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有疑惑,黑搜現在還行嗎?其實我想說,黑搜從來不是一套固定的操作流水線。從最早的7天螺旋,到后來的大坑產單,以至于今日的手淘搜索端操作流量入圍,都是黑搜。準確的說,黑搜是一套根據時下淘寶搜索端權重規則而制定的,以人工干預創造優質數據,促進產品快速獲取權重達到入圍,從而獲得大量搜索端訪客流量的方式。所以從來沒有黑搜行不行的說法,有的只是根據淘寶的權重規則不斷更新技術。
今天我不多說廢話,從產品上架到操作完成為例,直接講實際操作,每個階段的操作要點會給大家做一個完整的闡述。
一、如何完成新品的第一波流量入圍
(1)什么是入圍?
入圍,很多人會去理解為產品入圍,正確的說法是:關鍵詞入圍。操作過淘寶的朋友都明白,一個產品,它的標題是由30個字組成,如果將其分解開來大概是14—18個左右的關鍵詞詞根。有2、3個主詞以及若干的屬性詞,修飾詞,熱詞組成。

這些詞根每個都有獨立的權重,它們相互依存,但并不是一個整體的權重值,以圖上的男鞋標題為例,包含了主詞:男鞋、鞋子男、小白鞋、板鞋。當買家去搜索“男鞋”或者“鞋子男”時,產品得出的展現排名位置是不同的,這是因為每個關鍵詞詞根所處的競爭環境和權重不同。關鍵詞詞根權重,通俗的說,是買家搜索關鍵詞后,點擊進入商品并成交賦予的,這即為關鍵詞產出值,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坑產權重。

當我們操作了足夠的坑產權重達到一定足夠的值,就能觸發關鍵詞入圍,每個行業以及每個關鍵詞所需的權重不同,當然也不用擔心,因為一般初次所需的坑產權重并不高。
(2)入圍的表現

這是一款產品主詞“鞋子男潮鞋”入圍后的數據表現,可以看到入圍后的流量配比,是由一部分的主詞流量和許多碎片化流量組成的。從整體來說,一般入圍后流量是由30%-40%左右的主詞流量和60%-70%的碎片化流量組成。很多賣家的操作黑搜時會存在兩種錯誤:第一種是各種懟全/半標題;第二種是開始后直接各種懟主詞。
我們可以把產品想象成一顆生長在樹林里的小樹苗,想要享受更多的陽光,光長大量的枝葉是不行的,因為依舊在其他大樹的樹蔭下。光長主干也是不行的,因為你沒有枝葉吸收陽光。同樣的道理,如果一直去干預全/半標題,你每個詞的權重都不大,那么入圍肯定遙遙無期。而主詞有大量的競爭,想要靠主詞,就以上面的男鞋為例,一個勁的干預小白鞋,想單靠主詞“小白鞋”一路高歌,完全沒有碎片化關鍵詞的進入那么也是不行的。

這是我進行的一次搜索,如果有興趣的同學可以自己用手淘搜索一次試試,如今的搜索端早以不是當搜索關鍵詞完全匹配商品標題關鍵詞才會被展現,即是標題不包含“鞋子男潮鞋”,也有許多的商品會被展現出來。這充分說明了,雖然坑產權重依舊是搜索端的核心權重之一,但實際上它的重要程度已經被大大的削減。所以在現在的操作下,一般在產品初期,我們一般以兩種方法為主:①操作競爭小的藍海詞,可以自己通過生意參謀,搜索人氣/在線商品數,得出競爭小的商品;②以全/半標配合熱詞/主詞進行搭配操作。
(3)如何完成入圍操作
開頭我提到過,干預優質的數據,促進產品快速獲得權重。所謂的優質數據,首先,它必須是合理的,合理且優異的數據。就比如我們百米跨欄,跑10秒,那是合理且優異的,但如果你1秒就跑完了,那么不是作弊就是變種人。淘寶也一樣,在我們操作時,應該盡量把數據合理,比如轉化率,收藏加購(人氣指標),前段時間我有一款產品也操作后不盡人意,我考慮可能是動銷率因素影響,不過目前尚未證實。

這些因素包括單品的坑產權重、人氣指標、標簽權重,也包括店鋪的層級和動銷等其他一些因素。這些能做好的盡量,如果做不了的也不必強求,比如層級。從黑搜單品的角度來說,坑產和人氣兩方面一定要把控好,而標簽只能說盡可能把控。新品一般入圍操作是前3-5天左右,簡單的說一下操作流程,也可以去看我之前的分享有一些詳細的操作:
第一天:上架,第一天我們一般可以先操作全/半標題,轉化率可以不去考慮,第一天產品可能尚未收錄,也可以不操作。
第二天:產品正式錄入,操作全/半標題或長尾藍海詞,轉化率可以先不用管,人氣指標可以先跟上以防數據異常。
第三天:可以開始加入藍海詞和主詞/熱詞,轉化率稍加控制單不用拉到太低,人氣指標跟上。
第四天:操作藍海詞,沒有藍海詞可以依舊以半標和主詞/熱詞相結合,如果入圍了可以根據真實流量補單。轉化率開始像正常值靠攏,一般第四天轉化依舊可以高一些,人氣指標跟上。
第五天:關鍵詞同上,轉化率接近行業正常指標以防稽查。
做完入圍期的操作,完成產品的初步入圍后,我們進入下一階段。
二、如何將入圍流量推送到峰值
(1)放大入圍
黑搜快速增長流量的原理在于,隨著關鍵詞入圍后,在大量的搜索詞下獲得展現位,這些展現位再一次的促進了點擊和轉化,從而在同詞路的搜索詞下再次獲得更高的展現位,從而形成一個權重相互疊加的流量爆發。在這個過程中,會出現兩個現象:①主詞的權重再次得到極大的提升;②帶來更多的碎片化流量。因此,這是一個很快速,爆發性很強的一個過程。

這是我最近操作的兩條鏈接,整體操作過程其實并不復雜。入圍后開始進行快速收貨,這樣可以先收割一波收貨權重,再次拉升入圍效果,并且提升轉化率。然后根據后臺數據選出轉化率高的關鍵詞和詞路進行補單。

在放大入圍的過程中,因為大量碎片化流量的存在,實際上是存在很多無用的垃圾流量的,再加上初期沒有好的評價,轉化率一般來說是很難做到有好的表現的。隨著放大入圍我們需要的單量也會被放大,因此在操作前一定要確保買手的收貨評價可以及時到位,再有就是根據數據補單,以修正一些無用的流量關鍵詞也跟著放大入圍而增加流量。
(2)常見的兩個問題
1、流量不穩表現差
這一般是轉化效果低,補單不及時,數據把控不到位造成的。首先必須明白,雖然黑搜入圍后系統給了產品大量的訪客,但實際權重并不高,入圍初期我們獲得的流量實際上大部分是來自于碎片化流量,這些流量更多的是來源于競爭度小的搜索詞,本身所需的權重并不高,一但失去持續的權重注入,很有可能馬上被淘寶刷下去。
2. 斷崖下跌
一般是轉化不平穩,這是黑搜操作中的常規陷阱,經過我大量的操作實驗和交流,已經證實,很多商家流量上不去,或者忽然暴跌,多是因為轉化率忽高忽低。隨著入圍流量的擴大,正確的流量趨勢應該是平穩且持續走低。通常我們的轉化率,應該是周期性的慢慢下滑,比如第一周5%-6.5%,第二周4.6%-6%,第三周4%-5.3%,可以有一些升降波動,但周期上除非產品所在類目正在大幅增長,否則一般是下滑的。
三、黑搜入圍后期如何穩住流量,如何洗白?
有一部分商家操作入圍后會有這樣的擔憂,就是怕被流量拖垮,隨著增加補單所需總是在增長。一旦轉化跟不上,那么每天投入的補單資金和流水確實是一個大問題。要穩住流量,首先需要的是產品本身的自然轉化,自然轉化越高,所需要的補單量自然越少。因此在操作中一定要關注關鍵詞的轉化率,一旦發現轉化率低的流量熱詞或主詞,直接扼殺,將單量分配到其他更有轉化效果的關鍵詞上。
至于洗白,一般是逐步減單,隨著轉化的增長穩定以及后期流量逐漸由碎片化向主詞/熱詞集中時,這時候產品的一些主要產出關鍵詞已經有了相對穩定的權重了,流量比例會由原本以碎片化流量為主體開始慢慢向大詞集中,這時候的操作安全性就很大了,基本每天可能只需要少量維護甚至放棄補單。
聲明:本文由網站用戶香香發表,超夢電商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發現本站文章存在版權問題,如發現文章、圖片等侵權行為,請聯系我們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