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商報訊銀行服務收費應合乎“質價相符”原則,不得對未給客戶提供實質性服務、未給客戶帶來實質性收益、未給客戶提升實質性效率的產品和服務收取費用。昨日,商報記者從市銀監局獲悉,我市將進一步規范銀行業服務收費和銷售行為,加強對服務收費情況的動態監測和持續監管,禁止收費質價不符和無服務的亂收費。
按照重慶市人民政府辦公廳發布的《關于進一步落實涉企政策促進經濟平穩發展的意見》規定,鼓勵金融機構清理服務收費項目及價格,列出收費目錄清單,在重慶市人民政府公眾信息網上公布。
對于上述要求,市金融辦相關負責人解讀說,銀監會有服務收費“四公開”的規定,一是收費項目公開。由總行統一制定收費價目名錄和價格。同一收費項目使用統一收費項目名稱、內容描述、客戶界定等要素,任何分支機構不得自行制定和調整收費項目名稱等要素。二是服務質價公開。服務收費應合乎質價相符原則,不得對未給客戶提供實質性服務、未給客戶帶來實質性收益、未給客戶提升實質性效率的產品和服務收取費用。三是效用功能公開。服務價格應遵循公開透明原則,各項服務必須“明碼標價”,充分履行告知義務,使客戶明確了解服務內容、方式、功能、效果,以及對應的收費標準,確保客戶了解充分信息,自主選擇。四是優惠政策公開。對特定對象堅持服務優惠和減費讓利原則,明確界定小微企業、三農、弱勢群體、社會公益等領域相關金融服務的優惠對象范圍,公布優惠政策、優惠方式和具體優惠額度,切實體現扶小助弱的商業道德。
重慶銀監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說,為嚴厲打擊違規收費行為,重慶銀監局確定了目錄清晰、公開透明、質價相符和服務績效等服務收費原則,各銀行通過官方網站、營業網點等渠道公布收費項目和收費標準,讓服務收費清清楚楚,讓廣大客戶明明白白。同時,持續嚴厲打擊銀行違規收費行為,重點整治多收費、亂收費等行為,保護銀行業消費者合法權益,降低實體經濟融資成本。針對部分銀行IC卡發卡收費較高的問題,重慶銀監局下發文件指導各銀行建立IC卡工本費調節機制,降低IC卡服務收費標準,加大對銀行業消費者的減免優惠力度。銀監會及重慶銀監局相繼出臺一系列規范金融服務收費政策,督導銀行業嚴格執行“七不準四公開”、“兩禁兩免”等小微金融服務收費規定。重慶銀監局2015年共開展四項專項行動,嚴肅處理違規收費和借“過橋”抬高融資成本等亂象。
聲明:本文由網站用戶竹子發表,超夢電商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發現本站文章存在版權問題,如發現文章、圖片等侵權行為,請聯系我們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