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明確未來方向:向上走、向下走、向外走
經由這一次大會,盒馬進一步明確了自身今后的發展方向,即“向上走、向下走、向外走”。 在現場,侯毅表示:“盒馬已經有7家X會員店,有300多家的盒馬鮮生門店。所以‘向上走’,我們認為是基于品質升級,所有的商品值得重新做一遍。” 從表述中可以看出,承載著盒馬“向上走”努力的,主要是盒馬鮮生業態和盒馬X會員店業態。《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到,盒馬X會員店,瞄準的是如火如荼的倉儲會員店賽道。目前盒馬已經在上海、北京、蘇州、南京等地開出7家該業態門店,加上年底將在上海開出的兩家新店,盒馬X會員店門店數量將接近10家。 奧萊店,即侯毅口中的折扣店,則是盒馬“向下走”方向的核心。 侯毅透露,盒馬已經在全國開了50多家奧萊店,“在上海已經開設了10幾家折扣店,到今年年底,我們會在上海開出100家折扣店。” 侯毅對奧萊業態表示出了不小的信心。在現場,他透露,奧萊業態在上海平均單店“500平方米、15萬的銷售、15個點的毛利”,“我們希望放低毛利水平,贏得消費者,所以15萬的銷售和15個點的毛利,坪效大概10萬元的銷售,基本上是大賣場的7到8倍。” 而所謂的“向外走”,便是與海外品牌及成熟采購聯盟合作,為中國消費者提供更豐富、更具性價比的商品。此外,與生產商合作通過海外產地原料和全球化供應鏈,為盒馬消費者打造獨一無二的自有品牌商品。 統觀盒馬的新發展方向,可以發現,為了推進這一計劃,盒馬在組織架構上已經有了相應的動作。 據每經記者了解,9月20日,侯毅發布內部信,宣布盒馬完成新一輪組織架構升級。據悉,盒馬圍繞多業態升級組織,成立三大事業部+三大中臺的“三橫三縱”業務架構,縱向三大事業部以滿足和引領消費需求為目標,持續進行價值創造;橫向三大中臺以打造高效的數字化體系為目標,持續進行能力建設。 縱向設置盒馬鮮生事業部負責盒馬鮮生、盒馬mini業態經營;盒馬MAX事業部負責盒馬X會員店業態經營;盒馬NB事業部負責盒馬鄰里及盒馬奧萊業態經營。盒馬多業態矩陣定位于老百姓一日三餐的一站式解決方案,更廣泛地滿足老百姓對美好生活向往的需求。其中,盒馬鮮生事業部、盒馬MAX事業部主要服務一二線城市消費者,盒馬NB事業部則以服務下沉市場為主。 盒馬NB事業部CEO由盒馬CEO侯毅兼任,原盒馬鮮生北京區總經理李衛平(蔚蘋)任命為盒馬鮮生事業部CEO,直接向盒馬CEO侯毅匯報。 其中最值得關注的,NB事業部由侯毅親自掛帥,可見其對奧萊業態的重視程度。盒馬奧萊:從低調出現到戰略重心
當侯毅喊出將大力發展奧萊體系之前,奧萊業態受到的關注并不算大。 去年10月,盒馬在上海浦東新區悄然開出首家盒馬生鮮奧萊店,由原來的盒馬Mini店改造而成,面積大約480平米。當時,盒馬總裁侯毅曾對外表示,開出這個新業態,主要是幫助盒馬減少門店和加工中心的損耗。 記者曾在去年11月走訪過位于上海的生鮮奧萊門店,記者發現,與盒馬鮮生常規店不同,該店位于一個老式商場,進出的顧客相對更多是追求性價比的中老年消費者,店內銷售大量臨期的五折商品。 今年10月31日晚,記者再次走訪了位于浦東新區的一家盒馬奧萊門店,可以看到,已是晚上8點多,店內依然人流如織,除了中老年消費者外,也有不少年輕消費者的身影。
離全面盈利還有多遠?
這一次,在談及盒馬的盈利時間時,侯毅挺直了胸膛。 去年12月,侯毅在接受記者專訪時表示,盒馬的整體盈利,或許很快就會到來,“我是做傳統零售出身的,做企業不賺錢總歸覺得是恥辱。” 后來在2022盒馬新零供大會上,侯毅則表示:“我相信盒馬的盈利近在咫尺了,我相信盒馬未來一定會在中國零售業成為最盈利的企業,這個我認為也不遠。” 目前來看,盒馬在部分地區已經達成了盈利。 8月25日晚間,三江購物發布2022年半年度業績公告。報告顯示:半年度公司實現營業收入20.89億元,同比增長4.44%;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7848萬,同比增長3503萬元,增長80.61%。值得一提的是,由三江購物運營的盒馬寧波區域實現盈利697.12萬元。 報告中提到,由三江購物控股的浙江浙海華地網絡科技有限公司,本期凈利潤697.12萬元,上年同期凈利潤-664.84萬元,本期增長1361.95萬元。主要系銷售增長,毛利增加及費用控制所致。該公司是盒馬寧波區域的經營方,目前運營6家盒馬鮮生門店。 在業內人士看來,盒馬銷售占比較高的自有品牌,已經成為了盒馬走向盈利的推動力。盒馬首席商品官趙家鈺透露,囊括了生鮮、標品、3R(即烹、即食、即熱)自有品牌商品的銷售占比已經達到了35%。 “從單品來看,自有品牌的毛利比平常商品的毛利率要高很多,對盒馬的整體可以起到積極效果。只是,具體影響多大目前不好判斷。”蔣文偉表示,日化類的自有品牌商品的毛利可以輕松達到百分之四五十。 據盒馬方面表示,截至10月底,盒馬的自有品牌商品類目已經達到1200多種,催生了10個銷售規模過億的“盒品牌”。 只是,盒馬想要的或許并不是盈利這么簡單。 “零售的本質是商品和服務,我們的理念是要向商品要流量,向供應鏈要效率,所以我們建立了商品創新平臺。我們通過這個平臺,建立起了覆蓋三個主流業態的自有品牌,我們有成本驅動的鄰里品牌,我們有創新品牌來滿足各種人群,各種場景的消費需求。”演講中,趙家鈺表示。 她還提到,盒馬35%的自有品牌的消費背后,也有越來越多品牌商家的參與。她表示,盒馬的商品創新平臺,未來一定是向商家、向合作伙伴全面開放,“在未來雙向奔赴,才能真正做好對商品的挖掘和創新,滿足更多的需求。” 而在去年5月,盒馬曾表示,它想形成類似蘋果的App開發者生態圈。侯毅在當時表示,相信未來在盒馬生態體系一定會誕生一批中國有特色的上市公司。 零售電商行業專家、百聯咨詢創始人莊帥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盒馬一直以來的戰略都很清晰,就是通過自營生鮮和食品品類帶來巨大的線下和線上流量,然后通過巨大的線下線上流量做開放平臺,成就用戶活躍度更大的開放平臺。 “但是這個過程目前看有些波折,或者說原來的主力業態盒馬鮮生無法承載這個戰略。于是做了很多業態,而目前來看奧萊很有希望。”莊帥表示。 顯然,無論從哪個角度看,盒馬都背負著遠大的夢想。但千里之行,積于跬步,從目前來看,冉冉升起的奧萊業態會給盒馬帶來什么?盒馬還會出現更多的新業態嗎?全面盈利,又會在哪一年實現?這些問題,尚待盒馬自己來解答。聲明:本文由網站用戶竹子發表,超夢電商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發現本站文章存在版權問題,如發現文章、圖片等侵權行為,請聯系我們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