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美優品日前宣布,公司聯合創始人、產品副總裁戴雨森因個人原因辭職,辭職決定即日生效,和陳歐并肩作戰的兄弟又少了一位。而在昨日晚間戴雨森也通過個人微博發聲,回顧了和陳歐創業的8年歷程,雖然離開,但還是稱“我們是永遠的中國合伙人”,道出了一份珍重。
而根據此前報道,高級副總裁劉惠璞也于今年年初離職。工商信息顯示,4月24日,聚美優品的法人已由戴雨森變更為陳歐,戴雨森的聚美執行董事、經理職位也由陳歐接替。
還記得當年一則充滿情懷,自帶明星效應“我為自己代言”的廣告讓陳歐成了80后創業者的標桿,也讓聚美優品走到了臺前。2014年5月16日,聚美優品登陸美國紐交所,股價最高時達39.45美元,總市值近60億美元。陳歐,成為紐交所220余年歷史上最年輕的上市公司CEO,聚美優品成了股民追捧的對象。而如今,僅僅2美元的股價,讓投資者和市場深深擔憂。
而聚美優品也在不斷的尋找新的轉型突破點,近期的動作也頻頻,其中頗為引入注目的是花3億元現金投資共享充電寶街電,占股60%;今年4月,聚美優品宣布進軍智能家居領域,創立獨立品牌“Reemake睿質”等,聚美優品每一次的跨界似乎都讓人有點琢磨不透,陳歐究竟是打的什么主意。
“夢想,是注定波瀾壯闊的旅行,路上少不了起落沉浮,但,那又怎樣?無論是自己創業,還是助力正在迅猛崛起的新一代創業者,我們都將一起證明,這是風起云涌的創業時代,這是中國合伙人奮起直擊的時代,這是屬于我們的時代!好兄弟,我們曾經并立潮頭,浴血奮戰,此生無憾。前路漫漫,我們一起加油。請記住,我們是永遠的中國合伙人。” 戴雨森在微博上如此感慨。
但他在接受36氪采訪時表示,“不是因為聚美業務不行了,也不是因為我與陳歐關系變差了,我的第一份正式工作就是聚美優品,從0開始到上市都經歷過了。現在,聚美優品的電商業務已經很成熟了,我在與不在不會有太大的差別。”
資料顯示,戴雨森為清華大學工業工程系學士,1987年出生,曾在谷歌、百度、甲骨文等企業從事用戶體驗設計與研究工作,專注于互聯網產品設計、用戶體驗規劃。在斯坦福大學就讀管理科學與工程碩士期間,戴雨森認識了陳歐,之后從斯坦福大學退學,同陳歐回國創業。對于戴雨森的去向,已經明確,加盟徐小平的真格基金,陳歐也在微博上第一時間表達了祝愿:好好加油,早日投出一個獨角獸!
想做永遠的中國合伙人其實并不那么容易。真格基金的徐小平早年也是新東方的創始人之一,和王強、俞敏洪一起被并稱為新東方的“三駕馬車”,但在新東方在美國上市之后因為種種原因,離開了曾經一起創業的地方,2011年和王強一起成立了真格基金,專注早期的天使投資。而俞敏洪也在2014年和盛希泰成立了洪泰基金,加入了投資圈。
聚美優品和新東方從某種程度上有一定的相似。都是3個合伙人創業,在把公司做到美國上市之后,面臨各種問題,新東方遭遇過做空機構的打壓,股價一度暴跌,聚美優品也因為被曝出產品造假,市場信心徹底被打擊,股價一蹶不振。在公司轉型的路徑上有過嘗試,但最終留下的還是一個人。
企業做大了,創始人羽翼亦日漸豐滿,一山難容二虎,于是利聚人散,這似乎是“中國合伙人”們走不出的一個怪圈,這個問題非常難處理。俞敏洪曾說,找合伙人比找老婆還要難。但找到了合伙人,并不意味著萬事大吉。有分析認為,要跳出中國“合伙人”只能共苦不能同甘的怪圈,關鍵還是要企業實行股權化,共同創業之時,股份、貢獻與利益分享,采用西方的合伙人制度,對中國企業的發展模式有借鑒意義。
聲明:本文由網站用戶竹子發表,超夢電商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發現本站文章存在版權問題,如發現文章、圖片等侵權行為,請聯系我們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