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編曾經總結過全球知名的幾十位音箱品牌,然而,許多品牌已經AV化了,連hifi都已經算不上了。而在其余的品牌中,hi-end級、hifi級和監聽品牌也沒有分開例舉。因此重新整理下,按hi-end級、hifi級和監聽級重新整理了一下。希望大家喜歡。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小編更在意的是品牌的實力、聲音,而非銷量。也正是這個原因,這些品牌通常來講也是非常小的公司(就銷量而言)。對于某些音響大廠來說,一個品牌中即有hi-end產品,也有hifi產品,還有AV系列,這類一般就到hifi級里了(平均下,嘿嘿)。
排序并非排名,更非實力。評語僅代表小編,一家之言,歡迎討論,不歡迎噴,謝謝!
一、MBL 德國
德國的HI-END品牌MBL由殿堂級大師Wolfgang Meletzky于1979年創立,MBL將完美主義哲學融入音響產品中,以藝術思想注入MBL設計里。為達到W. Meletzky的最高標準,從電子器材至揚聲器、由微細的音量旋鈕至功放機箱,都由位于德國柏林市自設的MBL廠房制造,不假外求,保證每一制造細節部份均達到最高標準。

能夠成為舉世知名的德國極品音響品牌,絕非僥幸。W. Meletzky勇于開發創新技術精神,并訂立了一個更高技術標準,同時也成為了MBL的傳統。MBL的創新精神已給業內權威留下深刻印象。他所設計360度全方位揚聲器101B,更被美國發燒音響天書評選為音樂愛好者的夢想終極揚聲器。目前,MBL的360度全方位揚聲器仍然公認是世界第一。
MBL大葫蘆頭
將交響樂團的現場演奏在居室中重現—MBL為照顧不同用家之需,設計了3個不同系列產品;不管是極級的Reference Line參考系列,還是高級的Noble Line貴族系列或優雅的Basic Line基礎系列;MBL旨在為用家帶來音樂最高享受。讓用家感到如交響樂團親臨家中演奏般效果,領略『完美人生』的音樂享受(完美人生最重要的是:有錢,哈哈)。

二、WilsonBenesch 金馳 英國
1989年Wilson Benesch成立于英國鋼鐵工業重鎮Sheffield,由Craig Milnes、Andrew Scholey 與Christina Milnes 所共創,這家公司最大的特色是高剛性箱體。第一對推出的ACT-1落地音箱,打破傳統以碳纖維與木板制作,碳纖維具備低質量、高剛性的特性,一方面降低木箱諧振的污染,另一方面也讓能量以最有效率的方式傳遞出去,以減少能量駐留。接下來出現的舊旗艦Bishop承襲ACT-1設計,但加入了鋁合金材質,每邊四對的Isobaric推挽式低音也首度出現在Wilson Benesch音箱身上。
金馳最知名的Discovery
Odyssey系列的出現,則是源自于Wilson Benesch公司探究一級方程式賽車那種高強度車身結構后,以全新的箱體設計再度出發之高成就產品。打頭陣的Discovery甫一推出就受到音響界的一致好評,隨后Arc、Centre和新旗艦Chimera,都采取了碳纖維聚合物加上鋁合金材質直接制成,單元方面依舊使用Bishop身上著名的Tactic低音,Isobaric的設計理念也同樣用在Discovery、Chimera兩對音箱上。
金馳旗艦音箱系列Chimera
金馳旗下最有名的音箱名為“Discovery”,以此寓意創新、開拓新境界的追求。 這款音響造型別致而獨特,以書架箱的形式呈現于世人面前,并同音箱支架聯合一體。

Discovery的結構應用三分頻四單元,由一只25mm的軟球頂高音搭配三只178mm口徑的喇叭(兩只還原低頻,一只還原中頻)組成。前面板僅僅是兩只喇叭,箱體底部還設置了喇叭,三分頻四單元的結構,可以得到更為細致的音樂聲,對于樂曲的細節解析更透徹。
三、AVANTGARDE 喇叭花 德國

Avantgarde是一家創立于1991年的喇叭公司,在1984年前后,創辦人之一Holger Fromme在Pink Floyd演唱會上,體驗到大型號角系統暴起暴落的動態所震驚,當時市場上也找不出夠好的現役產品,Holger Fromme于是興起自行設計號角喇叭的念頭;Holger Fromme找來有豐富號角設計經驗的Matthias Ruff來幫忙,在很短的時間內,就已經在自己工廠中以鑄模方式做出第一件以石膏為材質的圓形號角。有了成功的經驗做后盾,Holger Fromme與合伙人Matthias Ruff決定自創新品牌,借著電腦程式的輔助計算出最佳化的號角弧度與直徑,把苦心研發的成果讓全世界的消費者共同分享。
德國喇叭花 Sphaeron Excalibur
如果說音響中,有一款你可能聽說過的,那就是德國喇叭花了,過去我們到展會上報道的基本上都是中低端產品,而Sphaeron Excalibur才算是真正的旗艦。如果你喜歡它,不一定是因為它頂級的音箱,也可能是它過于搶眼的外觀(聲音好不好先不說,外觀一看中毒倒是真的)。

四、Kharma 卡瑪 荷蘭
荷蘭Kharma是一家來自荷蘭的O.L.S.(Oosterum Loudspeaker Systems)公司旗下的品牌,今年正在歡度25周年慶的O.L.S.成立于1982年,老板Charles van Oosterum是一位專門接受委托設計與制造音響產品的設計師,時下很流行的2.1衛星式喇叭(主喇叭與超低音喇叭)的概念就是由他所首先提出的。
卡瑪天價旗艦
1992年他接受一位發燒友的委托設計出一套全世界「最完美」的音響,前提是必須要他聽了滿意才付款。Oosterum為他設計出一對采用24個Planar-Magnetic超高音單體、25個15吋低音單體及48個6吋中音單體的喇叭,加上三萬瓦的擴大機來驅動。這套重達12噸的Grand Enigma Reference System「巨大之謎參考系統」就擺在這位發燒友的45,000立方呎的試聽空間中,最后他非常滿意的付了一百萬美元。Grand Enigma Reference System不僅成為全世界最昂貴的音響系統,也成功打響了O.L.S.的名號,之后他更成立Kharma這個品牌使一般的消費者也能享受到這「謎」一般的神秘聲音。
卡瑪著名的肥豬
五、Eggleston 艾格斯頓 美國
追求完美且極為人性化的設計理念Eggleston Works(艾格斯頓)是Hi-End音箱里不容忽視的一個名字,創始人Eggleston先生是Hi-End音響界的著名設計師,家族里的William Eggleaon先生是美國現代著名的攝影大師,是上世紀70年代后著名的“新彩色攝影”的代表人物,我在上一篇介紹Savoy音箱里的文章有過詳細介紹,有興趣的朋友不妨翻閱一下本刊2005年第7期筆者的文章:《Eggleston Savoy音箱:接近完美的名器》。和其它的美國頂級廠家的設計理念不一樣,Egglesto Works非常重視中頻的再現,因為中頻是人耳最敏感和最熟悉的頻段,任何微小的失真、渲染和壓縮都容易感受到,這一理念和英國的ATC很相似,但是Eggleston Works走得更徹底。 —-文:潘志強


六、Wilson Audio(威信) 美國
光聽“威信”這個中文譯名就足以讓人肅然起敬,美國Wilson Audio這個品牌是世界頂級的HI-End揚聲器廠家。20年前Wilson Audio制造了WATT揚聲器,成為了當時監聽音箱的最高標準,后來Wilson Audio推出了配合的Puppy超低音系統,從此WATT/Puppy成為完美的大型監聽系統,頂級揚聲器標準—Wilson Audio的WATT/Puppy誕生。Wilson Audio的超級旗艦:亞歷山大-X2超級揚聲器是目前世界上最頂級的落地箱之一。



七、Avalon 盟主 美國
美國Avalon(盟主)是世界上優質高級揚聲器生產商之一,在發燒音響界享有盛名,它設計的揚聲器在理念上和工藝上都受到音樂愛好者的欣賞。Avalon Acoustics(盟主)誕生于上個世紀的八十年代后期,它的產品售價高昂,采用世界最好的喇叭單元,每款音箱均限量生產,不論是外形或聲音都具有非常強烈的個性,是北美、歐洲最高檔HI-End音箱之一。
Avalon盟主因為其高昂的價格讓很多就算是發燒友們都望而卻步,而Avalon盟主確實是Hi End當中不可或缺的一個組成部分,其品牌最大的成功之處在于把音響性與音樂性相互融合和協調的非常不錯,幾乎達到了兩者統一和諧的地步。



八、Estelon愛詩特濃 愛沙尼亞

來自愛沙尼亞音箱品牌新貴Estelon愛詩特濃創立于2006年,設計師Alfred Vassikov經過了長達五年的設計研發生產。當產品2010年美國CES大展首次亮相便風靡全球,引起音響業界的極大關注,成為時尚美型美聲的代表。

早在去年的慕尼黑Hi-End音響展便已獲悉Estelon愛詩特濃將會推出旗艦的四件套音箱,但具體式樣外觀以及所用技術屬于絕密級內容不容透露。私下猜想Estelon愛詩特濃是以圓弧曲線的花樽造型獲得青睞,想必旗艦外觀也八九不離十。但作為四件套,倘若家中擺上四個大花瓶那就未必美觀。當我們看到這對Extreme旗艦音箱的設計初稿時,用一句流行的網絡語言來形容,就是“小伙伴們都驚呆了!”。

Alfred巧妙的將花瓶分成兩節,如此一來便將普遍的四件套音箱分體式變成了連體、合體式,更為令人驚艷的是中高音箱體與低音箱體可以通過電機拖動來調節高度,以期在不同的聆聽環境都能獲取最佳的音效。這樣的設計在音響行業可以說是前所未聞的,極具創新的。她打破了傳統四件套分體式占地累贅的弊端,必將成為“音箱中不朽的雕塑” Extreme旗艦音箱延續了Estelon愛詩特濃秉承的外觀審美,同樣以其專利的大理石合成材料打造無縫箱體。Extreme也是Estelon家族中首款使用兩款顏色搭配的音箱,啞光黑色為主色調,并且混搭不同的高亮顏色融為一體,使其龐大的身軀亦能顯得靈巧,充滿線條感,更加炫耀奪目,必將成為音響業界新一代高大上的代名詞。這就是定價220萬人民幣的Extreme旗艦音箱。
九、Stenheim 瑞士
天韻(Stenheim)的Reference Ultime(終極參考)音箱
天韻(Stenheim)是一個2010年成立于瑞士的新hi-end品牌。Stenheim一向以其高科技+豪華用料的風格,包括箱體采用鋁材為主體,結合包裹駝鳥皮革的原木面板制造。造型現代簡潔,極富有現代感。現場開聲的是一套Stenheim的頂級音箱加英國音響貴族前級和美國星座功放和瑞士CH Precision音源的組合,現場播放了一段白頭佬。低頻質感撲面而來,聲音充滿現代感,速度極快,極度透明和高解析、高密度。讓人一聽就“想入非非”,不過瑞士的產品就是一個字:貴!音箱 128萬,全套400萬!讓人咋目,而更讓人吃驚的是,這還不是旗艦。
十、Zellaton 德國
眾多高級音箱品牌只要使用了Zellaton單元,無不被發燒友視為稀世珍品而趨之若鶩。發明Zellaton振膜的Dr Emil Podszus生于1881年– 1968年,他是一位德國發明家兼物理學家,一生獲得的發明專利超過百件。到二次大戰結束,Emil Podszus創立Zellaton公司,Zella即英文Cell(細胞)之意,Ton則是tone,Zellaton指的就是“細胞氣室之聲”。他發明一種多層復合式振膜,Hartschaum (德文)薄膜,即Polypropylene foam,是聚苯乙烯泡沫,俱有堅硬而質輕的特性。由一層極硬的紙板與發泡材質層構成,表面再壓上一層鋁箔,利用不同材質間發聲速度不同的特性化解共振問題。后來經過無數次改良,才發展成為Zellaton振膜。Podszus花了數十年時間,經歷上千次實驗,直到1950年才進化成為目前所見,在Zellaton材料表面加上一層只有8 micron厚度的鋁箔材料,形成三文治式結構的錐盆振膜。

Emil Podszus發明的這種單元制造技術,迄今發展至第三代;Podszus博士后繼有人,他的孫子Manuel Podszus也是物理機械天才, Manuel曾在奔馳汽車與Bosch等大企業的研發部工作,以御繁為簡的設計天才聞名業界,但是私底下他與祖父一樣,最熱愛的是音樂與音響。早在30多年前,他就開始研究音箱一切理論與技術,當然也包括繼承自祖父的Zellaton振膜制造技術。 30年來,他不但改良了Zellaton振膜技術,甚至開發出使用Zellaton振膜的高音單元,而且還開發出使用Zellaton振膜的高音單元。這只高音單元,雖然看起來振膜面積很大,重量應該比一般絲質或金屬半球振膜重,但其實因為Zellaton材質極輕的特性使然,整個振膜的重量僅有0.2克,高頻延伸則可上達40kHz,而且頻率響應非常平直,不用外加超高音即可兼顧極高頻重放任務。

新一代Zellaton振膜的鋁箔層雖然看似一樣,但其實厚度并不相同,以現役Zellaton喇叭所使用的單體為例,高音單體的鋁箔厚度為0.006mm,中音單體為0.008mm,低音單體則為0.0105mm。可以想見他們在研發階段必定是經過了非常精細的測試比較,才能分辨出如此微小的差異,對于最后回放有何影響。
Zellaton振膜透明無染、純凈自然的聲底一直被發燒友視為是無可取代的特質,也是Zellaton之所以成為傳奇的原因。不過Zellaton振膜到底是如何制成的呢?這個秘密75年來從未公開,唯一可以公開的是,Zellaton是由多種成分混合,然后加熱成形,制作方法極為困難,每只單元需數周才能完成;而且只能仰賴手工制造。新一代Zellaton振膜的材質與最早的Zellaton完全一致,不過改良了制造方式,雖然仍須依靠手工制造,但是表層鋁箔與發泡材質層的黏合更為緊密,耐用性更好。發泡材質層的質量也更為一致,解決了以往密度不均、質量難以掌控的最大問題。其實光看振膜并不能決定一只單元的好壞,新一代Zellaton單元從振膜厚度、鋁箔厚度到磁鐵強度、彈波設計、懸邊材質,每一處設計都經過全面的考慮,這才是全新Zellaton單元性能得以大幅突破的原因。

Zellaton音箱目前只有兩款產品:Zellaton One與Zellaton Grand音箱,與Zellaton One比較,兩者外觀幾乎一樣,使用單元也完全相同,只是Zellaton Grand高了10公分,前障板較寬,此外內部分頻器的組件等級也更高。Zellaton強調追求的不是極大音量重放,而是活生、快速、真實的音樂演奏,它擁有獨特的聲音魅力,呈現出音樂中微妙的均衡,而且擁有很高的音樂感染力。
聲明:本文由網站用戶香香發表,超夢電商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發現本站文章存在版權問題,如發現文章、圖片等侵權行為,請聯系我們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