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和百度都上線了小程序,不過兩者思路卻截然不同:
1、入口不同:微信碎片化,百度中心化。
從上線到目前為止,微信現在已為小程序開放64個入口。排名前五的入口依次是微信群聊入口、微信聊天主界面下拉、App分享信息卡片、發現欄小程序主入口、發現欄小程序主入口搜索框的搜索結果頁。
與微信小程序入口分散在各處需要開發者絞盡腦汁去獲取流量不同,百度智能小程序入口更加集中,百度將開放搜索、信息流、貼吧在內的千億流量,同時進入嗶哩嗶哩、58同城等第三方應用,進行中心化的分化,給開發者可預期的流量。不論什么行業、什么類型的小程序開發者都可以找到流量,特別是這些流量還可以經營和沉淀,可以更好幫助開發者更加精準地獲得用戶。
針對這種不同,開發者只需要專注做好應用體驗,而不用將過多精力放在流量用戶獲取上。不論是搜索引擎還是信息流,百度最擅長的就是長尾分發,讓中小開發者或者內容創作者有流量,未來百度智能小程序或許也會形成這樣的長尾效應,給更多中小開發者機會。

2、能力不同:微信強社交,百度重AI。
百度和微信小程序都是在為輕應用進行產品賦能,不過兩者側重的能力也有所不同。微信更加重視社交能力,讓小程序可以調用聊天會話、朋友圈分享、通訊錄等能力,而百度則將其最擅長的AI技術包裝成包括語音、文字、圖像和人臉識別等在內的能力,幫助小程序實現智能交互、智能推薦、數據挖掘,進而增強用戶體驗。
智能小程序是百度智能開放生態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百度在AI時代的關鍵產品,在AI開發者大會上推出,足以體現出AI對它的重要性。在AI上百度比騰訊走得更遠,對于開發者來說,讓小程序內含AI技術,能增強用戶體驗、獲取精準流量和提高企業價值。
此外,百度智能小程序對開發者相對友好,微信要平衡公眾號和小程序的關系,堅決不讓小程序有關注功能,讓用戶用完即走。百度允許用戶關注小程序,幫助開發者將用戶獲取-沉淀-喚醒-變現,通過關注功能沉淀下來,再通過Push+Feed幫助開發者喚醒用戶,通過廣告組件幫助開發者自主變現。

3、開放不同:微信封閉式,百度全開放。
微信小程序只在微信生態內有效,微信只支持自有小程序。而百度則將打造完全開放的小程序生態。一方面,百度將兼容第三方小程序,包括但不限于微信,開發者只要簡單修改小程序代碼就可以變為百度智能小程序;另一方面,百度將對小程序進行開源,進而確保所有應用都能兼容百度智能小程序。理論上來說,第三方App也可以基于這套開源架構打造屬于自己的小程序體系。未來,百度智能小程序甚至可以兼容穿戴設備、智能家居和車載系統等IoT設備,體現出絕對的開放性。
百度智能小程序生態已有許多重量級伙伴,愛奇藝,優信二手車,攜程旅行,唯品會、蘇寧易購以及春雨醫生等平臺都已加入百度智能小程序生態,百度智能小程序不只是一個屬于百度App超級應用的協議,而是屬于整個移動互聯網的,百度在其中扮演著制定應用規則、提供基礎能力和整合各類服務的角色。
在微信發布小程序的幾年時間里,不論是開發者還是用戶都接受小程序這個理念,這給百度智能小程序生態的建立提供了很好的基礎,百度基于差異化優勢完全可以在微信外創作出一個繁榮的小程序生態,現在看來,入口、AI和開放就是百度最大的三個殺手锏。

百度推出的智能小程序看上去思路跟微信小程序相似,都是基于超級App的自有應用體系,實質上卻截然不同,特別是理念、能力和開放程度都不同。百度小程序是一個基于AI的、絕對開放的應用生態。當然,不容否認的事實是百度智能小程序是站在巨人肩上,直接兼容微信小程序意味著短時間內百度就可以將微信小程序開發者一鍋端,畢竟沒有幾個開發者能夠抗拒百度的千億級流量。
聲明:本文由網站用戶香香發表,超夢電商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發現本站文章存在版權問題,如發現文章、圖片等侵權行為,請聯系我們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