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第一本《孩子們的詩》的時候,我的孩子六歲。第二本《孩子們的詩》出版了,現在孩子九歲,真是有點感慨光陰如梭啊。
第一本《孩子們的詩》我非常的喜歡,孩子也非常喜歡,常常自己一個人在陽臺上搖頭晃腦地讀,不光讀,他還自己寫詩,讓我幫他記下來。我到現在還保留著這首他的處女作:
月亮上住著嫦娥,
我寫一首詩給月亮,
也就是
送給了嫦娥。
我當時真的覺得非常驚艷,三年過去了,我孩子的寫詩水平可能跟三年前還差不多。現在再看《孩子們的詩1》,依然覺得非常有童趣,有想象力。書里面的詩讓人覺得溫暖,有煙火氣。比如說那首:
妹妹吃得比誰都飽
因為她坐在窗邊
碗里除了飯菜
滿是陽光
讀完就讓人覺得身上暖暖的,而這本《孩子們的詩2》呢,也是同樣奧森童書主編的,所以這本書的風格和《孩子們的詩1》是一脈相承的。里邊之前我喜歡的幾個小作者都在,比如說姜二嫚。姜二嫚應該也長了好幾歲。她寫的詩和第一本中有些不一樣了,明顯經歷的事情更多了,思想也更復雜了,少了一點孩子的呆萌,多了一點屬于少年人的思考。讀完姜二嫚的詩之后,你覺得她對于同一件事情,可以從多方面去思考,也就有了多個角度去描寫。比如說她用了兩首詩寫了自己附近的老人去世的事情。 第一首寫了老人去世時,村里的場景。第二首比較短,是這么寫的:
聽說
全世界每0.3秒就有一個人離去,
今天
他們把一個0.3秒給了我們村
表面上看很簡單,實際上是非常有思考的。0.3秒和人的一生,全世界和我們村的一個人,其實都有非常強烈的對比,你能感覺到我們身邊一個活生生的人,他漫長的一生,可能對于全世界來說是非常微不足道的0.3秒。
雖然這首詩很短,但是能透露出一種莫名的悲傷的氣氛。我不知道姜二嫚同學是不是有意識的做了這樣的一個對比寫法。如果是無意識的,這就是一種天分。如果是有意識的,那就更厲害了,而且很有新意。

這本《孩子們的詩2》從整體風格上和《孩子們的詩1》是很相似的,孩子們的視野非常的精彩,里面配的插畫也很有趣,是我喜歡的風格,但是能看出來,《孩子們的詩2》的選題更加廣泛了,里面包括了人的生老病死,平時的學校生活和家人們的感情,以及對于社會現象的一些看法等等。讓你感覺到現在的孩子們不僅天真樂觀,他們也有自己的思考。
給孩子們讀詩歌其實是非常有意義的事情,詩歌是文字的皇后,可以說是語言精華所在。經常讀詩歌的孩子,語感很強,對于文字的感受力更敏銳,而且他能知 什么是好的、美的語言,這就是我喜歡給孩子讀詩歌的意義所在。

聲明:本文由網站用戶維維發表,超夢電商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發現本站文章存在版權問題,如發現文章、圖片等侵權行為,請聯系我們刪除。