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導語:產品體驗報告,是體驗者在深入了解某個產品的商業模式、使用場景、產品功能等方面后,所作出的先有深度再到廣度的圖文分析報告。那么,如何撰寫一份產品體驗報告呢?一起來看一下吧。

一、什么是產品體驗報告?
產品體驗報告,是體驗者在深入了解某個產品的商業模式、目標用戶、使用場景、市場現狀、產品功能、交互體驗以及視覺風格,同時還包含了競品主要功能的對標,是先有深度再到廣度的分析報告,是全方位總結出來的圖文報告。 這里的「體驗者」可以是:運營、產品、交互、UI等產品相關人員,現在已經不局限于產品經理做報告了,因為行業需要多元化人才,同時也可以為你跳槽、轉崗、晉升打好基礎。 既然是一份圖文報告,就必須具備可呈現、可閱讀、可傳承的相關條件,類似于我們的工作總結、項目復盤等,產品體驗報告也有特定的輸出框架和規范。二、寫這個有什么用?
- 一般利用產品體驗報告來指導產品改進
- 用于加深對目標產品和目標崗位的了解,深度體驗相關產品是必備流程
- 也可以用于新入職或應聘時,為了摸清自身產品以及競品而進行的研究分析,面試時也能證明你對該產品做了充分準備
- 當然也可以用來了解一些新生產品、感興趣的產品,拓展產品思維、設計思維
三、前期準備
1. 熟悉產品&體驗產品
熟悉 APP 是做報告的基礎,可以根據自己的經驗、看法,去體驗它,感受它的優劣勢。正如前面所說,這個優劣勢不光是停留在視覺、交互方面,還可以包括核心功能、特色功能等,甚至是戰略層面的。 每個人都是用戶,所以不要怕判斷錯誤,大膽去感受、去思考、去提意見,然后把你的想法記錄下來,零零散散的筆記沒事,后面再統一整理,第一感受是最真實的。 在記錄想法時候,最好把你的理由羅列出來:哪里好、哪里還可以優化、我應該怎么做?這個記錄好了,后面寫報告的時候會很輕松。當然也不要閉門造車,盡量和身邊的產品人員共同探討,發掘他們對產品的看法,或許能收集到你遺漏的點。 如果是你參與設計的產品,那直接把你之前的設計思考和建議復盤即可。2. 收集&整理資料
資料收集是一個比較繁瑣的過程,需要多渠道去發掘信息,并把他們串聯起來再分類,相信收集過后會對整個產品的戰略層、范圍層、結構層、框架層、表現層(用戶體驗五要素)有大致的了解,后面會根據這5個層面做產品解剖。 1)收集具體層面 需要了解 APP 的市場反饋:各端下載量、使用評論,以及這個 APP 有哪些競品,這些競品的相關數據又是怎樣的。 如何獲得數據?可以通過:手機應用市場、APP Annie、神策數據等數據網站來收集。很多自家產品還有內部研發的「數據觀象臺」,這些都能記錄留存、轉化、用戶特征、行為、點擊事件等重要數據,是產品報告中的有力證據。 2)收集宏觀層面 可以直接通過公司官網、產品介紹、招聘網站、用研報告、運營報告等方式收集。3. 分析資料
分析資料可以在寫報告的時候同時進行。如果提前做好初步的資料分析,將會提高后面寫報告的效率。 1)分析具體層面 根據用戶的評論反饋初步判斷,提煉關鍵信息點進行分類。同時可以查看競品的用戶評價,兩者之間做對比,分析為什么會出現這些優勢或差距。 競品的行為數據我們基本看不到,是人家的產品機密,我們主要是自家產品的行為數據,競品只是參考。 最后可以從功能、交互、視覺、運營的維度思考如何解決問題并優化,把這些都記錄下來。 2)分析宏觀層面 根據搜集來的產品的背景、新聞、研究報告等信息進行分析,提煉其中的重要觀點,然后把這些觀點按照「用戶體驗五要素」歸類,把搜集來的觀點和自己對產品的想法進行碰撞,記錄思考過程。4. 推薦工具
為了便于共享、傳播及圖片處理,產品體驗報告通常以 PPT 的形式記錄,因此我比較推薦的排版工具有:office PPT、Keynote、Axure、Sketch、Ps、Ai。 注意:制作一份產品體驗報告,你要面向的是企業高層、上級領導、面試官、產品團隊的同事、客戶等,所以需要結構清晰,排版精美、簡潔,這樣才會讓人有讀下去的欲望,正如文章開頭所說:可呈現、可閱讀、可傳承。特別是自己以設計師的身份拿出報告的時候,排版是否精美、信息主次區分是否明顯,也是對自身專業性的一種考量。四、輸出框架
講到這里,準備工作就已經做的差不多了,現在我們開始規劃寫作思路。下面列舉的是比較全面的思路,可根據現狀自定義框架(重點是產品分析那一步,綠色部分):
1. 體驗環境

2. 產品背景
產品背景可以結合上面宏觀層面收集來的資料加以描述,盡量保證描述的邏輯性,要讓現狀、痛點、價值、目標一目了然。不要記流水賬,也不要復制粘貼。具體思路如下:

3. 產品分析
1)戰略層 產品定位:為「誰」提供什么樣的服務,解決「誰」的什么需求。 產品類型:提供服務的產品屬于哪個領域,具有什么樣的產品屬性。



- 什么情況下使用產品?這個情況會不會導致情緒波動?
- 什么地方使用產品?
- 這些地方網絡環境好不好?不好該怎么辦?
- 定位有沒有覆蓋到?精不精準?不精準怎么辦?
- 移動支付時賬號內無零錢怎么辦?
- 正在等車時,手機沒電怎么辦?


- 基礎功能(必備的功能、解決問題的功能、代表產品屬性的功能)
- 特色功能(核心且重要的、打破同質化尋找差異化的、提升用戶滿意度的)

- 顏色、布局、版式、微交互、精致度等,如果這些讓你的情緒產生正面增長,那么恭喜你,你已經被產品的「本能層次設計」所吸引
- 如果情緒波動不大,說明還看得過去
- 如果從視覺上讓你感覺不舒適、皺眉頭等負面情緒產生,那只能說明還有優化的空間

4. 競品分析
基于戰略層面收集到的數據,我們需要和競品做宏觀對比、具體對比,看看別家產品是怎么做的,為什么受用戶喜歡: 1)宏觀對比

5. 假如我是產品經理
相信你做到這一步的時候,已經對產品了解的比較透徹了,在解剖過程中你肯定有很多疑問和自己的想法,沒關系,大膽把他寫出來,這能夠檢驗你的分析成果。 假如你是產品經理或設計負責人,你會如何優化、把控產品呢?就從以下四個方面開始你的表演吧:五、總結
- 千萬別急著動手,先收集相關資料和數據,認真分析并做記錄
- 了解產品定位、用戶群體和市場現狀,知道產品為哪些人解決問題、設計機會在哪里
- 找到用戶訴求,參考競品,結合產品現狀給出合理建議
- 與競品做對比,找到優缺點,設想改進方案
聲明:本文由網站用戶香香發表,超夢電商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發現本站文章存在版權問題,如發現文章、圖片等侵權行為,請聯系我們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