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到資源整合,必須談到銷售終端的合作方案,要想整合必須先滿足對方的需求。
銷售終端顧名思義,就是直面銷售者的終端代理。
對于終端來說,大家能夠理解的是降低成本和提升利潤,在職業營銷人眼里,這種理解是比較片面的。現在我們以門店為例,分析列出以下需求。
總利潤=客單價(售價-成本)*購買人數(銷售數量)*成交率*回頭次數
一、終端的成本
1、降低產品成本。
針對產品成本可以分析實現方法:
(1)增加銷售的規模:比如,批發。
(2)減少中間分配利潤的環節:比如,電商。
在這個賽道上努力是最為擁擠的,百分之90的人都在這里努力,因為這個是最簡單,最無腦的,只要找到最低價格的貨源就行。

2、降低運營成本。
這個想到的就不多了,我們分析一下都有哪些成本。
(1)房租成本:因為房租成本是固定的,如果我們愿意承擔一部分門店的房租,給這些門店增加一些不沖突的項目,完全可以借助現有門店流量實現銷售。
這種我們稱為嵌入渠道,我們做的門店早餐就是基于此原理實現的。因為大多餐飲行業沒有早餐的業務,我們承租部分不做早餐的門店,以出房租的形式,送貨上門提供早餐,銷售后分成。當然這種形式有很多種。

(2)裝修成本:針對門店一次性提供部分設備費用,從而達成合作。比如,現實運用中,在門店里面提供冰柜,從而進行產品銷售,當進貨達到一定數量后,免費贈送冰柜。
比如:早起的熱狗銷售機,檳榔銷售貨架。
更牛的是把產品免費掉,比如:紙巾機,環保袋等。

3、降低人工成本。
一般常見的是超市促銷員,超市免除貨架費,我方安排人在超市進行促銷,一般針對需要專業人員促銷的產品,必須對促銷人員進行培訓,借助超市的大流量進行銷售后分成,同時還能給招聘來的業務員提供就業崗位,由于規模大,人員專業,對銷售的促進是最大的。但是,產品的利潤必須能夠承擔員工的提成或工資。

二、終端的售價(提升利潤)
只要進行銷售,利潤是不斷追求的至高要素,沒有利潤就沒有銷售。
要想提升利潤,就要學會使用產品分級的策略,把同樣的產品進行多層次的包裝,給不同需求的客戶提供不同滿足的產品。
產品分級分2種運用形式
1、二分法:把產品分成優質產品和次級產品
舉例:菜場賣菜的人把產品分成新鮮的和不新鮮的,不新鮮的微利銷售,并標上價格吸引關注,新鮮的產品高價銷售,獲取足夠的利潤。等產品銷售的差不多了,再次分配。直到最后剩下很少的時候,客戶會覺得買到就不錯了。
三種心理:1、買到的都是最新鮮的。2、不新鮮的便宜。3、賣完了,還好我買到了。

2、三級法:把產品分成三級包裝,獲取不同的銷售價格。
舉例:賣水果的,把水果分成,次級水果,中型水果,禮品水果三種。
次級水果賣給占便宜的客戶。
禮品水果賣給送禮的,做好產品包裝,顏值最重要。
中型水果是賣給覺得次級水果不新鮮,但是又覺得禮品水果太貴的客戶,而大多數人在比較過之后,往往會下意識地購買中型水果。
這種策略不僅限于新鮮產品,還可以用在很多產品上,比如賣衣服,賣快消品等等。

三、購買人數
流量是任何商家追求的最核心要素,流量決定了購買量,往往門店老板說的要流量,其實本質是追求的成交人數,而實現成交人數的最簡單方法就是增加客戶流量。在過去,流量增加意味著成交量增長。對于過去流量過剩的時候,這種理念是對的,但是,現在流量稀缺時代,如何有效提升每個流量的利用率是最關鍵的。
想想,當你花了10元錢獲得一個用戶,客戶不買就走了,是不是意味著我們直接損失了10元錢?所以,如何把每個用戶盡可能地利用起來是最經濟最實惠的方法。
為了解決這種問題,我們需要不斷優化成交的流程,設計多重篩選機制,不斷挖掘用戶價值。針對接觸用戶,我們采用鎖定回頭機制,轉發機制,裂變機制,對用戶充分利用。
(1)接觸人數:私域流量,裂變流量
(2)成交幾率:成交流程與篩選機制
(3)回頭次數:鎖定多次利用,鎖定多次消費。
四、客戶單價
當客戶進店第一次消費之后,已經實現了盈利,只要推薦多購買1次,相當于節省了營銷費用,所以追銷和升級是提升利潤的最直接的方法。
舉例:奶茶店的第二杯半價,超市的加購折扣。
當我們擁有這些策略之后,針對性幫助終端設計好合作方案,在門店原有的基礎上進行升級改造就可以達成合作。
在我看來,所有的銷售終端,分為兩種
1、擁有客戶的。
2、沒有客戶的。
擁有客戶的需要提升利潤,提升人數,維護客戶三種強烈需求。
沒有客戶的需要設計好合作的方案,與合作方達成雙贏的合作意向。
聲明:本文由網站用戶竹子發表,超夢電商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發現本站文章存在版權問題,如發現文章、圖片等侵權行為,請聯系我們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