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ISA?
歐盟委員會近期通過一項立法,要求2022年7月6日在歐盟銷售的新車,必須配備ISA(Intelligent Speed Assistance)。 據悉,在攝像頭、GPS 和限速標志地圖數據庫的配合下,當駕駛員超過當地法定速度限制時,ISA將通過通知、警告和強制等方式提醒駕駛員減速行駛。
- 通知型ISA,通過視覺或音頻信號通知駕駛員當前的限速和超速。
- 警告型 ISA,增加加速踏板上的向上壓力,駕駛員需要更用力地踩油門以越過系統限制。
- 強制型ISA,當超速發生時,系統將通過減少燃油噴射或要求駕駛員“降檔”進行減速,駕駛員也可取消該操作。
國內多個政策落地
在歐盟這一政策仍在爭議時,國內關于商用車輔助駕駛系統的政策已經逐步落地。 2017年3月,交通運輸部辦公廳發布《營運客車安全技術條件》。該政策要求車高超過3.7米的客運汽車,必須安裝電子穩定性控制系統;車身長于9米的客車,應裝備前撞預警系統及車道偏離預警系統。 另外,符合運營資質的汽車還必須安裝自動緊急制動系統。 2018年4月8日,交通運輸部又頒布了《營運貨車安全技術條件 第1部分:載貨汽車》。該政策要求載貨汽車必須安裝車道偏離預警系統、前撞預警系統。 除此之外,駕駛員的駕駛狀態也成為監管重點。 當年8月,交通運輸部辦公廳發布的《關于推廣應用智能視頻監控報警技術的通知》提出,要求各地鼓勵“兩客一危”的車輛前裝智能視頻監控報警裝置,駕駛員不安全駕駛行為進行自動識別和實時報警。 據新智駕了解,根據2018年底出臺的政策,所有“兩客一危”車輛截至2020年年底都要完成符合強制性標準的設備安裝。但是受到疫情的影響,整個政策實施的節奏至少會往后延半年。 國內政策的密集出臺,一定程度促進了國內ADAS廠商的成長。據預測,到2025年,我國L1級、L2/L2+級ADAS系統滲選率都將達到30%。
總 結
在國家政策的推動下,業內多位人士認為去年是國內ADAS爆發的元年,無論是 ADAS 產品的成本,還是最終的效果都有了一定的進步。 無論是在國內還是在海外,只有圍繞職業駕駛員的習慣和當地國情路況特點來開發的方案才更適合行業落地。聲明:本文由網站用戶香香發表,超夢電商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發現本站文章存在版權問題,如發現文章、圖片等侵權行為,請聯系我們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