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著阿里名號的零售通,16年以來在市場上漸露名堂,甚至近期新零售市場戰略往傳統夫妻店走去,零售通與京東便利店一樣夸下海口,但與京東不同的是,零售通做的不是重資產的模式加盟,而是平臺。

零售通利用阿里體系的淘寶、天貓、村淘等等的供應鏈資源,提供訂貨、物流、營銷、增值服務配套到夫妻店或者自營的便利店這一類線下小店,旨在搭建線上線下零售無間隙的新零售平臺。
并且針對一些新手店家,零售通還推出了“智選”的智能選貨功能,專門給一些不了解進貨鋪貨的新手店家提供解決辦法,利用大數據計算出周邊區域人群需要的貨物類型喜好,提高推薦新品對新客的吸引。
另外一方面,零售通推出了一項名為“城市拍檔”的“合作項目”,為什么要加引號呢?
所謂“城市拍檔”其實就是零售通的開荒牛,這些開荒牛負責在大小城市將小店老板拉到零售通里成為簽約店家,小店老板在零售通里下單補貨,這些“城市拍檔”就能拿到一定的提成。
據知情人士透露,要成為零售通的“城市拍檔”,需要繳納6000元的年費+5000元的保證金,年費是不退的,保證金暫時凍結在賬戶里。進場的“城市拍檔”就可以獲得阿里零售通提供的背書,開始在大小城市里物色小店去推銷。當然,大型的連鎖便利店有自己的獨立渠道,基本上只能接觸到營業員,而他們需要找的,就是一些夫妻店和自營個體戶。
作為個體戶,如果沒有渠道那是不可能自己開店的,原本最簡單的進貨補貨方式就是打個電話讓供應商直接送過來,零售通為他們提供的服務就是讓店家直接在零售通平臺上選擇自己想要的商品下單,通過就近的倉發貨實現最快速的補貨。而且還能享受到較低的進貨價和新品呢!聽起來確實挺不錯的。

然而,理想總是美好的,這些“城市拍檔”憧憬著交了高額的年費,拓展到1,200家店是不是意味著可以在家躺著收錢了?現實總是殘酷的,拓展了這么多的店之后,每天還要做售后維護,而且只要一段時間沒有去跑市場,這些原有客戶很可能就不在零售通上下單,畢竟店家原有的供應商提供的服務更快而且還能幫忙貼價等服務。而且得到提成的數額是根據下單的總量提成的。也就是說,無論拓展了多少家店,這些開荒牛還是要每天花大量的時間去跑市場。
另一方面,零售通目前給“城市拍檔”的提成是1%-6%,據知情人士透露,零售通給出的提成根據當前推薦商品而定,也就是說,零售通當前推薦的商品提成會調整高,相對而言其他商品的提成就會相對較低。也就是說,“城市拍檔”為了能拿更高的提成,會優先推薦小店進當前平臺推薦商品。
并且,目前“城市拍檔”所拿到的提成只是暫時性的補貼,目前已經呈現下滑趨勢,逼使這些“城市拍檔”不斷地為零售通平臺開拓新客戶,完成任務以保證每月能拿到一定的提成量。并且平臺在招聘“城市拍檔”時,在待遇條件上列明的待遇6-8k并不是底薪,而是預估每位優質的“城市拍檔”每月能拿到的提成總額,而只有少部分人能拿到超過1w每月的提成,、回報與付出的時間明顯不成正比。
作者并不是阿里的黑粉,也不是京東騰訊蘇寧派來的水軍,只是從客觀的角度去分析目前所謂的巨頭大行其道,美其名曰共同創業,優化零售市場。實際上,零售通的做法,跟收取人頭費來換取基層市場人員跑市場,擴充自身平臺體量,對于零售通而言百利而無一害。
另外,對于地推的“城市拍檔”,在拓展市場的過程,也就是要從傳統的經銷商手中搶飯碗,對于阿里體系上未必能拿到更優惠價格、物流速度也暫時跟不上傳統經銷商的狀況下,先不說搶不搶飯碗這件事,目前大部分小城市的店家都不太接受互聯網思維的拓展,而且還是要以自身成本為風險。

總結目前零售通最大的優勢,有強大的數據庫以及云計算系統,可以精確地分析單店所需商品、擺布等運營細節,除此之外,背靠阿里體系的背書,對于小城市的傳統夫妻店確實是一大宣傳亮點。
與此同時,零售通依靠的阿里體系,手淘里目前依然存在假貨次貨現象無法根治,物流倉儲暫時無法做到實時快速的配送,商品進貨成本優勢不大甚至比傳統經銷商的價格還要高。依靠大量吸收“城市拍檔”來拓展市場,收取高額入場費迫使拓展速度加快。
這有點像淘寶的拓展,但不同的是,起初淘寶拓展是采取免費幫開店,而零售通則是一開始就將“阿里”倆字利用的很到位,不需要太多的宣傳,“阿里系”就代表了實力。
阿里零售通能拓展到100萬個網點的實力毋庸置疑,但是這種拓展方式是否真的以幫助傳統夫妻店和自營個體戶為根本去發展呢?還是需要一定的時間去印證的。
聲明:本文由網站用戶竹子發表,超夢電商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發現本站文章存在版權問題,如發現文章、圖片等侵權行為,請聯系我們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