則。
也就是說不讓人物完全對稱,而是讓人物的一只眼睛在對稱線上,比如這一張照片:

那么以上就是最基礎的一些構圖,同時也可以發現構圖并不是相互分割獨立的,而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比如中心構圖和二分法構圖,很多照片既是中心構圖也是對稱構圖。
那么到這里,不知道你有沒有發現一個問題?那就是這一張照片與其他展示的照片不太一樣。不知道你發現了沒有呢?
我們可以發現這一張照片中的主體小山羊他們是斜著立于畫面中,而其他照片的主體都是橫平豎直的。那這里就要引出另一個構圖,對角線構圖。
那我們知道橫平豎直的構圖給人的感覺是平穩,讓人看著舒服,那對角線構圖不是讓畫面顯得不穩定嗎?為什么要采用對角線構圖呢?
就拿這張建筑的照片來說:

他斜著放肯定讓人感覺不舒服。
那我們再來看幾張照片:






那么這些照片主體都是傾斜的,不過由于它們都是運動物體,雖然在感覺上給人很大的不穩定感,但是卻利用對角線創造出了很好的動態效果,反而有助于表現出畫面的沖擊力。
那么以上這些都是基本的點、面構圖,畫面也相對比較簡單。
那么接下來講一些其他構圖。
1:引導線構圖。也就是利用畫面中自然的線條將觀眾的視線引到畫面的主體上面,同時可以營造畫面縱深效果,增加視覺沖擊力
比如下面這幾張圖:



同時呢就是引導線并不一定非要是直線,就比如下面兩張圖:


當然關于引導線的例子肯定不局限這幾種,在你拍照的時候要多注意觀察就會發現,能起到引導線的事物也是非常非常多的,我在這里就不再多說.
2:框架構圖,學會利用框架,利用門、窗等天然框架是畫面更具有形式感以及更好的層次關系。
如下面這些圖所示:




其實框架構圖你可以這樣理解,他首先是利用框架給你的主體增加了一個前景,那么在此基礎上,因為前景的增加是畫面更有層次感、立體感,最后就是框架可以很好的引到觀看者的視線,所以要學會合理利用框架。
3:結構和重復,結構和重復能給人帶來安定和審美上的愉悅。
其實結構和重復在平面構成、色彩構成中是最常見的例子:






當然在攝影中的例子也很多,比如攝影大師保羅·卡普尼格羅的這三張作品就很典型。



當然結構和重復倒也不是非要這樣像上面那么極致,比如這兩張圖,不管是這張圖中的房子

還是這張圖中背景中的人物,都是一種結構和重復。

當然打破結構,通過增加一些形狀或者顏色上的對比有助于突出主體,比如這兩張照片中人物顏色的對比以及形狀上的對比。


最后這句話是重點:這些構圖規則只是為了規范初學者,給剛開始學習攝影的人一個拍照的參考,學會這些只能保證你不會出錯。構圖是重要的,但是規則就是來打破的,最主要的還是要享受攝影帶來的樂趣。
聲明:本文由網站用戶竹子發表,超夢電商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發現本站文章存在版權問題,如發現文章、圖片等侵權行為,請聯系我們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