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說說中國電商史!
90年代,馬云在杭州創立阿里巴巴。阿里經過二十余年的發展,形成了電商領域的強生態閉環,核心產品包括淘寶、天貓、螞蟻金服、阿里云、1688、速賣通、菜鳥網絡等。
同樣是90年代,劉強東在北京創立京東。京東通過自建物流實現了電商差異化運營。隨后又在高瓴的牽線下聯姻騰訊,發展迅猛且根基扎實,目前京東商城已成為中國知名的B2C平臺。
2015年,黃崢在上海創立拼多多。拼多多由拼團模式(水果)起家,后借助騰訊(微信)的賦能一飛沖天。目前拼多多已是國內用戶數最大的電商平臺。
盡管當下電商市場上還有像唯品會、蘇寧易購以及小紅書等電商平臺,但阿里京東拼多多三家可以說是中國電商行業的三巨頭。
有數據顯示,阿里、京東和拼多多三分天下,占領絕大部分電商份額。三大巨頭占據89.4%的市場份額,形成寡頭競爭的格局。

那么問題來了,在京東拼多多之前,張近東所領銜的蘇寧,原本有望成為中國電商巨頭之一,蘇寧易購是如何錯失了這一重大機會呢?我們不妨來簡單地分析一下!
在互聯網線上線下融合的當下,蘇寧多年積累的家電業務能力和線下資源依然具備競爭優勢。
但讓眾人驚訝的是,蘇寧當年手握一手好牌可謂打得稀爛。從2014年算起,蘇寧易購年年虧損,蘇寧也是年年賣資產來求生。
從蘇寧的最新財報來看,蘇寧再度虧損了400多億。蘇寧在線下的優勢,在歷史潮流面前,可以說是蕩然無存。

持續虧損不僅讓蘇寧備受壓力,同時也讓蘇寧的中小投資者們損失慘重,為了保住蘇寧易購的上市地位,蘇寧這些年只干了一件事,那就是不斷出售資產。
2014年,蘇寧易購出售11家門店,實現營業外收入23.81億元。
2015年,蘇寧易購出售14家門店,且賣掉PPTV,實現營業外收入27.85億元。
2016年,蘇寧易購出售6家倉儲供應鏈及子公司,實現營業外收入18.1億元。
2017年,蘇寧易購開始變賣阿里巴巴股票,實現投資收益41億元。
2018年,蘇寧易購將剩余阿里巴巴股票全部清倉,實現投資收益113億元。
春公子之前就說過,蘇寧之所以淪落至此,很大程度上是因為蘇寧盲目多元化發展,從而忽視了主業零售。
這些年,蘇寧投資pptv,投資聯通,投資萬達,買萬達百貨,買家樂福,開蘇寧小店,蘇寧四處投資,最終引起資金緊張。

那么最后的問題來了,蘇寧易購背靠蘇寧,當年蘇寧巔峰的時候,全國門店超3000家,蘇寧易購完全可以憑借線下線下的優勢相融合,從而成為一家出彩的電商公司,可為何蘇寧易購沒能做到呢?
其實要搞清楚這個問題也不難!阿里的天貓和淘寶就是線上商城,說白了阿里就是在線上打造了一個萬達廣場,阿里憑借自身的名氣,讓大量賣家到阿里電商平臺上開店運營。
京東是開線上超市的,以前做電器為主,后來延展到百貨、圖書、超市,基本以自營為主,帶點外租區。京東最大的優勢就是送貨快。
拼多多是線上小商品市場的,以低價起步,以拼團形式做社交團購而迅猛發展。拼多多最大的優勢就是低價,低價,還是低價!
那蘇寧易購的優勢是什么呢?抱歉,蘇寧易購搞了這么多年,春公子到今天都沒能搞清楚蘇寧易購的優勢在哪!
蘇寧與京東相比,送貨速度沒京東快,在產品價格方面,拼多多比蘇寧有優勢的多,在平臺資源上,蘇寧也無法與阿里相比。
所以春公子認為,蘇寧是一家被電商忽視的公司。因為蘇寧在電商領域浪費了太多時間,從而也導致了蘇寧主業近些年的疲軟發展。

總而言之,蘇寧此前盲目多元化,埋下了太多的雷,電商沒折騰起來,線下也沒有完全一家獨大。就目前來看,蘇寧想要扭轉頹勢,還需要時間!
聲明:本文由網站用戶liubaili發表,超夢電商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發現本站文章存在版權問題,如發現文章、圖片等侵權行為,請聯系我們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