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億萬中國人來說,一年中最大的節日莫過于春節了,今天已經是臘月十六了,春節的腳步也越來越近了,春節前的這10大習俗能夠保證未來日子越來越紅火。

今天把春節前要了解的節日習俗跟大家做一下總結,老祖宗的傳統習俗充分發揚了,才能把日子越搞越紅火。
臘月二十日:洗澡、洗衣物

在古代,普通人家在冬天很難有機會洗澡,所以一般在臘月二十日前后,會選擇比較暖和的一天,來給全家進行一次清洗,這樣一家人就能干干凈凈的迎接新年了,同時也會把過去一年的衣物全部清洗晾曬干凈,因為正月里是不能隨意清洗衣物的。
臘月二十一:趕年集
在改革開放以前,中國一直是一個物質較為匱乏的國家,90年代以前,過春節人們要趕年集,到處購買性價比更高的春節物品,比如:糖果、餅干、瓜子、水果等。

臘月二十二:購新衣買新家具
現代人生活水平提高了,所以人們都不再期盼著穿新衣了,因為很多家庭也不再過縫縫補補的日子了。兒時在農村,大家只有春節才有機會穿到新衣服,現在生活變好了,春節對新衣服也不再那么期待。
臘月二十三:“祭灶”,北方的小年
小年在北方一般是臘月二十三,在南方一般是臘月二十四,中國地大物博,所以不同的區域,對待傳統習俗會有一些區別。

民間傳說小年“祭灶”,是為了送灶王爺回到天庭,向玉皇大帝匯報過去一年人間生活的疾苦,這一天,家家戶戶會上供一些好吃好喝的來祭祀灶王爺,讓灶王爺到天庭說好話。
臘月二十四:掃房子
臘月二十四人們要把屋里屋外打掃干凈,一般通俗的說法就是臘月二十四是“大掃除”。

打掃衛生也是有一種辭舊迎新的概念,去掉過去一年的窮氣、晦氣、疾病等等,來年一家人無病無災,日子紅紅火火,全家健康。
臘月二十五:磨豆腐
豆腐諧音是富裕的意思,古代人想吃豆腐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所以臘月二十五這一天,人們會磨豆腐,迎接新的一年。

玉皇大帝會在臘月二十五這一天查訪人間,如果看到家家戶戶都在磨豆腐,就說明人們生活還可以。
臘月二十六:殺豬割肉
以前在農村,人們都是很難有機會吃到肉的,所以人們一般會自己養一頭豬,等到春節的時候用于殺了祭祖或者招待客戶以及供給自家人食用。

有些家庭沒有養豬,所以會在這一天前往集市購買一些豬肉回來。
臘月二十七:宰公雞
在古代,民間有一種說法就是“殺七不殺八”,也就是臘月二十七殺公雞,臘月二十八不殺公雞,不然會不吉利。
臘月二十八:把面發
北方人們吃面食,所以一般都會在臘月二十八這一天開始做饅頭、包子和大餅,等到春節期間,一家人共同食用。

臘月二十八這一天南方地區基本上都是食用糍粑,年糕等食物。同時,人們也會貼春聯、年畫、窗花等等。
臘月二十九:祭祀祖先
在臘月二十九這天最重要的習俗就是祭祖了,家家戶戶都要準備好酒、好菜和各種祭品等,來到祖墳祭祖,告訴祖先這一年的一些收成和發生的大小事情,并且祈求祖先保佑。

臘月一般有29天和30天的說法,一般也就是大月和小月的說法,大月是30天,這樣的話,廿九這一天就被稱為“小除夕”。而臘月三十這天就是“除夕”。吃了團圓飯,就是“守歲”,一家人一起迎接新年的到來。

聲明:本文由網站用戶竹子發表,超夢電商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發現本站文章存在版權問題,如發現文章、圖片等侵權行為,請聯系我們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