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大數據”這個概念突然火爆起來,坐公交地鐵查路線,站點距離、時間;開車上班查實時路況;買衣服吃飯,手機支付……這些是不是都和大數據有關?人們經常說如今是大數據時代,無論做任何事都離不開大數據,幾乎所有行業都或多或少地受到大數據的影響。但是又有多少人真正了解大數據呢?
什么是大數據
大數據,最早出現是在上個世紀九十年代,數據倉庫之父Bill Inmon在當時經常提到大數據。
最早提出大數據的是麥肯錫公司,當時的定義是:滲透在每一個行業和業務領域的數據,通過人們對這些海量數據的挖掘和運用,產生出一波新的生產率增長和消費者盈余浪潮。
百度百科是這樣定義的:
大數據(big data),又稱巨量資料,是指無法在一定時間范圍內用常規軟件工具進行捕捉、管理和處理的數據集合,指的是需要新處理模式才能具有更強的決策力、洞察力和流程優化能力的海量、高增長率和多樣化的信息資產。
大數據的應用與發展
早在2009年就有對海量數據的成功應用。2009年全球爆發甲型H1N1流感,美國公共衛生機構的工作效率輸給了商業企業谷歌公司。原因是公共衛生機構的官員在統計疫情傳播的起源和渠道時,使用的是傳統的數據反饋方式,獲得的信息比疫情的真實傳播速度整整滯后了兩周;而谷歌公司通過美國人在網上檢索的海量詞條,迅速且成功地運用數字模型判斷出甲流傳播的途徑和趨勢,為官方提供了及時有效的數據。當人們為這個案例驚嘆的同時,也不得不承認,大數據時代已經來臨!

隨后“大數據”成為互聯網信息技術行業的流行詞匯。大數據有多火?目前,幾乎所有世界級的互聯網企業,都將業務觸角延伸至大數據產業;無論社交平臺、門戶網站還是電商競爭,都有它的影子。2013年也被媒體稱為“大數據元年”。
大數據來源十分廣泛,可以說無處不在。比如你瀏覽了一些社交網站、電子商務網站,你去了一些門店等等,都會有記錄,這些記錄就是大數據。但是大數據的意義不在于龐大的數據信息,而在于對這些數據的專業化處理,進而影響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
電商行業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這樣的記憶,你在手機淘寶上搜索了一下襯衫這個商品,在你下一次打開的時候,首頁上推薦的絕對有相關產品;你在頭條上連著關注了幾條疫情相關的信息,那么類似信息就會一直給你推薦。這就是大數據的應用之一。它可以根據你的消費習慣為你提供相關產品與服務,而且很精細化。隨著數據量的不斷擴大,可以根據特定時間段特定區域等分析出區域消費特征,男女消費特征,消費習慣等等,這樣在未來的市場布局中,就可以很有針對性地預測市場走向,調整銷售策略、產品結構及產品備貨量等,創造商業價值。

金融行業
炒股的人都知道要看K線,那么K線是怎么來的?都是交易過程的一些數據加工而來,可以說大數據在金融行業的應用非常廣泛,行家關注大消息,菜鳥就只能看那些線,看不看得懂另說,這些線都是由大數據統計而來。在交易過程中也大都是使用大數據算法進行的。買賣雙方可以根據這些數據以及新聞,決定接下來的幾秒內是選擇購買還是出售。

生物技術
前兩天百度布局蘇州,打造生物計算發展新高地。計算機算,當然要用到數據。用李彥宏自己的話來講,生物計算是高度融合的學科。生物和計算的融合,能夠有效利用大量的生物數據,把藥物發現的“大海撈針”變成“按圖索驥”,為人類的生命健康謀福祉。
借助大數據和人工智能,醫生可以檢測出不同癌癥病人的不同病變,找到個性化的用藥,實現精準醫療,降低治療成本。
大數據能在自身基因技術的多方面發揮作用,如基因測序和重組方面,大數據可以將復雜的工程簡單化,帶來更好的科技成果。

汽車行業
說起汽車,不得不提最近互聯網巨頭的造車潮。小米、華為、360都說要造車,那么哪家更強?華為、360、騰訊標榜的是不造整車,以技術賦能汽車行業。
汽車上的傳感器,隨時測量和傳遞著有關位置、運動、震動、溫度、濕度乃至空氣中化學物質的變化,這也是大數據。
互聯網賦能汽車的軟件技術,大多也要通過大數據來實現。如一些操作系統,一些智能云服務等。

360的周鴻祎明確聲明,360 將不會獨立造車:“做手機失敗之后,我知道自己不能造車,硬件是好的身體,軟件是靈魂,沒有靈魂的肉體是行尸走肉。”
現在,人們越來越多地意識到大數據的價值,把大數據模型系統地應用到公共商業服務中,為政府、企業或個人提供服務;根據用戶的查詢瀏覽購買記錄來推薦產品……可以說人們的生產生活正在被數字所定義,可以說無數據不存儲,無數據不計算,無數據不真相,未來大數據所能發揮的作用更會超越我們的想象。
聲明:本文由網站用戶香香發表,超夢電商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發現本站文章存在版權問題,如發現文章、圖片等侵權行為,請聯系我們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