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旺季為什么沒有那么旺了
金九銀十,每年的十月份都應該是工廠最忙碌的時候,針對國內市場廠家在準備雙十一備貨,針對海外市場廠家在備戰黑五、圣誕,但是今年的市場行情貌似顯得比較冷清。
今年八月份以前,跟工廠老板聊天大家每天都在說缺芯片,想盡辦法去囤芯片,狀態就是只要有芯片就可以有接不完的訂單。但是到了八月份以后,整個市場瞬間來了一個180°的大轉彎,碰到的老板都在說沒訂單,只要你有訂單供貨都不再是問題。
當然這里邊肯定有一些老板在悶聲發大財,但是經過了解實際情況確實是很多工廠的銷售都不是非常理想。

那到底是上游供應過剩,還是海外客戶需求下降,還是什么其他原因,今天我們通過上游供應端以及終端市場情況來剖析下IPC市場真實現狀。
02 上游供給端
IPC產品的核心器件包括主控(SOC)、Sensor、Wifi、Flash四大件,實際也是構成了IPC的主要成本。
消費類IPC主控芯片我們以安凱、君正兩家為例來去分析從供給端的供貨情況,安凱主要以長電為主,君正以低功耗為主。
安凱、君正在21年初的時候基本上是一芯難求,當時的邏輯很好理解,一方面海思受限讓出大量市場份額,二是市場恐慌情緒逼迫大家瘋狂囤貨,不管有沒有用先買了再說。
這就讓大家的焦點都放在缺貨上,而不是終端的實際訂單需求上,造成的錯覺就是只要有貨市場訂單大把,終端給我下訂單我還要挑一挑。

經過大半年將近一年的缺貨行情,現在原廠的產能基本穩定,下游工廠能拿到多少貨也基本明確,雖然說缺貨情況依然存在,但已經不是最大的問題。
對比21年初和現在的情況,原廠在芯片產能上也并沒有說大范圍擴增,可能每個月供的貨還是年初那么多,那么可以得出兩個結論,一是現在的終端訂單需求下降(或者說本來就沒有那么多),二是年初的市場繁榮景象實際是一種虛假繁榮,可能當時并沒有接到那么多訂單,同一個終端客戶的訂單同時下給了多家工廠,無形的擴大了“虛假訂單”。
Sensor和Flash也是IPC里邊必用的器件,在年初的時候,原來賣五六塊的Sensor被炒到十多塊,關鍵的是花這個價錢還買不到貨。同樣Flash三兩塊的東西也水漲船高漲到五塊多,原廠放出去交期起步也都是幾個月之后。

sensor
與21年初的繁榮場景形成鮮明對比的是,21年八九月以后,不管是sensor還是Flash基本都不存在大規模缺貨的情況了,不但不缺貨,很多都在降價,有的甚至出現價格倒掛的情況(市場價格比原廠出廠價還低),很多人都在拋貨。
說明什么?年初缺貨的時候一定有大量公司囤貨,有的可能是貿易商囤貨伺機炒到更高的價格賺差價,有的是工廠客戶想要自己用但又擔心后面買不到或者市場價格又漲了,所以就先買回來放到倉庫。
現在被迫拋貨是市場供大于求的結果,這些物料不做成成品實際就是廢鐵,市場終端客戶沒有那么多訂單了,或者說終端成品的訂單數量遠小于物料數量。
所以通過上游原廠供給端的分析,海外終端客戶的成品訂單需求并沒有大規模的增加,與以往同比維持平衡已經算比較好的情況了,有可能整體需求略有下降。
03 市場需求端
到底是什么原因影響了終端的成品出貨,簡單總結有以下幾個原因,也希望圈內的大佬補充交流。
- 疫情原因:
疫情的發生從某種程度上或者在某一段時間內是增加了海外出口量以及使用需求的。中國是較早復工復產的國家,海外疫情國家生產受限自然對中國產品進口量就會加大,據海關總署統計分析司統計,2021年前三季度,我國外貿出口總值達到15.55萬億元,同比增長22.7%,外貿進出口已經連續5個季度實現同比正增長。
但是疫情同時也對海外消費者的收入造成了很大影響,當海外消費者腰包沒有那么足的時候,對安防IPC產品的購買力也會產生較大影響,畢竟IPC產品算不上一個生活必需品。

- 海外運輸:
由于疫情影響,對港口運輸產生了巨大的影響,雖然海運價格較疫情剛發生時有大幅下降,但是價格依然還是處于高位狀態,拋開價格因素,現在想要把產品出口到海外也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在海關碼頭有大量產品是處于無法發向海外狀態。這對國內工廠以及海外B端客戶來說都是較大不利因素。

- 庫存消耗問題:
在21年初缺貨的大背景下,很多工廠在加急備貨生產,海外B端客戶會受此影響增加成品備貨,這有可能導致生產的產品數量大于實際需求的數量,提前透支了今年下半年的產品出貨,簡單來說就是海外B端客戶現在在賣的可能還是上半年備的庫存,所以使得現在的成品賣不動。

- 亞馬遜封號:
今年亞馬遜對大賣家的封號對整個行業來說是個大事件,遵從二八定律,電商的大部分貨是由這少部分大賣家出的,他們被封后一方面需要時間去恢復,所以短時間內很難大量出貨,同時原來備貨也有大量庫存,消庫存又會對市場造成一定沖擊。
但是個人認為亞馬遜大賣家封號對IPC市場的影響程度還是有限的,并不是目前市場不景氣的最關鍵因素,因為該有的需求還是會有,只是換了購買廠家而已。

- 產品及品牌競爭力不足:
雖然我們說目前市場環境沒有那么樂觀,但是還是有挺多工廠和品牌在這種環境下大賺特賺,這部分公司有幾個共性特點:
①做的產品具有創新性,比如做低功耗太陽能球機的瑞博斯,他們將更多精力花在產品打磨上,海外業務人員倒是沒有多少,每一個模具開出來會讓人覺得耳目一新;
②海外線下渠道客戶品質比較高,渠道成熟穩定,比如奧尼、龍之源等,對于他們來說市場變化帶來的容錯率就大大提升;
③有一定的品牌知名度,比如覓睿、Ring、Wyze等,當具有品牌影響力以后,雖然整體市場的需求量小了,但是消費的那部分客戶還是大部分會去購買品牌產品,受到最大影響的是非品牌客戶。產品生產廠家應該是去更多創造新的賣點和產品價值,從而促進更多的消費,而不是在已經內卷非常厲害的同質化產品上進行廝殺去爭奪有限的存量市場,短時間可以賺到快錢,但是并不能持久。
04 居安思危,產品為王
IPC安防市場容量巨大,確實是一個繁榮的大市場,但是短時間內很難有大規模的增長,早已經過了最大的風口期,當這個市場越來越成熟,一定是趨于集中化,頭部玩家會占據大部分份額。
20-21年市場有太多無法預知的變化,但是變化本來就是市場最大的規律,當工廠不再為訂單交付而疲于應對的時候,反而可以用這寶貴的空窗期去修煉內功,花更多的時間去做產品,儲備技術,去規劃公司未來的發展。
聲明:本文由網站用戶竹子發表,超夢電商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發現本站文章存在版權問題,如發現文章、圖片等侵權行為,請聯系我們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