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上有一組來自麥肯錫的數據報告:
顧客的忠誠度不僅可以帶來高額利潤,而且還可以降低營銷成本;
保持一個消費者的營銷費用僅是吸引一個新消費者的 1/5 ;
向現有客戶銷售的機率是 50% ,而向一個新客戶銷售產品的機率僅有 15% ;
客戶忠誠度下降5%,企業利潤下降 25% ;
如果將每年的客戶關系保持率增加 5% ,可能使利潤增長 85% ;
企業 60% 的新客戶來自現有客戶的推薦。
通過對企業會員基本資料、消費、積分、儲值、促銷和優惠政策進行管理,能夠保持商家和客戶之間的良好聯系,從而讓客戶重復消費,提高客戶忠誠度,實現業績增長的目的。
但隨著互聯網的發展,數字渠道的興起,消費者每天接觸到的信息量呈現爆炸式增長, 會員不再“忠誠”,做會員營銷越來越難 !
因此,很多品牌和零售商家寄希望于通過積分等方式建立起自身的會員體系,試圖黏住消費者,但是實際情況是:
老會員休眠不消費?
新會員復購率太低?
會員維護就是做促銷?
會員流失嚴重?
為什么會出現這種情況?
是因為我們的管理太“粗”, 對會員的關心少,沒有做好精細化的會員管理!
會員精細化運營是什么?
所謂精細化運營,可以理解為通過分析不同類型用戶的購買行為和相關數據,采取針對性的運營維護,促使其完成轉化的一種用戶運營手段。 簡單來說,就是“對癥下藥”,推動會員持續消費。 在進行精細化運營時,每一類會員都會被打上不同的標簽,比如“30天內沒有購買”、“購買金額大于500元”等等。當打出這些標簽后,購買頻次高、金額大的那部分核心會員,自然而然就被品牌和零售商家所掌握,當然也是運營活動中應該重點關注的人群。
品牌和零售商家可以根據會員標簽刻畫出每一位消費者的精準畫像,清晰地知道每一個消費者為什么會購買、什么時候會購買、通過什么渠道什么方式購買、哪些產品哪些功能或服務是她/他所需要的,并與這些重點客戶人群建立直接聯系,做出及時反應。
真正以消費者需求為導向,比消費者自己還了解自己,了解消費者需求與喜好,實現從“人找貨”到“貨找人”的跨越。
想要實現精細化的會員運營,主要有以下5種辦法:
建立會員畫像
用戶全生命周期管理
用戶分層
建立會員體系
社群運營
聲明:本文由網站用戶竹子發表,超夢電商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發現本站文章存在版權問題,如發現文章、圖片等侵權行為,請聯系我們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