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反詐研判中心的有力支撐,輸出地和發案地的合力打擊,冒充軍警詐騙的發案數已大幅回落,但該類案件依然存在‘打不完,防不住’的困境,需要更有效的舉措,重拳出擊。”10月17日,在“攻守之道”反詐專題研討會上,浙江金華反詐中心的李權大隊長談及如何有效提升電信網絡詐騙的打防力度,成為當天多地警方均提及的、亟待解決的問題。
“目前電信網絡詐騙手法不斷翻新,分工日趨細化,技術含量提升,且職業化、專業化、跨平臺、跨區域特征明顯,而目前的打防手段還偏事后,如何提升事中、甚至事前的發現能力,真正解決受害者‘最痛的問題’,保護老百姓的‘錢袋子’,這就需要共建矩陣,整合各自的能力和優勢開展聯防聯控。”阿里巴巴集團安全部總監愚攻表示。
基于上述觀察和思考,在當天的研討會上,阿里安全宣布,將協同北京、上海、蘇州、溫州、金華、廈門、深圳、珠海八大反詐中心,共建反詐矩陣,并推出三款反詐預警神器進行技術賦能,協同警方提前預警、及時阻斷,從而降低案件的發生概率、頻次。
這三款反詐預警神器分別為欺詐短信預警系統、欺詐電話預警系統、欺詐情報預警系統。它們集合了阿里安全多年與黑灰產對抗的技術積累,運用模型算法、AI深度學習等前沿技術,將欺詐產業鏈的重點環節進行識別、打標并分類型推送給警方,在案件還未發生時就鎖定關鍵信息,警方再通過多種方式進行阻斷,達到有效預防的效果。
據介紹,由阿里安全錢盾反詐實驗室研發的欺詐短信預警系統,每日可識別40萬至60萬條含欺詐QQ、電話、郵箱等內容的短信,準確率為99.8%。由阿里安全歸零實驗室研發的欺詐情報預警系統從10月10日在某省級公安機關系統部署一周,已累計輸出6000余條詐騙情報信息。
近年來,電信網絡詐騙犯罪持續多發、高發,已形成嚴密的黑色產業鏈,無數受騙者蒙受巨大損失。據公開報道顯示,僅2017年就造成131.5億元損失。盡管有關部門近兩年采取多項措施,嚴打電信網絡詐騙,取得明顯成效,但這類犯罪形式依然嚴峻,且手段日益復雜,新騙術層出不窮。
堅持像治理霧霾一樣打擊黑灰產,以阿里為代表的企業正嘗試用技術協助解決這一社會問題。2016年7月, 公安部授牌阿里成立打擊治理電信網絡新型違法犯罪防控中心;同年,阿里安全即協助警方破獲徐玉玉案為代表的系列電信詐騙案。2017年至今,阿里安全還配合全國各地執法機關破獲各類涉黑灰產案件8096起,協助公安機關抓獲7197名犯罪嫌疑人。
“我們注重技術,更注重以安全技術解決社會問題。”阿里巴巴集團安全部資深總監余志豪表示,阿里安全會一直以“務實+創新+協同”的態度,體現責任和擔當。
聲明:本文由網站用戶香香發表,超夢電商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發現本站文章存在版權問題,如發現文章、圖片等侵權行為,請聯系我們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