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時報(www.chinatimes.net.cn)記者 李未來 見習記者 撒元明 北京報道
近日,上海找油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下稱“找油網”)被爆出其資金鏈面臨斷裂風險,同時找油網出現裁員、拖欠員工工資、不再續繳社保的現象。據了解,找油網最近一次融資在2018年,此后能源電商領域發生了18起融資,找油網卻再沒拉來一筆融資。
有員工向記者證實了目前找油網確實存在拖欠員工工資的現象。找油網旗下電商平臺老呂加油也不能正常使用,與之合作的加油站越來越少,很多用戶在老呂加油里面的余額已不能使用。
加油卡余額不能提現
近期找油網被爆出拖欠員工工資,裁掉了大批員工,原辦公地已搬空。找油網還曾以“上市前內部融資”為由向基層員工集資超過2000萬元,并沒有任何合同與協議給到員工。多名找油網員工對記者表示,網絡上的所爆出的信息屬實。
一位找油網員工告訴記者,5月份的工資都沒有發完。“目前公司拖欠了200多名員工的工資,總數有兩千多萬,很多員工都被裁了。現在公司重新租了辦公室,只剩下幾個人。”該名員工告訴記者。記者多次撥打電話向找油網求證,但并沒有人接聽。

老呂加油APP的余額不能提現。受訪者供圖
開貨車的郭先生告訴《華夏時報》記者,“我在老呂加油App內有電子油卡,卡里面還有四千多塊錢,現在也不能用了。現在客服電話也打不通,12315投訴也沒有人接,在12315網站提交投訴,12315網站填好資料,總是提交不上去。”
據郭先生稱,“之前我們跑一條路,三百多公里有一兩個加油站可以加油。現在全國只有兩個加油站可以用油卡,我們的路途中一個可以加油的都沒有了,之前與找油網合作的加油站已經不再合作。目前老呂加油里面的余額不能用來加油,也不能提現,只能轉讓給別的用戶。”

老呂加油APP目前僅有兩個合作加油站。受訪者供圖
當初為什么會使用老呂加油App呢?郭先生稱:“找油網一般會和物流公司合作抵運費,要不我們也不會主動往找油網里充錢。我去年開自己的車,拉了一趟常德到南京郵政速遞的貨,(物流公司)給我這個老呂電子油卡,綁定車牌號和手機號后,一部分工資轉變成找油網的余額。”郭先生說,“今年我開公司的車,APP上綁定了公司車牌號,公司六月份之前用的老呂加油App來加油,后來就用不了了。”
經營不善被資本“拋棄”
找油網成立于2015年,是國內互聯網成品油
電商服務平臺,意圖通過互聯網的方式提升成品油行業流通效率。找油網以柴油單品為切入點逐漸向煤油、汽油、燃料油等石油化工全品類拓展,最終建成石油全產業鏈綜合電商服務平臺,其產品為手機APP及小程序“老呂加油”。
找油網作為成品油電商平臺,一直在夾縫中生存。2016年年底找油網聯合創始人徐冰然在接受采訪時曾表示,當時找油網90%營收來自于商城代銷代購業務,剩余的收入來自于油品服務領域。從業務角度看,找油網將立足于交易撮合、產品代銷等服務,加大力度拓展中小微客戶市場,深化油品服務。
網經社電子商務研究中心B2B與
跨境電商部主任、高級分析師張周平表示,找油網商業模式主要是為2B企業提供服務,給物流企業提供加油服務和給加油站提供賦能。但這種盈利模式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存在很多難點,中石化、中石油、中海油“三桶油”處于強勢地位,各自都有自己的營銷等渠道,跟找油網等平臺合作較少,造成類似平臺上多數以和民營加油站合作為主,跟“三桶油”存在博弈和競爭關系。
公開資料顯示,找油網的大股東為呂健,持股比例為83%。目前找油網已經經歷過六輪融資,共計募資約13.85億元。在一開始成立的時候就獲得了500萬元的天使輪融資。而最近的一次融資時間為2018年8月1日,融資金額為1.5億美元,這之后再也沒拉來融資。
從2018年開始,市場上出現了類似很多找油網的成品油電商公司,隨著入局者的增加,行業競爭加劇,找油網并未顯示出其獨特的競爭力,并逐漸在競爭中敗下陣來,昔日的獨角獸光環不再。據網經社‘電數寶’電商大數據庫,2018年8月至2021年8月,三年時間能源電商領域共發生了18起融資,融資金額超57億元,獲得融資的企業包括能鏈集團、點滴能源、銀河云油、能源匯、我家加油、油大大等。
張周平分析,找油網“暴雷”導火線系挪用客戶預付款,造成客戶無法加油,擠兌預付款。行業競爭激烈、自身經營不善等,都是壓垮找油網的“稻草”,所以說,企業經營決策要保持一定的底線。
聲明:本文由網站用戶香香發表,超夢電商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發現本站文章存在版權問題,如發現文章、圖片等侵權行為,請聯系我們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