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小紅書的功能更新越來越頻繁,最近又上線了網頁版。小紅書上線網頁版對我們的影響如何?本文帶著小紅書上線網頁版的意圖,對其進行評測,分析體驗感受,一起來看看吧。
前言
大家有沒有發現,最近小紅書的功能更新頻率變快了。從1月份視頻入口改版,到全面上線視頻流,到這周上線的小紅書網頁版,這一連串行為,紛紛引起小紅書用戶的熱烈討論:
- 網頁版是什么樣的?
- 為什么要上線網頁版?
- 對不同群體有哪些使用技巧?
- …
這期就給各位解答下。
(圖片來源:小紅書網頁版頁面)
一、小紅書網頁版上線
2月8日傍晚,小紅書官宣網頁版上線,定位是摸魚和學習。其實小紅書的網頁版一直都有,但使用群體更多是面向創作者,可以上傳筆記和后臺管理。對于瀏覽需求的用戶而言就…….可能很多用戶都不知道小紅書有網頁版吧。所以這次上線的網頁版,很明顯就是“沖著用戶來的”。
(圖片來源:小紅書頁面)
二、網頁版功能和使用感受
1. 網頁端顯示10篇筆記
(圖片來源:小紅書網頁版頁面-比例100%)
網頁比例100%的情況下,會顯示10篇筆記,縮小網頁比例以后,能展示更多的筆記,但你會發現,筆記并不會自動填充滿整個網頁。
5列瀑布流,填充方式類似俄羅斯方塊一樣的嚴密規整,不管是豎屏筆記還是橫屏筆記,都整整齊齊(網頁比例50%)。
(圖片來源:小紅書網頁版頁面-比例50%)
2. 筆記互動可一鍵三連+分享
點擊筆記對單獨展現筆記,左邊是圖/視頻,右邊是文字。
(圖片來源:小紅書網頁版頁面)
用戶可以對筆記進行“點贊、收藏、評論”等操作,分享的方式主要靠掃碼。
(圖片來源:小紅書網頁版頁面)
這里在使用的時候發現3個bug:
1. 網頁端和手機端收藏的同步性
在操作過程中反復確認后發現,在網頁進行的收藏,手機端卻沒有顯示;
2. 收藏內容的存放點未知
同時大家也知道,手機端的收藏,可以建立不同的專輯存放筆記,再不濟,也有個默認收藏夾。但是網頁端的確收藏了,而收藏的東西,放在哪里? 既然是收藏,必然是希望能回溯找得到筆記,但是目前,不管是和手機端同步還是網頁端,都沒有解決這個問題。
3. 沒有消息通知板塊,沉浸式觀看
這個很明顯,除了筆記,網頁端沒有任何消息通知的端口,同時發現,觀看視頻時,默認靜音。這個的確夠沉浸了。至少是讓用戶,排除其它干擾,可以專心瀏覽筆記。
(圖片來源:小紅書網頁版頁面)
接下來說一說在個人使用過程中發現的點吧。
1. 網頁版圖片和視頻都只能瀏覽,無法保存
我們發現,網頁版的圖片瀏覽可以滑動鼠標瀏覽圖片,但是想要保存圖片,還需要掃碼切換到小紅書app端。
2. 主頁顯示
當你瀏覽筆記發現對某位博主感興趣,你可以點擊名稱進入主頁,會顯示博主的基本信息以及所有筆記和筆記點贊數。這和之前網頁版只能顯示部分無數據的筆記對比,有很大的改善。 對于品牌投放時查看博主的賬號數據的媒介來說,會減輕一些工作量。
3. 關于分享
分享博主主頁,可瀏覽所有筆記,分享單篇筆記,只能瀏覽該篇筆記。
4. 無搜索欄,隨機出現內容
小紅書手機端用戶依靠搜索精確獲取內容,優化SEO也是品牌營銷的一部分,而網頁端卻沒有搜索欄,用戶只能瀏覽隨機出現的內容。隨機出現的內容算法是否和手機端的一致,這個就不得而知了。 據目前而言,出現的內容包括你關注博主的筆記,小紅書官方的筆記,其它領域的爆文筆記……
三、小紅書為什么要上線網頁版?
新功能上線的邏輯是基于用戶的需求,以及滿足用戶的需求,提升用戶體驗,提高產品的可用性和可操作性,以及提升產品的功能性和實用性。
經濟學中的供求關系可以用來說明:小紅書每次的升級,背后的原因必然是需求——用戶有需求,有痛點。小紅書作為產品,作為供應方,就是基于用戶需求,響應用戶需求,提升用戶體驗。 小紅書作為目前月活2億的“移動生活指南”,用戶做決策的第一選擇就是它。設想如果你依賴的東西不好用,你還會繼續用嗎?
同時,人群多場景多設備多時間的使用需求無聲催促著小紅書能開發除了手機、pad以外的流量入口。
總結
總體而言,小紅書的網頁版功能完善空間還很大,但作用的體現卻很明顯。
- 對于用戶而言,至少“能看”這一步已經完成,至于功能需要多少時間完善到和手機端相同,大家可以蹲一蹲;
- 對于品牌方而言,多了一個流量入口,也就說明投放內容多了一個曝光渠道;
- 對于創作者而言,如果內容足夠優質,除了手機端的流量以外,網頁端也同樣能夠被用戶看到。
聲明:本文由網站用戶香香發表,超夢電商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發現本站文章存在版權問題,如發現文章、圖片等侵權行為,請聯系我們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